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全麻低温导致苏醒延迟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jinzifu
时间:
2010-1-2 15:38
标题:
全麻低温导致苏醒延迟一例
患者男67岁,于昨日上午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前看过病人,消瘦体型,心电图正常,肝功肾功正常,肺功能正常。
丙泊酚100mg、芬太尼0.2mg、维库溴胺6mg静注后插管,维持采用芬太尼0.5mg、丙泊酚500mg入5%葡萄糖400ml静点加恩氟烷静吸复合。维库溴胺间断追加,恩氟烷控制在1.5%左右。开胸后降低潮气量至300ml,呼吸16次/分。关住膈肌时不再给肌松药,关胸后停静脉麻醉药,静脉给药共250ml。缝皮下时停吸入药恩氟烷,并且用大流量氧气冲洗麻醉气体。缝皮一半时自主呼吸恢复。缝住皮后,我用吸痰管吸痰刺激病人没反应,我用手接触病人身体发现体表发凉,认为是低温导致病人苏醒延迟。考虑到呼吸恢复的已经很好,且脱氧后血氧饱和度仍在98%以上,我决定带管送病人返回病房。外科医生反对送返,坚决要求在手术室监护等待病人清醒。我告诉他们,手术室没有保温设备,病人需要保温,只要体温上去了就会很快醒来。外科医生不再阻拦。返回外科监护室后,我叫护士测量了下体温36℃,我叫病人家属给患者盖上厚棉被,并且用热水袋温暖患者身体,半小时后患者苏醒,我给他拔去气管插管,并接上了止疼泵。
我们的手术室没有输液加温设备,术中输入大量的冷液体,正值冬季手术室的暖气并不是太好,手术时间较长患者体腔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患者体型消瘦缺少脂肪,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导致苏醒延迟。由于体温下降的并不是特别厉害所以对肌松药的代谢影响不是太大,正是因为病人的呼吸恢复的好我才能把病人送回外科病房复温,要是呼吸不好我就只能在手术室复温加监护了:L
作者:
ilonger
时间:
2010-1-2 16:20
这种病人要么手术室拔管清醒后送病房,大多数直接送ICU。
我们这里只有神经外科才会带管送病房。
作者:
魏铁钢
时间:
2010-1-2 18:21
送回病房不太合适吧,监护设备和人员都不具备,出现呼吸抑制,或者循环有大的波动该怎么办?
作者:
oyoldeqn
时间:
2010-1-2 18:29
既然能做这么样的手术,相信医院条件应该不差,应该直接送ICU。这样回去太危险了。
作者:
alvin0791
时间:
2010-1-2 20:24
没有苏醒室吗?可以带管送至苏醒室,进行复温及呼吸循环等相关处理。
作者:
huajialaoren
时间:
2010-1-2 20:34
非常同情楼主,应该是二甲医院,条件不是太好,经验丰富,我们现在不带管回病房,病房人员素质太差。上次一病人带管,氧气直接接管上,差点把病人肺吹爆。
作者:
多时赢
时间:
2010-1-2 21:38
我们医院也没有保暖设备,只好提前热一下输液液体。
医院条件差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作者:
jh1y
时间:
2010-1-2 22:56
低体温可以引起病人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产生多种并发症,体温减低后,麻醉药的需要量锐减,易致麻醉过深,同时体温过低易引起术后苏醒延迟。
对于病人术中及术后低体温的预防很重要。
1,保持适当的室温,一般手术室温度需保持在24°C左右。
2,病人的遮盖,术中要注意病人非手术区域的覆盖,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3,冲洗液的加温,为了减少病人热量的丢失,可以使用加热后的冲洗液。
4,输血输液的加温。
作者:
zhsj869303
时间:
2010-1-3 18:59
1 围术期低体温的原因
麻醉手术期间体温下降主要是热量过多丢失到周围环境,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状态不能维持所致,其常见原因如下。
1.1 热量丢失 术前皮肤消毒,室温过低,手术时间较长,暴露面积较大,可通过皮肤蒸发和辐射丢失大量热量。
1.2 产热不足 术前禁食使机体释放化学能减少,慢性消耗性病人的体温调控能力不足,机体代谢率下降。
1.3 麻醉及药物作用 全身麻醉可明显抑制体温自身调节功能,降低代谢率,肌松药降低肌肉张力和抑制寒战反应,区域阻滞可松弛肌肉、扩张血管、阻断末梢温度感受器,使病人术中体温不断下降。
1.4 其他因素 如术中输入未加温的体液及库血,据报道输入1L室温下的晶体可使体温下降0.25℃,大量冷液体冲洗胸、腹腔可造成大量热量丧失。
2 围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
围术期长时间和严重的低体温能降低组织代谢率,增加病人生理紊乱和内稳态失衡,可引起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直接影响病人康复和预后。(1)体温下降可引起术后寒颤,组织耗氧增加,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加,易造成组织缺氧。(2)低体温可抑制心肌收缩力,使血浆儿茶酚胺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心肌做功和氧耗增加,围术期心肌缺和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发生率增高。(3)低体温抑制受体生化代谢酶活性,肝功能降低,由此可致多数麻醉药物作用时限延长,麻醉苏醒延迟发生率增高。(4)围术期低体温使血小板功能减弱,凝血物质活性降低,造成凝血障碍而增加手术出血量,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增加感染发生率。
3 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治
对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比治疗容易得多,故应给予充分重视。(1)加强大手术术中体温监测,尤其是对小儿和老年人;(2)保持手术室最佳温度和湿度,温度宜保持在23~25℃, 相对湿度为60~70%;(3)术中输液或库血及冲洗体腔用水应加温至36~40℃;(4)对长时间大手术需使用体表加热设备,如红外线辐射、循环水毯、暖风机、输液加热器等,都是安全有效的防治围术期低体温的方法。一旦发生术中低体温需要积极施行保温和复温措施,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0.5~1℃/h为宜,复温时注意防治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保证充分氧供及补充有效血容量,预防复温性休克的发生。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