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龙 发表于 2017-4-4 23:33:27

第117讲:从麻醉概念的拓展谈学科建设和青年医师成才之路(张励才、戴体俊教授)

本帖最后由 董大龙 于 2017-4-5 19:06 编辑

第117讲:从麻醉概念的拓展谈学科建设和青年医师成才之路(张励才、戴体俊教授)主讲人: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张励才教授特邀嘉宾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戴体俊教授    主持人:      常州 — 周   磊   青岛— 周金锋管理员:      西安 — 董大龙    福建— 宋财红讲课时间:   2017年4月8日20:30(北京时间)YY频道号:83461632QQ讨论群: 205327708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    麻醉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在全国率先创设麻醉学本科专业。目前麻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麻醉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承担教学的师资队伍麻醉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用于科学研究的平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点;临床医疗平台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学科,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江苏省麻醉研究所均挂靠在徐州医科大学。学校主办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原《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徐州医科大学因此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从徐州医科大学走出去的谢仲淙教授和刘仁玉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海外常务顾问,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着祖国麻醉学事业的发展。   本堂公开课我们有幸邀请到徐州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徐州医科大学原麻醉学院党委书记,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首席带头人张励才教授,张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授课题目是《从麻醉概念的拓展谈学科建设和青年医师成才之路》,同时邀请到张教授多年的老同事,徐州医科大学二级教授,麻醉学专业的第一位专职教师,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徐医麻醉学系副主任,戴体俊教授,两位教授将结合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学科带头人、团队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跟大家一起探讨学科建设。相信通过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两位资深教授的全面讲解,大家对于麻醉学的学科建设和青年医师的成才之路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本周六新青年网络公开课,值得期待!张励才教授简介      张励才,男,徐州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现任中国麻醉学高教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神经解剖学专业委员、江苏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州医科大学麻醉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曾任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麻醉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麻醉学国家特色专业首席带头人。长期从事麻醉学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主编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麻醉解剖学》(1-4版)、《麻醉与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气管插管通道应用解剖学》等多部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12项,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并命名接触脑脊液神经核,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指导麻醉学硕、博士研究生100余人。戴体俊教授简介   戴体俊,男,1944年6月生,汉族,民盟盟员,二级教授。1968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1983年加入民盟。现为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师德模范,《中国药理学通报》等十几本杂志编委。曾任徐州市政协常委、民盟徐州市委副主委、民盟徐州医学院总支主委、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副主任、麻醉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徐州医学院机能学实验中心首任主任等。       是我国麻醉药理学的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主编国内第一本《麻醉药理学》讲义、《麻醉药理学实习指导》,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麻醉药理学》,“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麻醉学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长期从事全麻药作用机制和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2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二十余篇。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4篇研究生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学位论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7项。      主编《麻醉药理学》2、3版、《麻醉药理学实习指导及习题集》、《麻醉机能实验学》1、2版、麻醉护理《药理学》。听课方法:1、PC或手机端下载YY语音软件登陆后进入频道号:834616322、下载新青年麻醉论坛手机APP进入直播中心2017年4月8日晚上20:30 ,新青年网络公开课堂我们不见不散!

wangdongyue 发表于 2017-4-5 06:29:22

麻醉教育的大师,膜拜,期待授课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Y5ODAzOTgyNA==.html

政霸天下 发表于 2017-4-6 16:16:16

大徐医,大麻醉!

董大龙 发表于 2017-4-10 09:49:16

舟与鱼 发表于 2017-4-10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录播吗

有,过两天就放到论坛里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117讲:从麻醉概念的拓展谈学科建设和青年医师成才之路(张励才、戴体俊教授)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