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bbeef036f00ad63fc5b46e2203bcf441.png (490.98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术后第7天,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斑片影较前增多,右肺斑片影基本吸收。多学科会诊结果:患儿拔管后呼吸困难系声门上巨大肉芽在拔管后阻塞气道引起,需行外科手术切除。会诊后在手术室行视频喉镜下喉气管探查、声门区肉芽切除术(图2)。术后带气管导管转入SICU继续治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fe89a892d5fc08f7f1d2c98e81657aa.png (554.63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术后第10天,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斑片影较前明显吸收。患儿自主呼吸良好,拔管后呼吸正常,意识清楚,鼻导管吸氧下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13天转回普通病房。对患儿进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排查,结果均阴性。术后第15天,喉镜检查示:喉黏膜无充血,会厌形态可、抬举可,披裂无肿胀,双侧梨状窝黏膜光滑,声带边缘光滑,活动度良好,闭合尚可,声门下黏膜充血隆起(图3)。术后第17天,患儿一般情况良好,自动出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f82c1b3b650d57adbf973ab3f3e2256.png (941.52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讨论 患儿围术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URTIs)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问题,对于这类患儿的麻醉时机选择和围术期管理是麻醉科医师经常要面对的困惑和难题。该患儿行短时间常规手术即出现术后反复多次拔管困难,结合本病例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术后多次尝试不能拔管主要与麻醉科医师的围术期管理存在一些不足、患儿的气道高反应状态以及术后躁动有关。麻醉科医师术前访视不够全面细致,忽略了患儿生长发育不足的问题和既往特殊病史,导致未针对患儿的气道问题进行预防性处理(如术前多次雾化治疗,术中使用可视喉罩、间断进行膨肺避免肺不张等)。术后拔管期在未导尿的情况下使用利尿剂以及通气不足情况下进行纠酸治疗。患儿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导致呼吸抑制进而产生呼吸性酸中毒。术后躁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URTIs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患儿每年会发生6~8次URTIs[1],术前合并URTIs常见。大多数URTIs属自限性疾病,但感染后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可持续4~6周,气道阻力增高可持续达5周[2]。患儿长期存在气道慢性炎症,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影响CO2的排出,由此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躁动。(2)腹腔镜手术方式的影响。术中头低足高位,膈肌上移肺组织受压,使气体有效交换面积缩小,且通过腹膜直接吸收了大量CO2,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术后高碳酸血症,引发患儿出现躁动。术毕停气腹10 min后PETCO2由术中的42 mmHg下降至26 mmHg,自主呼吸恢复但通气不足持续约10 min后PETCO2升高至83 mmHg,肌松拮抗后配合镇静下间断辅助呼吸,PETCO2逐渐降至55 mmHg,与术毕47 min的PaCO2 56.2 mmHg相近。(3)在未放尿管情况下给予利尿药,膀胱充盈会引发躁动(入SICU导尿后引出尿量200 ml)。(4)CO2潴留引起的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会增加CO2产生进一步加重病情,应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排出CO2,减轻躁动。(5)术中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会引发患儿术后躁动和谵妄[3]。 转入SICU后,患儿拔管失败主要与声门水肿,气道肉芽产生导致气道梗阻有关。在短时间内出现气道肉芽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短时间内反复插管和拔管以及在ICU上机期间长期的人机对抗(患儿存在镇静失败病史,对镇静药物不敏感)是气道肉芽形成,引起气道狭窄和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2)与患儿自身情况有关。患儿有季节更替的气道感染,频繁住院治疗病史,气道长期处于高反应状态。同时,家长自述患儿属于瘢痕体质,已有研究表明瘢痕体质者更易发生气道损伤[4],气道黏膜损伤可引起气道肉芽形成。另一方面,患儿进食后易出现恶心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胃食管反流患者更容易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加重气道高反应状态[5]。此外,患儿身高96 cm,体重14.5 kg,属儿童型生长发育落后,营养状态较差,这类患儿支气管黏膜的损伤修复能力也相对较差[6]。追问病史患儿无喉软骨发育不良,无遗传代谢疾病家族史及特殊容貌。患儿在术后第7天手术清除气道肉芽后成功拔管,主要与手术清除肉芽、减除气道狭窄和术后充分的镇静、镇痛、抗炎、抗感染治疗有关。 综上所述,对URTIs患儿的择期手术建议应推迟至少2周以上[7],术前5 d可进行多次沙丁胺醇和甲强龙联合雾化,以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急诊手术,术前的单次雾化可能会有帮助[8]。对不典型的URTIs需要做好充足的术前评估和围术期管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存在特殊病史的患儿要加强多学科会诊,确保患儿的围术期安全。ICU内插管上机患者充分的镇静镇痛可有效减少气道肉芽的产生,尤其是气道本身就存在慢性炎症的患者。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术前评估时不仅要关注术前检查,还要综合其发育状态和特殊病史。对不典型URTIs和存在发育问题患儿需要建立特殊术前评估流程和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地避免遗漏有效信息,保障患儿的围术期安全。 参考文献略。DOI:10.12089/jca.2024.03.022 END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实用工具-麻醉帮手,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9526bb95e1c87a685cb5e625b466439.jpg (182.98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
