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72岁。 4h前于午餐后被车撞倒。主诉腹部剧痛,现血压 70/40mmHg,心率110 次 /min,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服用氨氯地平5mg/d,血压控制良好。冠心病病史10年,激动、劳累后有心绞痛发作,受伤前心功能Ⅱ级。哮喘病史15年,偶有发作,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拟行剖腹探查术。化验检查示:血红蛋白 50g/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T 波改变;超声检查提示:腹部、盆腔积液(积血?),脾大,脾脏回声异常,脾破裂合并包膜下血肿形成。
(1)在气管插管成功、导管套囊充气前避免面罩正压通气,正确按压环状软骨。
(2)成功地进行 RSI 需选用适当麻醉诱导药,琥珀胆碱是起效最快的去极化类肌松药,但严重创伤、烧伤、脊髓损伤或下运动神经元疾病、高钾血症和恶性高热家族史患者应禁忌使用,采用起效迅速的非去极化 类肌松药(如罗库溴铵 0.6~1.2mg/kg),可在 1~2min 快速达到全身肌肉松弛,适用于 RSI 插管。也可应用小 剂量肌松药预给药技术,即提前 2~4min 预先给予 1/10~1/6 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缩短诱导时间。静脉注射罗库溴铵 1.2mg/kg 起效迅速,即使不应用肌松药预给药技术也可以完成 RSI。
(3)避免正压通气非常重要,如饱胃患者发生反流,进行正压通气,可增加误吸风险。在无正压通气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足够的插管操作时间,需要诱导前充分的预氧合,正常呼吸储备患者充分吸氧去氮后可以耐受 呼吸暂停 4~6min。一些呼吸储备降低的特殊患者如病态肥胖、妊娠、小儿、危重患者或由于情况紧急预氧合 不充分者可考虑预防性应用吸气峰压 <20cmH2O 的正压通气,通气压力20cmH2O 情况下一般不增加反流, 但又能有效避免缺氧。本例患者术前出现贫血性休克,患有冠心病,可应用辅助正压通气下的 RSI,避免误 吸的同时又防止缺氧导致心肌供氧不足。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