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患者身高163cm,体重71kg。胸廓前后壁间距增宽,与左右间距比例约为1:1-1:1.5,肋间隙稍增宽,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未行屏气试验。心律齐,未及心脏杂音。
②患者张口度>3指,Mallampati分级II级,头颈活动度好,甲颏间距6cm。无缺齿、义齿或松动牙齿。
2 诊断和诊断依据:胃镜:距门齿30-35cm之间可见一隆起型病灶,环周三分之一,表面见溃疡,质脆触之易出血。
病理活检:食管鳞状细胞癌。
3 鉴别诊断:此患者术中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存在低氧血症发生的可能,因此应在术前评估、单肺通气期间和麻醉复苏期间应给予特别的注意和重视。单肺通气期间主要的问题未经通气的去氧饱和血液分流引起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以及非通气侧肺萎陷及通气侧肺正压通气所致的肺损伤,因此要可能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以减少肺内分流、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同时,要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以减少对通气侧和非通气侧肺的损伤。
(1) 术前评估:患者虽无明确的心肺疾病史,且各项辅助检查基本无异常,但其年龄较高,且既往有多年吸烟史,体格检查有桶状胸倾向,入室氧饱和度处于90-94%之间,提示其心肺功能可能有一定退化或处于代偿期。因此术前需要患者锻炼正确的呼吸方式,并在术前避免呼吸道感染。
(2) 诱导前的准备:此患者入室后血氧饱和度较低,诱导前需要充分面罩吸氧,提高氧储备,防止在插管期间氧饱和度的迅速下降,导致患者缺氧的发生。慎重使用镇静药物,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进一步加重患者氧饱和度下降的可能。
(3) 麻醉诱导方案:此患者不存在上呼吸道梗阻或声门暴露困难的问题,常规采用快速静脉序贯诱导的方法,在插管前充分吸氧,且插管期间维持循环稳定。
(4) 单肺通气期间麻醉管理:原则是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下,尽可能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因该患者双肺通气期间70%空氧混合气仅维持氧饱和度在95%左右,所以在手术开始即使用纯氧通气。在该患者OLV期间无法维持血氧饱和度的情况下,首先确认导管位置正确保证通气,其次为尽量减少V/Q比例失调,对通气侧行5cmH2O的PEEP,采用静脉麻醉维持,扩张通气侧血管以改善V/Q比值,因无CPAP及高频通气设备,在上述措施均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间断双肺通气与单肺通气。
(5) 麻醉苏醒期的注意事项:患者为老年女性,且存在术前氧饱和度偏低,术中发生低氧血症的情况。老年患者药物代谢时间长,肌力恢复慢,苏醒期自主呼吸极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因此,应充分拮抗神经肌肉阻滞药物,并清理呼吸道,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脱机后氧饱和度至少能够维持术前水平,给予鼻氧面罩吸氧支持能够改善氧合,尽量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再予以拔管。如若患者呼吸运动恢复较差,短时间内无法拔管,必要时可考虑带管回病房,继续呼吸机治疗。
要点讨论: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