bbeef036f00ad63fc5b46e2203bcf441.png (490.98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fe89a892d5fc08f7f1d2c98e81657aa.png (554.63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术后第10天,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斑片影较前明显吸收。患儿自主呼吸良好,拔管后呼吸正常,意识清楚,鼻导管吸氧下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13天转回普通病房。对患儿进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排查,结果均阴性。术后第15天,喉镜检查示:喉黏膜无充血,会厌形态可、抬举可,披裂无肿胀,双侧梨状窝黏膜光滑,声带边缘光滑,活动度良好,闭合尚可,声门下黏膜充血隆起(图3)。术后第17天,患儿一般情况良好,自动出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f82c1b3b650d57adbf973ab3f3e2256.png (941.52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讨论 患儿围术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URTIs)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问题,对于这类患儿的麻醉时机选择和围术期管理是麻醉科医师经常要面对的困惑和难题。该患儿行短时间常规手术即出现术后反复多次拔管困难,结合本病例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术后多次尝试不能拔管主要与麻醉科医师的围术期管理存在一些不足、患儿的气道高反应状态以及术后躁动有关。麻醉科医师术前访视不够全面细致,忽略了患儿生长发育不足的问题和既往特殊病史,导致未针对患儿的气道问题进行预防性处理(如术前多次雾化治疗,术中使用可视喉罩、间断进行膨肺避免肺不张等)。术后拔管期在未导尿的情况下使用利尿剂以及通气不足情况下进行纠酸治疗。患儿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导致呼吸抑制进而产生呼吸性酸中毒。术后躁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URTIs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患儿每年会发生6~8次URTIs[1],术前合并URTIs常见。大多数URTIs属自限性疾病,但感染后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可持续4~6周,气道阻力增高可持续达5周[2]。患儿长期存在气道慢性炎症,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影响CO2的排出,由此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躁动。(2)腹腔镜手术方式的影响。术中头低足高位,膈肌上移肺组织受压,使气体有效交换面积缩小,且通过腹膜直接吸收了大量CO2,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术后高碳酸血症,引发患儿出现躁动。术毕停气腹10 min后PETCO2由术中的42 mmHg下降至26 mmHg,自主呼吸恢复但通气不足持续约10 min后PETCO2升高至83 mmHg,肌松拮抗后配合镇静下间断辅助呼吸,PETCO2逐渐降至55 mmHg,与术毕47 min的PaCO2 56.2 mmHg相近。(3)在未放尿管情况下给予利尿药,膀胱充盈会引发躁动(入SICU导尿后引出尿量200 ml)。(4)CO2潴留引起的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会增加CO2产生进一步加重病情,应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排出CO2,减轻躁动。(5)术中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会引发患儿术后躁动和谵妄[3]。 转入SICU后,患儿拔管失败主要与声门水肿,气道肉芽产生导致气道梗阻有关。在短时间内出现气道肉芽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短时间内反复插管和拔管以及在ICU上机期间长期的人机对抗(患儿存在镇静失败病史,对镇静药物不敏感)是气道肉芽形成,引起气道狭窄和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2)与患儿自身情况有关。患儿有季节更替的气道感染,频繁住院治疗病史,气道长期处于高反应状态。同时,家长自述患儿属于瘢痕体质,已有研究表明瘢痕体质者更易发生气道损伤[4],气道黏膜损伤可引起气道肉芽形成。另一方面,患儿进食后易出现恶心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胃食管反流患者更容易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加重气道高反应状态[5]。此外,患儿身高96 cm,体重14.5 kg,属儿童型生长发育落后,营养状态较差,这类患儿支气管黏膜的损伤修复能力也相对较差[6]。追问病史患儿无喉软骨发育不良,无遗传代谢疾病家族史及特殊容貌。患儿在术后第7天手术清除气道肉芽后成功拔管,主要与手术清除肉芽、减除气道狭窄和术后充分的镇静、镇痛、抗炎、抗感染治疗有关。 综上所述,对URTIs患儿的择期手术建议应推迟至少2周以上[7],术前5 d可进行多次沙丁胺醇和甲强龙联合雾化,以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急诊手术,术前的单次雾化可能会有帮助[8]。对不典型的URTIs需要做好充足的术前评估和围术期管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存在特殊病史的患儿要加强多学科会诊,确保患儿的围术期安全。ICU内插管上机患者充分的镇静镇痛可有效减少气道肉芽的产生,尤其是气道本身就存在慢性炎症的患者。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术前评估时不仅要关注术前检查,还要综合其发育状态和特殊病史。对不典型URTIs和存在发育问题患儿需要建立特殊术前评估流程和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地避免遗漏有效信息,保障患儿的围术期安全。 参考文献略。DOI:10.12089/jca.2024.03.022 END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实用工具-麻醉帮手,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9526bb95e1c87a685cb5e625b466439.jpg (182.98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
