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将介绍椎管内麻醉的基本技术原则,将有助于改善穿刺困难,并提高成功率,同时,这些经验可以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或者任何其他涉及椎管间隙的穿刺技术,比如腰椎穿刺或者脑脊液引流管置入等。
在进行脊髓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操作时,主要遇到的困难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穿刺针无法到达目的穿刺部位。
第二:椎间隙相较于正常情况明显狭窄。这个可能与病人体位,腰椎退行性病变有关,在这种情况下,精准的穿刺技术对获得成功的麻醉至关重要。
第三:不能够准确进行体表定位,尤其是棘突的位置。这可能是由于肥胖等导致体表标志隐藏于软组织下,或者既往脊柱手术等失去了体表标志。
第四:体表标志存在,但可能由于先天性疾病或退行性病变导致畸形改变,如脊柱侧凸。
第一、第二个因素可通过良好的穿刺技术解决,也是该视频所涉及内容,第三、第四个因素可能通过脊柱超声解决,将在另一个视频中展现。
对于成功的正中入路最重要的是沿实际解剖正中位置进针,然而关键问题在于,真正的“正中”往往不能仅通过触诊得到,导致我们往往不是在“正中”进针。
这项研究说明了非“真正”正中入路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检查发现实际穿刺点距离真正的正中位置平均差距约4mm,而所有的硬膜外置管均顺利,这种距离的偏移并不影响麻醉效果。所以,穿刺时偏离正中对麻醉效果的影响不大吗?也许不大,前提是病人为年轻患者,他们的脊柱间隙如图所示,实际上这些病人我们通常不会有寻找间隙的困难。
该视频并不是为解决有正常解剖间隙的普通患者的椎管内穿刺麻醉,而是为解决少部分解剖困难或椎间隙狭窄患者的椎管内穿刺困难。
由于手术延迟,他躺下休息并重新坐起开始麻醉,这时,之前定位的中线穿刺点无法获得成功脊髓麻醉,因为皮肤位置的改变对本身就狭窄的椎间隙的穿刺影响很大,此时,我们重新扫描并定位。你可以发现,成功或失败的穿刺点的差距仅仅为几个毫米。
在任何穿刺操作时,首要的和最为重要的是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这将保证你的穿刺点和深部组织具有良好的位置相关性,尤其是脊髓腔位置,如果不固定,穿刺点可能很容易就偏离正中线或者目的穿刺部位3-4mm。
固定皮肤最好用非主力手的食指、中指来触诊并固定。不建议用大拇指来进行该操作,因为这非常不利于皮肤固定。
对于侧卧位患者,我们仍然用食指、中指固定皮肤,只是将手旋转方向。该体位下尤为重要,因为侧卧位下,软组织由于重力作用会下沉,最后,由于皮肤可滑动,我们可以在同一个穿刺点的情况下,上下或左右滑动来调整穿刺入路,而不需要重新皮肤穿刺。
当我们寻找到椎间隙后,我们稍微分开两根手指并固定该目标穿刺部位皮肤,以进行进一步的精准穿刺。
上面我们讲了寻找正中线的重要性,这需要我们能够真正寻找到中线。
棘突的顶点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宽,平均约有3mm左右宽,当我们触诊时,覆盖的皮肤软组织结构会让棘突显得更宽。在老年病人,棘上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的假象将更加增宽触诊棘突时的感觉。所以,我们怎么判断穿刺针进入了真正的中线,还是可能轻微偏离了中线呢?
