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麻醉过程中肌松药外渗或血管外注射的处理流程 [打印本页]
作者: 糖糖不次糖 时间: 2024-5-11 21:13
标题: 麻醉过程中肌松药外渗或血管外注射的处理流程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5-11 21:18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心视界,作者麻醉心视界
肌松药血管外渗出
神经肌肉阻滞药物(NMBD)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但当外周静脉导管未置入静脉时可能会发生意外外渗。外渗的风险因素包括静脉细小或脆弱、高龄、肥胖、多次静脉穿刺、注射压力高、置管固定不良、存在播散性皮肤病和插管放置期间患者移动。一项研究发现,外周静脉置管72 h后可出现高达39%的置管脱位。注射药物渗漏到周围的血管外组织,可能会造成有害影响,例如局部刺激,甚至组织坏死。此外,注射的药物可能会被吸收到血液循环中,造成全身性影响。
由于NMBD经常在麻醉诱导期间使用,麻醉医生可能会遇到NMBD意外外渗。然而,关于皮下注射NMBDs的吸收及其对肌松起效和持续时间的影响,目前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关于NMBDs外渗及其全身不良反应的证据。此外,将提供一个流程图,以指导NMBD外渗后的临床决策。
肌松药外渗病例分析
作者检索得到了9篇文章:7份病例报告,1份病例分析描述了4例病例,1篇文章报告了1份病例报告和一项连续临床试验。表1列出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静脉置入和操作的特征。中位年龄为59岁,男性/女性分布为6/6,平均BMI为25 kg/m2。2例病例报告了到达手术室时已置入静脉插管。3例病例报告了静脉插管置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