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重比重罗哌卡因鞘内注射用于单胎或双胎剖宫产的剂量-反应比较研究
【通讯作者】
钱小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
Miao Zhu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摘要】
介绍:先前研究中,我们证明足月单胎和早产双胞胎产妇需要相同剂量的鞘内重比重罗哌卡因。然而,这些发现可能归因于入组的双胎早产产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在相同胎龄的双胞胎和单胎的鞘内重比重罗哌卡因剂量需求。
【第一作者】
孙铭阳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
【摘要】
研究目的:谵妄是痴呆的前兆和风险因素,这使得针对2型糖尿病(T2D)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尤为紧迫。鉴于谵妄对这一人群的显著影响,确定长期安全有效的药物以预防糖尿病相关谵妄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对谵妄的保护作用,通过对死亡进行竞争风险分析,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题目】
新生儿导管相关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及其远期转归: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背景: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确定了中心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找出了相关的风险因素,并评估6个月后的结局。
【题目】
肥大细胞源性外泌体中microRNA-744的表达减少促进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过程中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
【通讯作者】
郑晓春 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
Xiaobin Fang 福建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立医院;
【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危重疾病,其特征是上皮细胞受到免疫相关的损伤;然而,其潜在的机制仍有待阐明。本研究探讨了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表达的改变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和ARDS发展的影响,研究采用了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和小鼠模型。研究发现,使用LPS处理的肥大细胞来源外泌体降低了HBE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同时增加了HBE细胞内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ACSL4)、15-脂氧合酶(ALOX15)以及炎症介质的水平。miRNA测序显示,肥大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miR-744的水平降低,这与调控ACSL4、ALOX15和GPX4的表达密切相关。外泌体miR-744的下调显著降低了HBE细胞中的miR-744水平,促进了铁死亡的发生,而实验性上调miR-744则逆转了这些不利影响。miR-744的下调还诱导了HBE细胞中铁死亡和炎症的标志物表达,并在LPS诱导的小鼠模型中加剧了肺部铁死亡、炎症及损伤。在体实验中,使用ACSL4、ALOX15和GPX4抑制剂可减轻这些影响,而实验性上调miR-744的表达恢复了LPS诱导的HBE细胞和小鼠肺部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ARDS患者的血浆和外泌体中miR-744水平均显著降低。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肥大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miR-744水平的降低会诱导上皮细胞铁死亡,促进ARDS中的肺部炎症和损伤。本研究揭示了ARDS的发生及持续性肺损伤的新机制,并为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摘要】
自上而下的投射将一系列编码痛觉的信号传递到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域(vlPAG),在那里它们与各种传入的投射信号汇合以调节疼痛。阐明vlPAG的上游调控层次可以增强我们对参与疼痛调节的神经回路的理解。本研究表明,在小鼠的神经损伤模型(SNI)中,由后丘脑腹外侧副核CaMKⅡα阳性神经元(PVPCaMKⅡα)激活的回路投射到背侧未定带头端(ZIrGABA)的γ-氨基丁酸神经元,从而促进疼痛超敏行为的发展。反过来,这些ZIrGABA神经元投射到vlPAG (vlPAGCaMKⅡα)中的CaMKⅡα阳性神经元,vlPAGCaMKⅡ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参与疼痛下行调节的神经元群。体内钙信号记录和全细胞电生理记录显示,PVPCaMKⅡα→ ZIrGABA→ vlPAGCaMKⅡα回路在SNI持续疼痛模型中被激活。利用化学遗传学或光遗传学抑制该回路可减轻机械疼痛行为。我们的研究表明PVPCaMKⅡα→ ZIrGABA→ vlPAGCaMKⅡα回路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易化过程。这种以前未被认识的回路可以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潜在靶点进行探索。
【题目】
熊去氧胆酸通过FXR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脂肪栓塞综合征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在FES诱导的ALI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同种异体移植小鼠肾周脂肪建立ALI小鼠模型。体外实验采用游离脂肪酸(FFAs)处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研究UDCA对内皮细胞法尼醇X受体(FXR)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UDCA显著抑制FES诱导的ALI的炎症反应和促炎标志物的表达。UDCA显著降低体外TNF-α和IL-1β的表达。UDCA可显著上调FXR的表达,显著降低p38 MAPK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在体内敲低FXR表达可降低UDCA的作用。此外,FXR敲低表达和过表达FXR分别增加和减少体外炎症反应。而且,p38 MAPK激活剂可逆转FXR过表达的抗炎作用。UDCA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传导和激活FXR,改善FES诱导ALI期间的炎症。这些发现为UDCA治疗FES诱导ALI的潜力提供了新的证据。
