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 | 优点 | 1. 患者舒适感好 2. 提供完善的镇痛和肌松作用,方便手术操作 3. 对呼吸有效控制及监测,可确保供氧 4. 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相对容易维持 5. 特别适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或椎管内麻醉预计难度较大者 |
缺点 | 1.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率高于非全麻 3. 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增加了管理难度 |
椎管内麻醉 | 优点 | 1. 适用于下肢骨科手术 2. 能够提供完善镇痛和肌松 3. 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4. 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率 |
缺点 | 1. 老年患者穿刺操作难度增加,对麻醉技术要求高 2. 血管硬化加上围术期抗凝治疗,有发生硬膜外腔出血的风险 3. 可能发生与阻滞平面和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关的循环波动 |
外周神经阻滞 | 优点 | 1. 对全身干扰小 2. 规避了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风险 3. 有利于术后镇痛及快速康复 |
缺点 | 1. 技术要求高 2. 阻滞不完善 |
药物 | 适应症 | 不良反应 |
阿片类药物 | 适用于中重度疼痛,但不能很好地控制应激反应和运动性疼痛。 | 1. 呼吸抑制 2. 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等 3. 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
非甾体类药物 | 适用于轻中度疼痛,具有抗炎镇痛、运动镇痛、靶向镇痛的优点 | 1. 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2. 抑制血小板功能 3. 肾功能损伤等 4. 不适用于心肌严重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患者 |
镇痛方式 | 优点 | 缺点 |
硬膜外镇痛 | 控制运动性疼痛及手术部位应激反应的传入 | 1. 运动阻滞 2. 对循环影响较大(老年人易发生低血压) 3. 骨科手术术后普遍抗凝,易发生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 |
外周神经阻滞镇痛 | 对手术部位疼痛及应激性传入控制良好 对全身影响小 | 不能很好的控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影响 |
手术类别 | 麻醉方案 | 镇痛方案 |
脊柱手术 | 全身麻醉 | 局麻药切口浸润+PCIA或单纯PCIA |
胸科手术 | 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或PCIA |
上肢手术(手及前臂) | 臂丛神经阻滞 |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腋路或锁骨下入路)或PCIA |
上肢手术(上臂及肩关节) | 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颈椎旁阻滞+全身麻醉 | 连续肌间沟阻滞/颈椎旁阻滞或PCIA |
下肢手术(髋部) | 髂筋膜间隙阻滞/腰丛阻滞/股神经阻滞+硬腰联合阻滞/全身麻醉 | 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腰丛阻滞/股神经阻滞+PCIA |
下肢手术(膝部) | 股神经阻滞+硬腰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 连续股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 |
下肢手术(踝部) | 坐骨神经+腰丛阻滞/硬腰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 连续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或单次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PCIA |
aac7ad15329017d96cd35cc3de46ffda.gif (112.2 KB, 下载次数: 61)
2021-5-29 17:32 上传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