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气道是一种罕见现象。困难面罩通气的发生率为1.4%~5.0%,不能通气的发生率为0.07%~0.16%。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为5%~8%,气管插管失败的发生率为0.05~0.35% 。使用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总体成功率为97.1%~99.6%,当预测为困难气道时,成功率为95.8%~100%。产科气管插管失败的发生率为0.15%~0.6%。根据NAP4的报告,气管插管失败所致孕产妇死亡率约为气管插管失败所致一般人群死亡率的4倍。
预测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安全,尝试预测困难气道并相应调整管理方案是合理的。我们必须确定诱导全身麻醉后是否计划实施气道管理,患者清醒时是否需要气管插管,以及从一开始是否就需要额外帮助。我们还试图预测面罩通气或建立外科气道等后备技术将成功还是失败。
包含844,206例参与者数据的一篇Cochrane系统综述得出以下结论,目前的床旁筛查项目(不论是单独还是联合应用)均无法很好地检测非预知性气道困难,因为它们会漏诊大量气道困难患者。上唇咬合试验的表现最好,但它未被广泛应用,该试验对于气管插管困难的检测灵敏度约为60%。
除床旁筛查之外,全面气道评估还包括解剖和生理特征,以及可能影响气道管理方法的背景问题。不论我们认为筛查在预测困难气道方面的重要性如何,也不论术前气道评估预测无气道困难还是未能预测出气道困难,气道检查都是一项要求临床医师应用认知技能推断如何处理非预知性气道困难的策略。
气道困难的预测因素
气道困难的预测因素可以分为解剖、生理或背景预测因素。解剖预测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各项预测因素:直接或视频喉镜检查困难、面罩通气困难、声门上气道插入或使用困难和颈前气道入路困难。
由于同时存在解剖和生理因素,因此肥胖是气道困难的重要预测因素。肥胖患者发生重度气道并发症的概率是非肥胖患者的2倍,体质指数>40的患者发生重度并发症的概率是非肥胖患者的4倍。
肥胖伴发的解剖变化与面罩通气困难、喉镜检查困难和气管插管困难相关。肥胖或粗颈也预示着难以识别环甲膜切开术的解剖标志。生理上的威胁(如功能余气量降低,尤其是由此导致的可采取措施的呼吸暂停时间缩短)也必须加以考虑。
表1. 气道管理困难的解剖和生理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