【题目】
美国成年人草甘膦暴露与肾结石的关系:一项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研究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Xiao-dong Wu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摘要】
目的:草甘膦由于其有效的除草能力而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但其与肾结石患病率的关系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草甘膦暴露对肾结石的影响,并探讨一些血清学指标的中介作用。此外,我们试图确定暴露风险更高的特定人群。10. Min Jia#, Gui-zhou Li, Jiang Chen, Xiao-hui Tang, Yan-yu Zang, Guo-lin Yang, Yun Stone Shi, Daqing Ma, Mu-huo Ji*, Jian-jun Yang*. Hippocampal Nogo66-NgR1 signaling activation restricts postsynaptic assembly in aged mice with post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Aging Cell. 2024 Oct 16. PMID: 39412367
【题目】
激活海马Nogo66-NgR1信号可限制术后神经认知障碍老年小鼠的突触后组装
【通讯作者】
杨建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
【第一作者】
【摘要】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C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在麻醉和手术后的老年人中。然而,pNCD的潜在机制仍然难以捉摸。本研究旨在探讨pNCD发育中损害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重点关注Nogo-66受体1(NgR 1)参与老年小鼠pNCD发病机制。接受麻醉和剖腹手术的老年小鼠表现出类似焦虑的行为和背景恐惧记忆障碍。此外,该过程显著增加了NogoA和NgR1的表达,特别是在海马CA1和CA3区域。这种增加导致RhoA-GTPase激活, 然后F-肌动蛋白的解聚,进而导致海马区域神经元细胞树枝棘减少及形态改变。此外,这些变化阻碍了AMPA受体(AMPARs)亚基GluA1和GluA2的有效突触后递送,从而减少了海马体中的兴奋性神经传递。重要的是,给予竞争性NgR1阻滞剂肽NEP1-40(Nogo-66的Nogo-A细胞外肽残基1-40个氨基酸)和法舒地尔(Rho-kinase抑制剂)有效减轻了突触损伤并逆转了老年小鼠麻醉和手术后的神经认知缺陷。我们的工作表明,在pNCD病理生理学中的F-肌动蛋白解聚会导致海马Nogo66-NgR1高信号传递进而扰乱突触后AMPA受体表面传递。
【题目】
卵泡抑素通过伤害感受神经元中的 IGF1R 信号通路驱动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缺乏有效治疗的使人衰弱的慢性疾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的神经炎症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被充分证明。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是一种分泌蛋白,已知可对抗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FST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我们研究发现,小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后,A纤维感觉神经元的FST上调。FST的抑制或缺失可减轻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并降低伤害性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性。相反,皮下或脚底注射重组FST,或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中FST的过度表达,会诱导疼痛过敏。此外,外源FST增加了伤害性神经元的神经元兴奋性。生物层干涉测量法(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和免疫共沉淀法(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证明FST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直接结合,并且IGF1R抑制降低了FST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G)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激活,以及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性。进一步的co-IP分析表明,FST的N端结构域对IGF1R表现出最高的亲和力,并阻止了与FST衍生的肽的这种相互作用,削弱了SNL后Nav1.7介导的神经元过度兴奋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FST通过IGF1R增强人类ERG神经元的神经元兴奋性。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纤维感觉神经元释放的FST通过与IGF1R结合来增强Nav1.7介导的伤害性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性,使其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潜在目标。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Bing Wang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摘要】
