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丛神经脊神经前支从C1-C4相应颈椎间孔穿出,走行于相应椎体侧方横突前、后结节之间。然后,它们走行于外侧的颈长肌、头长肌和内侧肩胛提肌、中斜角肌之间。注意,在C4水平以上没有前斜角肌。
LCaM = Longus capitis muscle LCaM =头长肌
LCoM = Longus colli muscle LCoM =颈长肌
LSM = Levator scapulae muscle LSM=肩胛提肌
MSM = Middle scalene muscle MSM =中斜角肌
SCMM =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SCMM =胸锁乳突肌
CNP = Cervical nerves pathway CNP =颈神经通路
DCF = Deep cervical fascia DCF =颈深筋膜
SCF = Superficial cervical fascia SCF =颈浅筋膜
颈丛神经在胸锁乳突肌下由内侧向外侧走行,并在其后方中点(即Erb点位置)穿出颈浅筋膜。
如下图所示,颈丛神经的皮支分别是:
1、枕小神经,
2、耳大神经,
3、颈横神经
4、锁骨上神经
颈丛的皮支为颈部前外侧、周围肌肉和结缔组织的皮肤提供感觉神经支配。
颈丛神经肌支为:
1、膈神经,发自C3-C5(主要是C4),支配膈肌和心包。
2、颈袢,主要支配除甲状舌骨肌外的舌骨下肌群。
3、前、中斜角肌支
要注意迷走神经(X)、舌咽神经(IX)和交感神经的感觉支(来源于颈上神经节)为颈动脉内膜和血管球器官(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提供感觉神经支配。
因此,颈丛阻滞仅对同侧颈部提供感觉阻滞,并不对颈动脉和血管球器官提供感觉阻滞。对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颈动脉窦区注射局麻药是非常有必要的,以防止与颈丛阻滞无关的心动过缓。
进行系统的解剖扫查,以确定神经根起源及离开椎间孔走行于相应椎体横突。
从C7水平开始扫描,C7横突没有前结节,因此很容易识别。识别高回声骨性轮廓(被覆骨膜反射)伴骨下声影。
用逆追踪向头侧扫查,依次识别C6-C3的神经根及其各自的横突。
在C4水平以上,由于横突前结节和后结节较小且靠近,横突更难以识别。
在C4水平详细扫查。大多数患者颈动脉分叉处位于C4水平。这个解剖分叉可以作为超声C4识别的辅助性标志。
f1be9e9f437df5b4a1fd4071089b9257.jpg (49.76 KB, 下载次数: 188) 2018-10-22 10:44 上传 在颈丛阻滞患者中,有近100%的患者出现膈肌运动减弱或麻痹。大多数患者可耐受膈肌运动减弱或麻痹而无临床症状。以下是颈丛阻滞的绝对或相对禁忌征: 1. 对侧膈肌麻痹 2. 病态肥胖 3、部分呼吸衰竭,不论病因 4、不合作的病人 5、在执行颈丛阻滞之前,不需要超声定位同侧膈神经,因为这种膈神经的阻滞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想确定膈神经,建议从尾到头逆追踪,寻找一个低回声椭圆形结构穿过前斜角肌。在逆追踪时(从尾到头),膈神经从前斜角肌的内侧到外侧走行,并接受来自C4和C5神经根纤维。 下图展示膈神经走行路径。 表2 筋膜间隙-走形神经-支配范围 颈神经通路(cervical nerves pathway,CNP)指颈深丛神经穿出椎前筋膜后在胸锁乳突肌深层逐渐分支并向颈浅丛移行的区域,颈神经通路阻滞(cervical nerves pathway block) 也称为颈中间丛阻滞(intermediate cervical plexus block)。颈神经通路阻滞由于定位的是封套筋膜与椎前筋膜这双层筋膜间的狭长潜在腔隙,故只能在超声引导下才能准确完成。进针时不宜过深,目标注药点以双侧筋膜间的胸锁乳突肌外侧缘深面为佳,进针太深药液易向颈动脉鞘扩散,因此不建议进针到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 1:颈深筋膜浅层;2:颈深筋膜深层(椎前筋膜);SCP:颈浅丛;CNP:颈神经通路;SCM:胸锁乳突肌;NR:神经根;A:颈动脉;C4TP:C4 横突 颈神经通路阻滞膈神经阻滞概率很低,因为不在同一个筋膜层次内。一般认为,局麻药很难通过渗透跨越筋膜层起效。膈神经位于椎前筋膜深面,前斜角肌表面,而颈神经通路阻滞注药部位在封套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所以,如果不穿透椎前筋膜,阻滞概率很低;椎前筋膜向下延续为腋鞘,颈深丛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因穿过椎前筋膜给药,易致膈神经麻痹。副神经走行于椎前筋膜和封套筋膜之间、肩胛提肌表面,在颈中丛后外侧,约C2-3水平,距离通常定位的颈中丛穿刺点C4有一定距离,阻滞概率相对较低,但目前相关临床研究证据仍不足。 