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耐住寂寞,找准方向——致敬新青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楼小心    时间: 2020-11-24 19:56
标题: 耐住寂寞,找准方向——致敬新青年
      因为明年单位的评审条件有所变更,所以今年的考试一定要过,不过的话条件越来越苛刻。所以今年必须背水一战,一定要过,所以一直以来我的精神压力很大,不敢丝毫松懈。也在此奉劝各位同仁,不要像我一样,应该抛下包袱轻装上阵。废话不多说,说说我的复习之路。
      刚开始决定要看书是2019年的七八月份,那时候真的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进程也是特别缓慢,带过去的书也会原原本本带回来,真正觉得要好好看书还是元旦以后。
一、为什么会选新青年?
      刷基础的时候有种感觉就是——这是哪里的知识,为啥我大学的时候没有学过,然后迫使我去翻书,看见本科的教材旁边自己做的笔记,一头雾水,都是学过的,遗忘真的很恐怖。所以第一遍题目要结合课本,在这儿还要感谢新青年的各位同仁,总会不辞辛苦的把课本贴上,并且注明出处,这就是新青年的过人之处吧,集众人智慧,为后人奠基。还有很多优秀的同仁把难记的数据和原理想方设法的编成口诀,看新青年也就没有那么枯燥乏味了。

二、新青年要怎么看?看几遍?
      当然这个众说纷纭,单纯靠数字来回答就是无稽之谈,跟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我还是根据祥子老师推荐的三遍法。我是结结实实看了三遍。第一遍,我们就像大海捞鱼一样,撒下弥天大网,到处捕捉考点,看哪儿哪儿都不会。这时候我丝毫不怀疑我是个学渣,不,渣都算不上,学沫儿。为此我特意买了现代麻醉学,两块砖那么重的书,就是为了在书上求证每一个题的答案。新青年的知识点已经是非常的广泛了,五千多题,涵盖了多少的知识点可想而知。所以,第一遍就是翻书做笔记,我这一遍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个进程虽然很慢,但是,看着自己满满的笔记,每天背一点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等我看第二遍的时候,突然通知考试延期了,我也不知道是喜是悲,本来想着早死早超生,又矛盾着自己并未看的很好。第二遍,你依然会发现自己看到某个题很陌生,这种感觉非常不好。但是大多数题目我可能还是有印象,毕竟费尽心力去翻过书的。也不要灰心丧气,找到考试的重点在哪儿,在原有的笔记上进行各种标记,寻找好的记忆方法。实在想不通的还可以跟同事,主任交流,这一遍下来,再看第三遍,就会轻松很多。第三遍,就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找找自己的薄弱点,专门攻克,经常做做测试,看着自己八十分以上的成绩,还有点沾沾自喜,一只狗子无以言表的欢乐。

三、要不要看书?
      要,当然要。虽然人卫的书写的言简意赅(有点laji),但是这就是我们考试的一个教材,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能考到哦,不是骗你哦。我考完试仔细翻了翻书,感觉字字珠玑啊!这本书就是就给你去扩充,还要好好参考我们的大字典——本科教材,现代麻醉学,摩根麻醉学等等。这本书要细看,可以参考对应的一本习题集,当然可能和新青年答案不一样,这时候就需要去翻资料查文献,也不一定会获得答案,甚至我还悟出来了这世上就没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这个道理……

四、关于考试
      考试前一天一定要好好休息,一定要好好休息,一定要好好休息!因为连续四场,真的还是比较辛苦的,我备了两罐红牛,喝了一罐有点心悸,没敢喝第二罐,考到下午的时候有点昏昏欲睡。

      去年是第一次机考,今年第二次,前几门是做到共用题干才不能返回,最后一门是每一题都不能返回。我个人觉得考试还是很好的结合了临床,活学活用,不要去抱怨没多少原题,我觉得在考试中已经见了很多的原题了。基础相关知识一般答案是比较固定,专业知识就是考的你平时怎么做的,你的经验,你诊断的依据,各种疾病、并发症的处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考不到的,死记答案对于后面两门是没啥用的。这时候要好好看一本书——刘进教授的《临床案例分析》,这本书分章节介绍了各种疾病、并发症、突发状况的处理,当然我买了,也只看了一小部分,也只是粗略读过。还有声明一点,我可不是托儿。

      可能啰里啰嗦也可能有错别字,备考的过程真的非常的枯燥,烦闷,一定要耐住这份孤军奋战的寂寞,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最后祝大家都可以付出有所得,辛苦有所获。
      我的平均成绩77分,很差劲,都没好意思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