如果我们在真正的中线,穿刺针将进入棘间韧带。
如果我们偏离了中线,穿刺针将进入椎旁肌肉,进一步的穿刺将受阻于椎板或关节突等。
更重要的是,当脊椎存在退行性改变时,间隙由于突出的和肥厚增生的关节突变得更窄。
脊柱侧弯不常见,但导致真正的正中线和穿刺针轨道更加难以分辨。
采用25G的局麻针作为引导针探寻深部解剖结构非常重要。在棘间韧带内,局麻药无法注入;而如果在椎旁肌肉内,局麻药则可以注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向正中或旁开正中的平行移动穿刺针,以最终寻找到棘间韧带,不要倾斜穿刺针,可以在同一个皮肤穿刺点内通过改变皮肤的位置实现轻微的移动,但是,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重新选择皮肤穿刺点。
本视频展示了上面所有提到的技术步骤。两根手指分别放在棘间韧带的两旁以固定皮肤,插入局麻注射针,注射局麻药至皮下组织。
然后,进一步进针,进行局麻药注射实验,寻找棘间韧带和正中线。在此时,若可以注射局麻药,说明局麻针在椎旁肌肉内,不在正中线。因此,我退出局麻针至皮下,并稍微平行移动穿刺针,重新穿刺并注射,按需要左右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明确寻找到注射局麻药的阻力。当局麻针固定在了棘间韧带,将它留在棘间韧带,以作为随后插入脊麻穿刺针或硬膜外针的引导。当我们找到棘间韧带后,接下来就是按照相同的轨道插入脊麻穿刺针或者硬膜外针,需要强调的是,固定皮肤仍然对进针的准确性相当重要。
插入穿刺针时应当以连续并控制进针速度的方式进行,在针的顶点持续感知进针时各组织的感觉。极为重要的是,不要让穿刺针弯曲或偏离轨道。穿刺针偏离轨道,往往是受到针尖斜面或者不同的G数影响。研究显示18G Tuohy针比25G Whitacre针更容易偏离轨道(3.1-4.0mm VS 0.6-1.2mm),这当然是假设穿刺操作精准。细小的针很容易无意中弯曲,尤其是它很长时。
如果你触碰到骨头,不要着急。我们需要收集信息,同时想到椎骨的轮廓,问问自己,现在碰到的是哪个部位的骨头表面,然后用调整方向来判断发生了什么。
如果穿刺针在棘突上,向头端的角度调整将使碰到骨头的深度逐渐加深。
如果穿刺针偏离正中线,在椎板上,则穿刺针每次碰到骨头的深度一致。
如果穿刺针偏离正中线很远,则可能到达椎间关节,引发偏离同侧的疼痛。
极为重要的是,每次的角度调整都需要非常小,逐渐增加。如图,这个角度看上去并不大,但是记住,每次角度的调整,都将随着穿刺针的深入而使得偏离距离逐渐增大,容易导致方向调整过度。
下图展示了正确的调整方向角度,尤其是当试图进入非常狭窄的椎间隙时:
最后,我们应当在大脑内形成一个椎体的3-D模型。当你触诊体表标志以及穿刺针碰到骨头时,你可以通过该3-D模型知道你要向何处调整方向,以最终进入到椎间隙。
该视频展示了上面我提到的技术步骤。采用两根手指固定穿刺点处皮肤后,再拔出之前的局麻针,并重新插入脊麻穿刺引导针,我尽快的完成该操作,并保持我的视线不离开,以使我的引导针可以沿着相同的轨道插入,我喜欢用我的大拇指推进引导针。这可以让我更好的感受不同组织的变化,左手固定引导针,以控制脊麻针穿刺时的方向和轨道,右手以控制的方式置入脊麻针,感受组织层次的变化,并保证它没有弯曲。
如果前方触碰到骨头,以非常小的角度逐渐向头端调整方向,调整方向时,脊麻针的针尖必须退回到引导针内,否则的话,脊麻针将会弯曲。想要非常小的调整角度,我们只需要稍微“下压”引导针,而不需要重新退回引导针并穿刺,这种方式可以让你轻松获得5-10度的方向调整,仅仅在你觉得引导针将要弯曲的情况下,再重新退回引导针和穿刺。
这时,你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组织内进针轨道,一旦看到脑脊液回流,我将通过轻轻的向前推和稍旋转的方式连接上注射器,轻轻回抽。我最重要的目的是不要移动脊麻针,我不需要回抽1ml,甚至是0.5ml脑脊液,我只需要感受注射器活塞在移动。同时,为了不让脊麻针移动,我个人不会在注射过程中回抽脑脊液,而是在药液注射完后再轻轻回抽脑脊液,保证脊麻针仍然在蛛网膜下。 并且我所有的药物都注入进了蛛网膜下间隙。
最后,我将探讨一个脊髓麻醉时常见的问题,即脑脊液回流缓慢或者脑脊液回抽不畅的问题。在老年或者脱水的术前患者,脑脊液压力可能一开始就很低,使用铅笔尖样脊麻针时,来自针尖主要缺口的阻碍说明缺口并没有完全进入蛛网膜下,这可能阻碍脑脊液的回流。
另一种情况是,穿刺造成的硬脑膜的摆动将使局麻药向远离鞘内的方向移动,或者使其进入硬膜下腔,导致脊髓麻醉失败。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简单策略是旋转脊麻针360度,也是我日常操作中常用的技巧。
另一个你无法回抽脑脊液的原因可能是回抽注射器太用力,这可能使马尾吸到针尖的缺口并堵塞它,这类似于我们太过用力回抽注射器把小静脉抽瘪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轻轻的回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跟我之前提到的,你只需要感受注射器活塞轻微的移动即可,如果注射器活塞不能移动,断开注射器,旋转脊麻针360度,观察脑脊液回流情况。
在一些情况下,尝试几次后我仍然无法回抽到脑脊液,我将不再回抽脑脊液。此时,我将最后一次断开注射器,观察脑脊液在缓缓回流的证据,然后,连接注射器并仔细的注入局麻药。我尽量避免导致脊麻针移位的不必要的操作,比如说注药过程中的回抽。(未完待续)
麻醉那点事儿 发表于 2022-04-20 18:50
手感好的时候,啥都顺利!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