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分娩镇痛基础理论 [打印本页]

作者: 248592    时间: 2023-5-14 16:56
标题: 分娩镇痛基础理论
分娩疼痛牵涉到转导、传递、感知和调节四个过程。
通常,伤害性感受器会对各类伤害性刺激(机械性、热性或化学性刺激)起反应,导致各种介质释放、细胞膜去极化和复极化,产生疼痛冲动。这些信号通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至脊髓背角,然后通过脊髓丘脑和脊髓旁臂上行通路传递至脑干及丘脑,最终到达脑的高级中枢。在第一产程中,由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和宫颈扩张的物理刺激,以及一些化学性疼痛介质(包括缓激肽、白三烯、前列腺素、5-羟色胺、乳酸、P物质等),刺激并敏化分布于子宫壁的神经末梢,形成神经冲动由内脏传入神经中的C纤维伴随着交感神经传入到脊髓T10~L1节段,再经脊髓上行纤维上传到大脑,形成令人不愉快的疼痛感觉。同时,T10~L1节段的脊髓上行纤维也是腹壁、腰部以及大腿感觉的传导通路,因此宫缩痛常常可以映射到这些部位产生酸痛的感觉。第一产程末和第二产程中,疼痛冲动则由阴部神经进入骶椎2、3、4脊神经轴突。膀胱、腹膜、尿道、直肠等盆腔内脏器的压迫或牵拉痛经骶神经传递,压迫腰骶神经丛的神经根,即可表现为下腰痛或股部疼痛。而牵扯会阴的痛觉,则由耻神经(S2~4)、股后侧皮神经(S2~S3)、生殖股神经(L1~L2)以及髂腹股沟神经L1传导。

对疼痛的感知则是一种涉及情感动机、感觉识别、情绪、行为的有意识、多维度的体验。参与疼痛感知的皮层包括网状系统(主要负责对疼痛的自主和运动反应),躯体感觉皮质(主要负责感知疼痛的强度、类型及定位)和边缘系统(主要负责对疼痛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而疼痛的调节主要通过下行通路(兴奋性通路/抑制性通路)来改变或抑制脊髓的疼痛冲动传递。后者主要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来阻滞或部分阻滞疼痛冲动传递,从而产生镇痛的效果。其中,在分娩过程中分泌不断增加的催产素,既能促进子宫收缩使疼痛强度增强,同时又能使产妇极度兴奋,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另外,产程中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及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增高。类似地,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在疼痛过程中也参与了致痛和镇痛两方面的作用。
[attach]196215[/attach]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