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基础知识丨房颤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糖糖不次糖    时间: 2022-11-11 13:59
标题: 基础知识丨房颤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2-11-11 14:01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心视界,作者麻醉心视界

目前在高龄、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衰) 、冠心病、瓣膜病、肥胖、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人群中,心房颤动(AF)发病率明显增加。作为麻醉医生当我们在围术期遇到房颤应该怎么办?

围术期管理总体目标

房颤的治疗目的是延长预期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对房颤患者,治疗围绕着预防卒中,保护心功能, 改善症状。围术期总体目标通过控制心率和/或节律以及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来减少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损害和血栓栓塞性卒中。

术前评估和优化

对先前存在的阵发性或持续性AF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需要诊断性评估识别新发AF或AF伴快心室反应并制定适当的管理计划。在用12导联心电图 (ECG) 确认 AF 后,应及时评估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或代谢紊乱等诱发条件。如果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怀疑 AF 但心电图未证实,可考虑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检测到无症状的阵发性 AF。房颤查因时应始终考虑心肌缺血,虽然它不是 AF 的常见原因。但是建议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来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对肺部疾病的评估,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或在择期手术前进行睡眠呼吸暂停检查,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导致AF。如果发现甲状腺、肾或肝功能障碍的择期手术,应推迟手术,直到这些疾病得到优化并纠正代谢异常。

考虑到随着心房不同步收缩、心房贡献的丧失以及相应的前负荷和心输出量减少而发生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可能会发生与缺血、低血压或血栓形成相关的并发症。有必要考虑推迟或取消该手术。最近的建议表明,对于以前未确诊的 AF 患者,可以进行较小的手术,尤其是仅需要镇静的手术。考虑到心脏并发症的低风险,可以在术后进行适当的诊断评估和管理。房颤较稳定的患者,定义为 HR <110 和 MAP > 65 或没有灌注不足迹象的患者(如下图),需要限期或急诊手术为了避免抗凝导致手术时间进一步延长可直接进行手术。可以对这些患者使用心率和节律控制策略,以尽量减少血流动力学影响。具体策略可见房颤患者围术期控制心率/律及抗凝管理必须掌握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