4fe89a892d5fc08f7f1d2c98e81657aa.png (554.63 KB, 下载次数: 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f82c1b3b650d57adbf973ab3f3e2256.png (941.52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讨论 患儿围术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URTIs)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问题,对于这类患儿的麻醉时机选择和围术期管理是麻醉科医师经常要面对的困惑和难题。该患儿行短时间常规手术即出现术后反复多次拔管困难,结合本病例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术后多次尝试不能拔管主要与麻醉科医师的围术期管理存在一些不足、患儿的气道高反应状态以及术后躁动有关。麻醉科医师术前访视不够全面细致,忽略了患儿生长发育不足的问题和既往特殊病史,导致未针对患儿的气道问题进行预防性处理(如术前多次雾化治疗,术中使用可视喉罩、间断进行膨肺避免肺不张等)。术后拔管期在未导尿的情况下使用利尿剂以及通气不足情况下进行纠酸治疗。患儿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导致呼吸抑制进而产生呼吸性酸中毒。术后躁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URTIs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患儿每年会发生6~8次URTIs[1],术前合并URTIs常见。大多数URTIs属自限性疾病,但感染后的气道高反应状态可持续4~6周,气道阻力增高可持续达5周[2]。患儿长期存在气道慢性炎症,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影响CO2的排出,由此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躁动。(2)腹腔镜手术方式的影响。术中头低足高位,膈肌上移肺组织受压,使气体有效交换面积缩小,且通过腹膜直接吸收了大量CO2,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术后高碳酸血症,引发患儿出现躁动。术毕停气腹10 min后PETCO2由术中的42 mmHg下降至26 mmHg,自主呼吸恢复但通气不足持续约10 min后PETCO2升高至83 mmHg,肌松拮抗后配合镇静下间断辅助呼吸,PETCO2逐渐降至55 mmHg,与术毕47 min的PaCO2 56.2 mmHg相近。(3)在未放尿管情况下给予利尿药,膀胱充盈会引发躁动(入SICU导尿后引出尿量200 ml)。(4)CO2潴留引起的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会增加CO2产生进一步加重病情,应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排出CO2,减轻躁动。(5)术中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会引发患儿术后躁动和谵妄[3]。 转入SICU后,患儿拔管失败主要与声门水肿,气道肉芽产生导致气道梗阻有关。在短时间内出现气道肉芽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短时间内反复插管和拔管以及在ICU上机期间长期的人机对抗(患儿存在镇静失败病史,对镇静药物不敏感)是气道肉芽形成,引起气道狭窄和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2)与患儿自身情况有关。患儿有季节更替的气道感染,频繁住院治疗病史,气道长期处于高反应状态。同时,家长自述患儿属于瘢痕体质,已有研究表明瘢痕体质者更易发生气道损伤[4],气道黏膜损伤可引起气道肉芽形成。另一方面,患儿进食后易出现恶心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胃食管反流患者更容易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加重气道高反应状态[5]。此外,患儿身高96 cm,体重14.5 kg,属儿童型生长发育落后,营养状态较差,这类患儿支气管黏膜的损伤修复能力也相对较差[6]。追问病史患儿无喉软骨发育不良,无遗传代谢疾病家族史及特殊容貌。患儿在术后第7天手术清除气道肉芽后成功拔管,主要与手术清除肉芽、减除气道狭窄和术后充分的镇静、镇痛、抗炎、抗感染治疗有关。 综上所述,对URTIs患儿的择期手术建议应推迟至少2周以上[7],术前5 d可进行多次沙丁胺醇和甲强龙联合雾化,以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急诊手术,术前的单次雾化可能会有帮助[8]。对不典型的URTIs需要做好充足的术前评估和围术期管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存在特殊病史的患儿要加强多学科会诊,确保患儿的围术期安全。ICU内插管上机患者充分的镇静镇痛可有效减少气道肉芽的产生,尤其是气道本身就存在慢性炎症的患者。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术前评估时不仅要关注术前检查,还要综合其发育状态和特殊病史。对不典型URTIs和存在发育问题患儿需要建立特殊术前评估流程和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地避免遗漏有效信息,保障患儿的围术期安全。 参考文献略。DOI:10.12089/jca.2024.03.022 END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实用工具-麻醉帮手,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9526bb95e1c87a685cb5e625b466439.jpg (182.98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2024-4-22 23:01 上传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
ef82c1b3b650d57adbf973ab3f3e2256.png (941.52 KB, 下载次数: 6)
f9526bb95e1c87a685cb5e625b466439.jpg (182.98 KB, 下载次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