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P 围术期应用PEEP可改善肺顺应性,改善V/Q比例及肺部氧合,减少肺损伤及PPCs的发生,改善预后。个体化PEEP有助于优化儿科患者围手术期肺保护的实施。研究者采用的滴定PEEP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低流量压力-容量曲线、CT、静态肺顺应性法、基于气体交换或氧气需求的标准化表格(表1)、食管计量学、肺部超声、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EIT)及最小化驱动压等。
2006年,B S von Ungern-Sternberg等人发表在Anaesthesia、关于骶管阻滞对健康儿童的FRC和通气均匀性的影响的研究发现,骶管阻滞后患儿的FRC显著增加,通气均匀性得到改善。该研究共纳入52名3~8岁、体重15~30kg的儿科患者,在全麻复合骶麻下接受择期手术。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通气,试验组在全身麻醉后使用布比卡因进行骶麻,并评估两组患儿麻醉后的FRC。两组患儿基础FRC相似,骶麻后FRC显著增加(P<0.0001),而对照组则保持不变。两组的通气分布参数与功能剩余容量的变化一致。
由Yvon F Bryan等人在2009年发表在PaediatrAnaesth、关于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儿童MRI检查的研究将200名计划进行脑部MRI扫描儿童(年龄18个月~7岁),随机分为喉罩下吸入七氟醚组(GAS组)或丙泊酚输注组(GAP组)。观察包括MRI检查期间的暂停次数、患儿躁动情况和呼吸并发症,结果表明,两组间呼吸并发症没有差异。GAP组比GAS组发生了更多的暂停次数和更少的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