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现有麻醉专业医师106人,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9人,博导3人,硕导4人,研究生学历占80%以上。目前科室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项,每年发表SCI期刊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受理专利多项;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杰出基础研究奖等奖项”。科室主办两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分别为“创伤患者抢救、麻醉与镇痛新进展”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培训班”,每年开办多期,享有盛誉。以科内骨干力量为主编纂出版了《骨科手术麻醉--经典病例与超声解剖》、《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等麻醉学专著。学科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合作关系,并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医学院等国外知名机构联合开展培养高端医学人才。
王爱忠,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行政主任。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学分会理事及秘书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镇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和上海医师协会麻醉专科分会委员。2020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超声在神经阻滞、深静脉穿刺和肺栓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2021年获得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超声在可视化麻醉和镇痛中的应用”;2018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颁发的“区域麻醉突出贡献奖”和“最美园丁奖”。主编著作三部:《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阻滞和深静脉穿刺置管》、《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急性和慢性手术后疼痛诊疗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主要从事创伤患者的麻醉及镇痛工作。专长: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和镇痛治疗。
c5503cfc1b8e09624046502c2fe0b947.png (208.33 KB, 下载次数: 10) 2023-8-11 23:01 上传 崔德荣,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行政副主任,临港院区麻醉/疼痛科行政主任,临港麻醉重症党支部书记。20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Romond C. Koehler教授指导下开展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任职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超声分会常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创新与推广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麻醉专委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麻醉与疼痛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产妇与儿童创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名,发表SCI论文18篇,总影响因子大于100,主(参)编著作5部。入选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优秀青年麻醉人才计划,多次受邀在欧洲麻醉年会、美国麻醉年会进行大会发言。2019年荣获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杰出基础研究奖”,2020 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药杏林育才奖”,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
五、能力提升计划
七、招募办法
八、联系方式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