静默 发表于 2017-2-24 22:37:43

在家都可以与美国教授“面对面”学术交流,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

本帖最后由 静默 于 2017-2-24 23:09 编辑

在家都可以与美国教授“面对面”学术交流,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记新青年新年后第一堂网络公开课
撰稿:王加芳新青年麻醉论坛微信编辑部
2017年2月18日晚八点半,新青年新年后的第一堂网络公开课如约而至。


可能这时的你才刚刚从新年的氛围中走出,还没完全进入工作状态,而广大的麻醉人已经又踏上了新一年的学习征程。记得家里的老人会时不时的抱怨:“你都上了十几年的班了,怎么每天还是这学习那考试的,读的书还不够啊?”我自我打趣道:“学医就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你不学习的话可能过不了几年就落伍了,既然入错了行,咱不能一错再错吧!”
言归正传,话说本期公开课已经是新青年的第110期公开课了,从2014年11月1日朱斌教授第一个在新青年开讲以来,网络公开课作为新青年麻醉论坛的品牌栏目,已经陪伴广大麻醉战友走过了近三年的征程,走上讲坛的讲者遍布国内外,其中有很多都是业内公认的知名专家,他们关心青年医生的成长,甘于牺牲休息时间为广大的一线临床医生布道授业解惑,你们辛苦了!本期请到的讲者是美国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科的陶为科教授。陶教授可能很多麻醉战友都熟悉,最早在丁香园麻醉版块他就是“风云人物”,经常为广大战友答疑解惑,深得大家的喜爱。我以前也经常参与网络公开课的学习,但是听了这次课,感慨思绪颇多,所以决定写上几笔。
从晚上八点半到十一点半,整个公开课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有近1500名战友同时在线收听收看。讲课一开始,陶教授就说:“我今天的讲课很贴近临床工作,所有我希望用尽量短的时间把课讲完,留尽量多的时间给大家讨论,而且我会尽量回答好大家的问题”。陶教授的这番定调,让大家对本期公开课充满了期待。果然陶教授花了一个小时把一些关于“无痛分娩”大家想问但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干净利落,没有一点的拖泥带水!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的互动环节中,陶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广大网友大大小小近几十个问题。从穿刺点的选择、穿刺入路、给药的浓度剂量,到最新的关于无痛分娩的循证医学证据,到如何在国内的基层医院推广这一技术,陶教授都一一做了解答。虽然大家还有很多问题,可能还有很多人意犹未尽,但是由于已是深夜,主持人不得不强行结束了本次讲课。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授也是感慨颇多,“大家能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起聚到网络上参加学习很不容易,从大家的提问我就知道今天参与学习交流的都是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广大医生,你们是真正能将知识化为实际行动为广大病人服务的人,也希望大家能够更新观念,通过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为广大的中国妇女解除痛苦!”是啊,学术会议的目的就是交流,有交流有互动的讲课才能堪称为精彩的授课;目前国内的有些学术会议内容泛善可陈,听者昏昏欲睡,最后干脆连提问环节也省了,真是为了开会而开会。
本期公开课的另一大亮点就是新青年公开课的直播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本期公开课实现了讲课课件和讲者视频影像的同时展示,解决了以前只能看到课件看不到主讲人的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讲课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而且现在可以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手机APP里的直播功能直接收看高清直播。这得益于新青年直播团队的努力,新的一年论坛加大了投入,购入新的直播设备,努力提高直播质量。在2017年小云社群APP年度评选中,“新青年麻醉论坛”获得了直播新秀APP的称号。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学习也在慢慢打破以往传导的模式,以前广大基层医院的医生广大底层医生能出去参加会议学习的机会少,即使你有机会出去了,也要飞机火车折腾一番。现在技术进步了,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还想通过学习去提高一下自己,坐在家里都可以与美国教授面对面学术交流!新青年麻醉论坛也将继续秉承“每个人都可以平等提升自我”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的麻醉同道建立起沟通学习的桥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家都可以与美国教授“面对面”学术交流,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