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关于全麻复合硬膜外的一个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vanburan66
时间:
2019-4-15 13:30
标题:
关于全麻复合硬膜外的一个疑问
优点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但是CSEA或者EA也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果一个asa1--2的病人,无禁忌症,那么如何权衡利弊呢?利多于弊还是相反呢?
作者:
sqhhy
时间:
2019-4-15 15:24
全麻复合硬外,一般二个目的:1、术后硬外镇痛;2、减少全麻类药物应用,减少药物的蓄积,提高病人苏醒质量。如果不选择硬外镇痛,对于ASA 1-2级病人全麻复合硬外优势在下降,因为现在的全麻药物半衰期短,尤其是瑞芬、丙泊酚可控性很强。
作者:
Naci...
时间:
2019-4-15 21:08
好处还是多的,
毕尽并发症是少数
作者:
hnyl
时间:
2019-4-20 07:34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A+CEB)彼此相互补充,弥补各自的缺陷,以求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
一、GA+CEB的优点
1、联合麻醉相互协同作用,扬长避短,能减少麻醉副作用。
CEB镇痛完善,肌松良好,显著减少联合麻醉中全麻药用量,利于术中维持浅全麻,患者围术期安全性更高,必要时可通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对术中的血压进行有效的调控。另外完善的术后硬膜外镇痛能改善肠蠕动,有利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GA能有效抑制硬膜外麻醉的心理应激、牵拉反射和辅助用药引起的呼吸抑制等,也可减少单独应用硬膜外麻醉时局麻醉药的用量,术中有效的机械通气利于患者的呼吸管理。
2、减少应激反应
GA+CEB时,CEB可部分阻断交感传导通道,抑制了应激激素的释放,能预防气管插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对循环动力学的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GA+CEB能保持体内内环境稳定,血浆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浓度维持恒定,还能预防手术、麻醉因素等诱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血浆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反应较轻,有利于血压、心率的稳定。
3、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完善的硬膜外镇痛可使病人无切口疼痛,应激反应轻,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和组织氧合,利于病人咳嗽排痰,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肠道功能恢复快,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降低。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能减少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利于维持心、脑血管功能的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低血压:
GA+CEB时CEB引起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术中机械通气进一步影响静脉回流,加上全麻药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围手术期易发生低血压。因此,麻醉时要选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药物,硬膜外局麻药宜低浓度、小剂量分次给药,围术期应加强循环监测,及时补充液体,液体补充后血压仍不稳定时宜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予以纠正。
2、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GA+CEB能降低心脏作功和氧耗,稳定循环功能,同时能减少扩血管药用量,但不影响缩血管药作用。CEB导致的低血压有潜在冠状血流减少的危险,联合全麻时心率和收缩压乘积明显低于全麻病人,且中心静脉压逐渐升高,呈一定程度的心肌抑制表现,也有人认为胸段硬外阻滞可能与某些吸入全麻药的冠状窃血有协同作用,使心肌缺血病人对灌注压变化更为敏感。
3、操作时间较长
硬膜外穿刺、置管和测试麻醉平面延长了麻醉操作时间,难以适用某些急诊手术,可以通过提高麻醉医师的临床操作技术加以改善。
4。GA+CEB中的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麻醉管理应注意全麻深度的监测,避免麻醉过浅导致术中知晓的发生。目前,临床常用脑功能监测如BIS监测,BIS值维持在45~60之间可以明显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
5、若病人有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血小板减少和穿刺部位感染的均禁忌硬膜外麻醉,只能单独采用气管内全麻。
总之,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平稳、肌松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用药量少、苏醒迅速、镇痛完善等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时间:
2019-6-8 11:41
现在,可以考虑,全麻,+神经阻滞,条件充许的话,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