长期使用吗啡会导致慢性疼痛患者产生耐受性和痛觉过敏,其中神经炎症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潜在机制仍然难以捉摸。本研究表明,由于下调了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RNA specific 1,ADAR1)的表达,重复硬膜内注射吗啡会增加脊髓神经元中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的产生。慢病毒诱导的ADAR 1升高会降低细胞内dsRNA的高水平,并减弱吗啡耐受性和痛觉过敏。重复注射吗啡后,dsRNA通过外泌体(exosomes,Exos)释放到脑脊液中,并被小胶质细胞吸收以激活TLR 3-TRIF-IL-6信号转导。用GW 4869阻止Exos释放或抑制TLR 3信号可减轻神经炎症,防止吗啡耐受和痛觉过敏的发展。单独鞘内注射TLR 3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与吗啡联合给药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这些发现表明,靶向dsRNA-TLR 3信号通路以减轻神经炎症可能是吗啡耐受的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题目】
脂联素缺乏是导致肥胖小鼠七氟醚暴露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背景:随着肥胖流行率的上升,在肥胖患者中实施的大型手术数量预计会显著增加。肥胖是包括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在内的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然而,这种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提出假设,由于脂联素水平降低,肥胖患者更容易受到全身麻醉引起的神经毒性的影响。因此我们使用肥胖小鼠和脂联素敲除小鼠的外科模型,将其暴露于挥发性麻醉剂七氟醚下进行测试。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分泌功能通常与正常糖耐量患者不同。然而,很少有流行病学研究探讨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多氯联苯(PCBs)暴露和维生素D 水平之间的关联。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来自河南省农村队列的1705名年龄18至79岁的受试者(887名正常糖耐量和818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线性回归来评估多氯联苯暴露和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联。采用分位数g计算回归(QG)和贝叶斯核机回归(BKMR)评估多氯联苯混合物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评估了ΣPCBs 与 HOMA2-%β和HOMA2-IR 对维生素D 水平的相互作用。
结果:正常糖耐量组 ΣPCBs 与 25(OH)D2 呈正相关(β=0.060,95% CI:0.028,0.092)。相反,在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ΣPCBs 与 25(OH)D3 和 25(OH)D 呈负相关( β= -0.049,95% CI:-0.072,-0.026;β= -0.043,95% CI:-0.063,-0.023 )。同样,QG 和 BKMR 分析均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多氯联苯暴露与维生素 D 水平呈负相关,这与正常糖耐量组观察到的结果相反。此外,ΣPCBs 与 25(OH)D2 和 25(OH)D 的负相关性降低与转变为 HOMA2-%β 水平升高呈正相关。
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β细胞功能下降可能会加剧多氯联苯暴露对维生素D水平的负面影响。认识到2型糖尿病患者对多氯联苯的敏感性对于保护慢性病健康至关重要。
【题目】
乙酰半胱氨酸通过促进TCF1+PD1+CD8+ T 细胞分化,与PD-1抗体协同抑制结直肠癌进展
【通讯作者】
Wankun Chen,Changhong Miao 上海市围手术期应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摘要】
背景: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 1 (PD-1)抗体对于治疗进展性结直肠癌(CRC)至关重要。然而,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疗法反应不佳,这可能是与肿瘤微环境中CD8+ T 细胞耗竭有关,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在体外减少CD8+ T细胞的耗竭,并诱导其分化为持久表型,从而增强T 细胞转移的抗肿瘤作用。然而,NAC 是否可以与PD-1 抗体联合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以及NAC 如何调节CD8+ T细胞分化尚不清楚。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NAC 是否与PD-1 抗体具有抗结直肠癌进展的协同作用。
方法:我们构建了小鼠结直肠癌模型,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对肿瘤的影响。通过细胞流式分析和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探索NAC 对CD8+ 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结果:研究表明,在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中,NAC通过CD8⁺T细胞介导的机制,与PD-1抗体协同抑制了结直肠癌进展。进一步发现,NAC 可以诱导TCF1+PD1+CD8+ T细胞分化,并减少体外和体内耗竭T 细胞的形成。此外,NAC 增强了CD8+ T细胞中Glut4 的表达,促进了TCF1+PD1+CD8+ T细胞的分化。
结论:本研究为进展性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表明Glut4 可能是调节CD8+ T细胞分化的新型免疫代谢分子靶点。
26567cf97a8e7a8addb011f1169252ac.png (2.47 KB, 下载次数: 1)
2024-12-24 17:42 上传
指导老师简介:张庆国
26567cf97a8e7a8addb011f1169252ac.png (2.47 KB, 下载次数: 0)
2024-12-24 17:42 上传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