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降低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风险的围手术期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糖糖不次糖    时间: 2024-10-11 22:19
标题: 降低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风险的围手术期策略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10-11 22:24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心视界,作者麻醉心视界
心肌损伤是外科手术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围手术期死亡率密切相关。虽然术中麻醉相关死亡非常罕见,但约1%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前30天内死亡,1年时约为5%。全世界每年有超过3.12亿患者接受手术,其中许多死亡是由于心血管并发症。

MI和MINS的定义
心肌梗死(MI)定义为缺血诱导的cTnI升高,伴有缺血症状、新发缺血性改变或心电图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检测到的新室壁运动或冠状动脉内成像或尸检发现的冠状动脉血栓。(表1)MI可根据具有临床和预后意义的缺血机制的病理学差异进行分类:1型MI: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冠状动脉疾病(CAD)引起的。2型MI是由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下心肌氧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引起的。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是指可能由缺血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伴或不伴临床体征或症状,通过术后前30天内cTn水平升高超过第99百分位数进行诊断。(表1)MINS的病理生理学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尽管可能与MI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炎症激活和手术应激反应可能导致预先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发生血栓性动脉闭塞和肌钙蛋白释放。另外,许多MINS患者在稳定CAD的情况下心肌氧供需不匹配,这是由围手术期心脏、呼吸、血液和代谢生理学变化引起的。事实上,在一部分病例中,MINS可能是非缺血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