膈神经、喉返神经与颈神经通路之间有一定距离,且分别有椎前筋膜与颈动脉鞘阻隔,药物不易扩散至膈神经与喉返神经;或者药液虽扩散至颈深丛,但透过椎前筋膜和颈动脉鞘扩散后,真正作用于颈神经根、膈神经和喉返神经的药物浓度可能已较低。有观点认为,注药过于靠内侧或注药压力过高、速度过快,药液易扩散至颈动脉鞘;另有研究认为,颈动脉鞘并非完整致密筋膜鞘,有可能存在孔隙,药液可通过这些孔隙扩散至迷走神经。已发表的文献对颈神经通路阻滞是否会合并膈神经阻滞和喉返神经阻滞尚未有定论,但由于颈神经通路与颈神经根之间有可能存在交通,颈神经通路阻滞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论证。因此,临床操作时,应尽量避免进针过于靠内,注药时也应缓慢推药,尽量使药液局限于颈神经通路外侧 C4水平、胸锁乳突肌后外侧缘、封套筋膜表面,注射局麻药3-5ml,相当于真正意义上的颈浅丛Erb’s点,阻断4个分支。对于颈浅丛阻滞,盲法操作有可能穿透颈深筋膜浅层成为颈神经通路阻滞,甚至穿透椎前筋膜成为颈深丛阻滞。使用超声可以准确定位颈浅丛,使药物在颈深筋膜浅层扩散,避免了非预期的颈深丛阻滞。 1:颈深筋膜浅层;2:颈深筋膜深层(椎前筋膜);SCP:颈浅丛;CNP:颈神经通路;SCM:胸锁乳突肌;C4TP:C4 横突;LA:局麻药 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穿过椎前筋膜,在椎前筋膜深面的颈神经根位置给药即可实现颈深丛阻滞。 可以。需行双侧颈神经通路阻滞,定位C4水平胸锁乳突肌后外侧缘深面,每侧给予0.3~0.4%罗哌卡因7~10ml。但甲状腺、食道、气管、甲状旁腺是所谓的颈腔中的内脏,由喉返神经支配,类似腹腔和胸腔的内脏,术中常需用一定的镇静镇痛药辅助。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通路阻滞与颈浅丛阻滞有着类似的感觉阻滞区域和镇痛持续时间,但颈浅丛起效更快,所需药量更少。理论上讲,颈神经通路内给药可以阻断所有走行于颈神经通路内、由颈深丛向浅层分支和移行的神经,故有可能阻断颈袢向舌骨下肌群的分支及迷走神经向脏筋膜内发出的分支,其阻断效率和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超声图像
参考文献
斜角肌解剖:
作者: xyz-cn99 时间: 2018-10-22 10:48
标题: 超声引导下颈浅丛争议问题专家点评
一: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的难点在于筋膜,筋膜不清则无法正确理解颈丛阻滞,颈部筋膜的应用解剖如下:
二:何为颈神经通路?
四:颈神经通路如果打到胸锁乳突肌深面,向颈动脉鞘扩散,会不会阻滞喉返神经,声嘶的概率大不大?
五:颈深丛对膈神经阻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七:有没有超声引导下颈深丛阻滞这一说法?
九:超声引导下颈浅丛和颈神经通路有何区别和联系?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作者: mahushan 时间: 2018-10-27 10:54
ECA =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ECA =颈内动脉 ICA =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颈外动脉
作者: 朱晓军 时间: 2019-4-6 19:27
还是专家点评实用又解惑。
作者: 美丽花园 时间: 2019-4-12 07:13
详细。。准确。。
作者: 小葛医生 时间: 2021-8-3 06:32
受益匪浅!!
作者: 侨麻麻 时间: 2022-10-16 19:55
C4 = Spinal nerve C4 C4=C4脊神经 CNP = Cervical Nerves Pathway CNP =颈神经通路 ECA =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ECA =颈内动脉 ICA =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颈外动脉” SCMM =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SCMM =胸锁乳突肌 TP = Transverse process of C4 TP =横突
“ECA =颈内动脉 ICA =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颈外动脉” 是不是写反了
作者: hanren 时间: 2022-11-14 22:52
打了几次颈神经通路,声嘶概率很高。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