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请问各位缩宫素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malina6688    时间: 2022-9-2 21:48
标题: 请问各位缩宫素的疑问

请问各位老师,缩宫素的说明书上有一条显示,骶管麻醉时用缩宫素会引起严重高血压,甚至脑血管破裂。为什么?机理何在?


作者: wyt15911839856    时间: 2022-9-3 09:46
看到这张说明书,一时之间我们几乎很难将骶管麻醉与缩宫素联系在一起。毕竟日常工作中,一般同仁都没这么做过(使用骶管阻滞进行分娩镇痛)。迅速查阅资料,仅有的一些研究显示,骶管阻滞理论上确实可以作为第二产程分娩镇痛的有效方式。但是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绝对是一个稀有操作。各v方面的研究显示,这个镇痛‘方式的结果是好的,但过程风险太大。比如,以局麻药中毒来说,骶管阻滞明显高于其他的镇痛方式。而作为产妇以及腹中的胎儿,恐怕承受不起这样的并发症。作为好心实施镇痛的麻醉医师来说,更加无法接受这样一种只能在第二产程发挥作用的镇痛方式。况且,第二产程一般都比较短,第一产程才是镇痛的主要目标。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宫口进行性扩张开始,到宫口开全。一般开全为10cm,俗称十指,早产儿无需开足到10cm。这段时期是所有产程中最长的,一般持续数小时至十几个小时不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产程的疼痛,主要是宫口扩张带来的痛刺激,通过神经纤维通路,T10-L1传入脊柱的脊髓,再传入大脑,形成“内脏痛”。但是,骶管阻滞并不具备这样“高”的阻滞范围。
作者: wangbuguo    时间: 2022-9-3 11:55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对这句话大家都很质疑。比较科学的解释是骶管麻醉如果只阻滞骶段副交感,那么从全身角度来看相对交感神经占优势了。但是单纯应该对血压影响不大。缩宫素使用后会导致孕期增大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回心血量会迅速增加。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缩宫素,由于其混合有少量的血管加压素,所以大剂量使用时由于血管加压素的作用就可能导致严重高血压的发生了。但如果是全合成缩宫素的话,其主要生理作用是收缩肺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平滑肌,一般情况是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的。这点在非孕期妇女使用缩宫素后能够明显的观察到。但是缩宫素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后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所以现在说明书上这段话还是很有争议的。如果想搞明白,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可能比较好。
作者: zifeng0396    时间: 2022-9-3 15:23
说不清,道不明。它这样写就是说出现过,上面还写的有呼吸困难,一直没见过,直到有一次孩子出来后500ML盐水里加20单位缩宫素(我们这里的常规),刚换上没几分钟,产妇自述胸闷,血氧刷刷的掉,血压、脉搏正常,确定没有给错药,确定麻醉平面不过高,找不到原因,都准备插管了,后来想想就加了缩宫素,于是就换了新液体,面罩吸氧几分钟就上来了,之后一直没再出现状况。
作者: 麻醉那点事儿    时间: 2022-9-3 20:56
但如果是全合成缩宫素的话,其主要生理作用是收缩肺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平滑肌,一般情况是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的。。。。。。受教了
作者: malina6688    时间: 2022-9-4 07:42
wyt15911839856 发表于 2022-09-03 09:46
看到这张说明书,一时之间我们几乎很难将骶管麻醉与缩宫素联系在一起。毕竟日常工作中,一般同仁都没这么做过(使用骶管阻滞进行分娩镇痛)。迅速查阅资料,仅有的一些研究显示,骶管阻滞理论上确实可以作为第二产程分娩镇痛的有效方式。但是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绝对是一个稀有操作。各v方面的研究显示,这个镇痛‘方式的结果是好的,但过程风险太大。比如,以局麻药中毒来说,骶管阻滞明显高于其他的镇痛方式。而作为产妇以及腹中的胎儿,恐怕承受不起这样的并发症。作为好心实施镇痛的麻醉医师来说,更加无法接受这样一种只能在第二产程发挥作用的镇痛方式。况且,第二产程一般都比较短,第一产程才是镇痛的主要目标。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宫口进行性扩张开始,到宫口开全。一般开全为10cm,俗称十指,早产儿无需开足到10cm。这段时期是所有产程中最长的,一般持续数小时至十几个小时不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产程的疼痛,主要是宫口扩张带来的痛刺激,通过神经纤维通路,T10-L1传入脊柱的脊髓,再传入大脑,形成“内脏痛”。但是,骶管阻滞并不具备这样“高”的阻滞范围。

多谢老师的指导
作者: 767599anc    时间: 2022-9-4 11:16
多谢各位老师的分享,受教了
作者: xuanxuanbobo    时间: 2022-9-6 15:05
剖宫产都什么时候用缩宫素?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