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第326讲:超声引导椎管内麻醉(陶炳东博士)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dongyue    时间: 2021-10-9 11:29
标题: 第326讲:超声引导椎管内麻醉(陶炳东博士)
第326讲:超声引导椎管内麻醉(陶炳东博士

主讲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 陶炳东 博士
主持人:陕西-张  蕾  贵州-丁  洪
管理员:山东-王东岳  湖北-向思曲
讲课时间:2021年10月16日20:30(北京时间)
直播地点:新青年麻醉论坛直播中心
      椎管内麻醉自从1898年由August Bier描述以来,医务人员均采用经典的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技术,其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麻醉医师的医疗技术范围。相关研究也显示,椎管内阻滞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均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或死亡率。椎管内阻滞可以改善手术相关的高凝状态,去交感效应增加组织血流,改善夹板固定的氧合,促进胃肠蠕动,抑制手术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缩短胸腹部手术后拔管时间。
      以往椎管内麻醉曾是临床技能教学和相关并发症质控的难点,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亦有盲探穿刺的可能,尤其是对于水肿、肥胖、脊柱畸形和脊柱手术史等患者,更是“雾里投壶花,全凭经验砸”。2001年,Grau等首次使用超声对产妇的硬膜外评估,超声可显著减少椎管内麻醉穿刺失败率、穿刺次数,甚至可以预测脊柱解剖困难的操作难度,近年超声实时引导椎管内阻滞的报道越来越多。
      初次接触超声扫描脊柱,难免有很多“中看不中用”的切面会降低学习兴趣,为此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陶炳东博士莅临网络本次公开课讲堂,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交流。

个人简介
陶炳东 医学博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六年制英文班。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学习。
研究方向:产科麻醉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
听课方法:
1、手机端下载新青年麻醉论坛APP,进入直播中心,点击本期公开课课程。
2、电脑端登录新青年麻醉论坛,进入直播中心,点击本期公开课课程。
3、进入微信端选择直播链接推送,直接观看。
4、2021年10月16日周六晚20:30,新青年网络公开课堂,我们不见不散!

作者: 糖糖不次糖    时间: 2022-5-5 12:50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