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声技术的引入和对神经显微解剖的进一步了解,“神经内注射可能造成伤害”这一传统观念遭到了质疑。尽管局部麻醉的先行者们曾建议进行神经内注射,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药物的纵向扩散是造成严重破坏性神经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注射入神经内的物质可能到达脊髓甚至更深结构。自1948年来,“神经内注射有害”这一观点一直深植于局部麻醉理念中。针头设计和压力控制装置等整个行业的发展均围绕“避免神经内注射”这一观点。
显微镜下可见,坐骨神经由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构成,周围包绕神经周围膜(曾称为神经旁膜)(图1)。在腘窝坐骨神经分叉处,各神经由各自的神经外膜包裹,该结构固定存在且超声下可见。另一方面,肘部正中神经则是具有自身神经外膜和神经周围膜的单一神经。
图2.正中神经的显微照片。A:完整的正中神经和经后期制作叠加在神经图像上的针的图像,以说明其相对最大的纤维束(F)的大小。HBS在纤维束神经内膜(En)下的空间内。B:和A一样的图像在更高倍率下显示束内明显的扩散,以及在神经束膜层之间扩散(P)。C和D:更高的倍率展示了神经束膜层之间的扩散。同时也展示了在神经束膜向内延伸形成的隔断之间的扩散(黄色部分)。
图6.不同倍率下HBS在胫神经束膜层扩散的显微图像。A:与神经束膜外侧接触的神经束间组织中的HBS。B:高倍率下的同一神经束(F)被神经束膜隔断(S)分隔。神经束膜层隔断内可见HBS红细胞。C:神经束膜及其隔断内可见充满HBS。束内红细胞“岛”代表了“伪束内”(或“伪神经内膜内”)扩散,因为其被神经束膜隔断最内侧面的细胞包裹。D:这张图像展示了束膜隔断将神经束分隔成几部分。这些隔膜填充满HBS。同一束的束膜隔断将轴突分开成若干组(E)。
图7.神经内扩散示意图。A:根据Vlassakov等人和既往对神经束内扩散的理解,预期扩散为束内扩散(1)、神经外膜下间隔的束外扩散(2),以及通过针孔反向渗漏的神经外扩散。B:本研究发现,神经束的神经内膜内无扩散,神经束膜胶原纤维之间、神经外膜深处神经束之间(1)、以及脂肪细胞之间(3)存在纵向和周围扩散,神经周围膜下间隔内无扩散阻力(未示出)。低倍镜下看来,形成隔膜的神经束膜细胞分子层间扩散似乎是“假性神经内扩散”。针头远端开口均大于神经束。在形成隔膜的神经束膜细胞内出现的岛状结构,低倍镜下看来似乎位于神经内或神经束的神经内膜内。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