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无影灯旁护航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关关去闯关    时间: 2024-1-22 13:57
标题: 无影灯旁护航人
本帖最后由 关关去闯关 于 2024-1-22 14:01 编辑

[attach]220883[/attach]

无影灯旁守航人

利万物而不争,功成而弗居,呕心沥血殁,但为护君安。麻醉医师一直在用行动践行着这段古老的哲言。当患者满怀欣喜健康痊愈时人们总是记得无影灯下柳叶刀的额头汗水,却无人问津麻醉医师的劳累疲惫,人们总是记得床旁白衣天使的细致慎微,又有谁看到麻醉师的一丝不苟。术前访视,术中维持,术后镇痛,麻醉医师三点一线,事无巨细,每个环节都要全神贯注,认真思考,用智慧和耐心守候着生命和健康。


术前探病 :柳刀去疾危四伏,未雨绸缪护航安。麻醉医师的术前访视决定手术能否开展。患者的术前访视:人文关怀,充分的沟通,适当的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患者家属—患者—医生”之间诚信体系。麻醉医师在眼神,动作,语言每一个细节的精心锤炼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朋友般的温暖和家人般的呵护。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步入手术室的每一个患者,不再胆怯不再焦虑,如回家一般安详自在。病情评估,麻醉医师通常在择期手术的前一天有的手术是数天前评估患者的一般状态,包括全身状况,病史,手术外伤史,实验室检查,心肺功能;并针对手术向主刀医师建议做必要的检查,最终评估能否耐受麻醉手术并根据病情制定可行的麻醉方案。麻醉评估决定手术能否进行,是患者手术能否成功生命安全关键的第一步。

血泪实践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麻醉医师术前评估重要在整个手术航程中的重要地位:听老一辈的麻醉师泪述几年前的一例手术,老年男患,股骨颈骨折,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四级,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病期。如此差的心肺功能,麻醉医师充分评估病情后决定:限期手术,待心肺功能好转后在行手术,充分与患者及家属和主刀医生沟通,并告知目前患者状态不能耐受急诊手术,患者在术中、术后可随时出现心跳停搏,呼吸停止。然而,患者家属和患者及主刀医生仍坚持做手术,再三沟通无果,患者及家属愿意承担所有后果只求麻醉,老麻进全力劝阻,无奈言轻力薄。最后,只好无奈的被迫同意麻醉。如此差的全身状态和心肺功能,患者此时手术无异一艘千疮百孔的老船穿行在狂风巨浪的大海,危险重重。此患者术中的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可想而知,老麻用尽浑身解数总算保证3小时的术中生命安全,并亲自把患者安全送回病房(患者可随时在途中和病房死亡),然而患者仍未熬过48小时,在术后的第39小时患者仍出现了心跳暂停,再三抢救后,无效死亡。另外一例也是老年男患,心肺功能和上一例患者差不多,做ERCP术(胆总管取石术)和患者家属主刀医师充分沟通后,先后调节心肺功能,一周后患者心肺条件转好,全麻下行ERCP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术后三天圆满出院。逝者已去,来不及追忆,两例相似的病例却是不同的结局,充分的证明了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术前的探病是麻醉手术航程的起锚点,关乎生命的安危的第一步。所有的医患都应高度的重视。

术中保命:外科医师治病,麻醉医师保命。无影灯下,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外科医师好比战斗机群,而麻醉师就是战斗机起飞的平台、甲板,是战斗机安全的后方。手术开始后,医生护士各司其职,外科医师全神贯注与手术。切口如何选择才能最低的损伤?术中如何避开血管减少出血?病灶切除范围如何选择才能尽量的保留功能?…所有的这些细节问题编织在一起,犹如艺术家在精心雕刻一件精美的巨作,他精雕细琢,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与整个手术过程。术程中护士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艺术家身上,什么时候递剪刀,什么时候递钳子,什么时候递缝线…,眼睛一刻也离不开手术切口和艺术家的手势。无论他们多么优秀也无暇关心患者的心率、血压、内环境状态…。正是这些他们都注意不到的地方,任何一个指标,任何一个体征出现的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都可能使他们的巨作毁于一旦。

人体是个复杂而精准的机器,所有的生命指标和内环境状态要求相对恒定,无论是在健康状态还是术中,人体的心率、血压和血氧只允许在较小的安全范围内波动,这个安全范围就是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机器就会出现故障,停止运转。麻醉医师的任务就是维持患者术中心率、血压、血氧和内环境离子和酸碱平衡稳态。术中的迷走神经反射,包括眼心反射,胆心反射,盆腔的壁内反射…,都可在数秒内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术中血压过低,血氧过低都可以导致脑内供血供氧不足,数分钟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血压过高可能出现,心跳停止,脑血管意外。术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可瞬间出现心力衰竭,心脏骤停。一台手术犹如颠簸与茫茫大海中的小船,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狂风巨浪,麻醉师就是海上守航人,为小船披风断浪,护他一程安好。他们全部精力都集中于患者身上,寸步不离,他们吃饭狼吞虎咽,一顿午饭5—6分钟,他们平时很少喝水,以便减少上厕所次数,术间中麻醉医师的脚步都是小跑,他们就是希望早点回到患者身边,因为他们知道台上的患者离不开他。手术刺激强度的大小,麻醉深浅度的调节,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术中失血失液,术中液体补充。即使我们很努力还是有意外发生:某年一位32女性,做鼻息肉切除术。术前访视:患者平素体健,心肺功能良好,无基础疾病。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诱导后生命体征平稳,然而就在医生打过局部麻醉药不到一分钟,可能是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超敏反应,患者的心跳突然停止。“停止给药”麻醉医师立即组织抢救,掀开消毒单,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抢救10分钟后患者心脏恢复跳动,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恢复正常。麻醉医师沾满汗水的脸上漏出了笑容,外科医生竖起了拇指。无影灯下的手术还在继续,而就在它照不到的旁边,麻醉师有智慧和汗水默默的为手术护航,为健康护航,为生命护航。

术后镇痛:免除患者手术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和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术后疼痛是伤害性刺激,术后疼痛及其应激反应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应用麻醉技术和镇痛药物给病人以有效的术后镇痛还可以增强术后免疫功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无影灯熄灭,柳叶刀和天使散去,星星悄然的挂上夜空,喧嚣的街道华灯初上,车水马龙,街上的人们行走匆匆,他们或是急着见到盼儿的母亲,或是着急见到妻子的微笑,女儿的拥抱…。而麻醉师们还在奔走与外科楼的各个楼层,白天做手术的她,他,他醒了没有?现在疼么?我们是用阿片类镇痛药,还是用非甾体类镇痛药?是选择硬膜外镇痛还是选择静脉镇痛?如何才能让患者没有疼痛也没有药物的并发症,麻醉师们的思维飞速的运转着。 “NO Pain NO Anxious”一直是麻醉师们的奋斗宗旨。切肤之痛,断骨再接,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疼痛,已不再可怕。麻醉师们洒下青春和热血足以将其融化。


     在无影灯照不到的角落,在华丽篇章遗落的空缺,麻醉医师们正在默默的为生命守航,从术前探病—术中保命—术后镇痛三点一线的为手术护航、为健康护航、为生命护航。


作者:徐建军、郑万超  大庆油田总医院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