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常见心电图解析 [打印本页]

作者: mapeng183    时间: 2011-9-10 23:34
标题: 常见心电图解析
正常、异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大部分导联呈钝圆形;导联I、II、aVF、V4-6
    直立,aVR倒置;其余导联双向;时间:<0.12秒;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mV。
    P-R间期: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间:0.12-0.20秒。
    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时间:0.06-0.10秒;波形:(1)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I、II、III导联的QRS波群其主波一般向上;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2)正常人胸导R波自V1 - V6 导联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3)V1、V2、V3出现Q波应视为异常,V5、V6看不到Q波应视为异常;振幅:I 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胸导的R波小于2.5mV。
    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一般下移不应>0.05mV;上抬在肢体导联及V4-V6导联不应>0.1mV 。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和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左心导联I、II、V4 - 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振幅:左心导联I、II、V4 - V6导联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三、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
    (一)左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增高:胸导联V5或V6导联的R波>2.5mV;Sv1+Rv5>4.0mV(男性)、>3.5mV(女性);肢体导联中,Ⅰ导联的R波>1.5mV;aVL导联的R波>1.2mV;aVF导联的R波>2.0mV;RI+SIII>2.5mV。
    2.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0.12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ST-T改变: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当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右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的改变:V1导联 R/S ≥ 1;V5导联R/S ≤1;重度肥厚, V1呈qR型;RV1+SV5 >1.05mV(重症>1.2mV);RaVR>0.5mv
    2.心电轴右偏≥90°(重症可>+110°)。
    3.ST-T改变:如以上心电图改变同时伴有右胸导联(V1、V2)的T波双相、倒置,ST段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右心房扩大
    1.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 2.V1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如P波呈双向时,其振幅的算术和≥0.20m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室性期前收缩(常见)
    1.期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通常>0.12秒,T波方向多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2.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3.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房性期前收缩
    1.期前出现的异位Pˊ波,形态与窦性P波有所不同。
    2.Pˊ-R间期通常>0.12s,QRS-T形态与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
    3.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正常P-P间距的两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心房颤动
    1.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f波),通常以V1导联为最明显。
    2.R–R间期绝对不规则,QRS波一般不增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急性心肌梗死
    1.基本图形:发生心肌梗塞后,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类型的图形。当一个区域发生梗塞时,从中心到边缘缺血的程度是不同,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出现下述三种图形改变: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者呈QS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动态性改变:
    早期(超急期):自心肌梗死后数分钟开始持续数小时,先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的T波相连。
    急性期:开始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坏死型的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和缺血型的T波倒置,并可同时存在。
    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以坏死和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即: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的Q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主要根据坏死的图形(Q波或QS波)出现的导联做定位诊断
    前间壁 V1 - 3
    下壁 II、III、aVF
    前壁 V3 、V4(V5)
    广泛前壁 V1 - 4(5)
    高侧壁 I、aVL、V5、V6
    后壁 V7 – 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mapeng183    时间: 2011-9-10 23:36
希望大家多多注重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作者: 小丫丫    时间: 2011-9-10 23:47
很好的对初学者的好资料
作者: 37282816    时间: 2011-9-11 07:58
谢谢分享:handshake:handshake
作者: zcx    时间: 2011-9-11 13:50
讲得好,收下了。
作者: matang    时间: 2011-9-11 16:26
我们的基础课,应该掌握
作者: frog_0612    时间: 2011-9-11 21:26
非常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多谢了
作者: zcf0103    时间: 2011-9-11 22:49
很好的资料,多谢了
作者: 3196269    时间: 2011-9-19 18:36
再来点 平常手术 遇见的心电图,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作者: rudyjerry    时间: 2011-9-22 23:07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学习中。。。。。。
作者: 秋秋    时间: 2011-9-29 20:39
很好的分享,复习一下基础知识。
作者: xxfx007    时间: 2011-9-30 16:56
谢楼主分享,让我又重新复习了一下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作者: hscryy    时间: 2011-10-3 22:45
非常的好
一定要把心电图学好,看好,诊断好
作者: 独浪追风    时间: 2011-10-4 16:46
回复 1# mapeng183


    可以吗谢谢你呀
作者: indira    时间: 2011-10-10 21:12
我喜欢基础。。。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