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的结构及原理
{6E9CC2FA-8678-440E-BEDF-031FEB54B57B}.jpg (65.12 KB, 下载次数: 311)
2011-9-18 18:41 上传
简易呼吸器图示.jpg (312.95 KB, 下载次数: 510)
2011-9-18 18:55 上传
当我把自己画的简易呼吸器的结构及原理发上来的时候,发现反响还不错,说明对于这类基础知识,大家还是比较关心,愿意深入学习的。我也跟大家一样,不懂就要深入去学习,绝不不懂装懂。今天下夜班,终于抽出时间把自己所学的关于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的问题敲出来,再跟大家分享学习,共同提高! 简易呼吸器的结构及原理http://www.xqnmz.com/thread-24021-1-1.html 关于如何使用球囊,或许大家都会说不过是简单的捏皮球而已。事实仅仅如此吗? 首先,根据我所知道的知识及平时应用的体会提几个问题: 1、 一般球囊的容积是多少(成人、儿童、婴儿)?单手捏还是双手捏好? 2、 挤压的频率多少为合适,不同情况下频率有何不同? 3、 怎么才算是有效的呢?靠什么评价? 4、 如果用于代替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以达到机械通气不同模式下的效果吗? 一、容积问题: 首先,关于球囊容积,成人球囊一般为1500ml,双手捏到底压缩气体量可达1350ml!而我们知道,正常呼吸潮气量400~600ml就足以达到通气目的,所以,平时抢救或转运时只需单手捏到底即可,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否则容易使气道压过高引起气压伤。(同时也要注意,插管跟面罩通气又应该有所不同,插管一般无关气道开放的好坏问题,而且基本上不会跟面罩通气一样多少会有漏气或把气体压到胃内的可能,所以面罩通气又可以适当增大压缩量!) 儿童及婴儿的球囊通气也同理,只是因为选择球囊型号不同而有所区别。现在一般儿童、婴儿的球囊容积/最大压缩气体量分别为:550/350ml;280/100ml。 下载 (74.36 KB) 5 天前 23:27 二、频率问题: 给予一般成人呼吸频率12~20次/分即可足够分钟通气量,这个频率是指病人在无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的理想频率范围。如果病人还有自主呼吸或恢复了自主呼吸,挤压应该部分通气顺从自主吸气,在两次自主呼吸间隔中若时间过长,可给予一次辅助呼吸,这种模式如果捏得好,可基本等同于呼吸机V-IMV模式!这时候,我们那只黄金手,对捏球囊时的阻力感觉即相当于呼吸机的压力传感器了,呵呵~ 另外,还应注意吸呼比的问题,最好能保证在1:1.5-2,否则可引起“人机对抗”,引起气道压高、内源性PEEP升高、重复呼吸等问题,影响通气效果。曾有个老师教我说,按你自己平静的吸呼比及频率去捏,可以达到理想通气效果。 当然,在心肺复苏时,应按指南里面的30:2给予通气。 三、评估问题: 最终复苏的临床疗效当然是最重要的指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也是指标之一。但对于每次捏的效果如何,手下感觉球囊压力也是挤压效果的评判指标,另外胸腹起伏、听诊呼吸音、SpO2当然也是重要指标。 四、模式问题: 上面提到,如果我们平时捏球囊捏得好,那就相当于呼吸机的V-IMV模式:预设潮气量跟频率就是我们捏皮球的气体量跟频率,吸气时间也是捏的时间,而这一切都并不是恒定的,因为我们平时捏的时候,并不一定能按照患者一有触发就给预设的潮气量。而且它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同步的程度就跟我们捏的好坏有关,即是否顺应了患者的胸廓起伏或自主呼吸。 以上是本人总结的关于简易呼吸的使用的相关问题,如有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如有补充,请多多分享。 知识的乐趣在于分享,当我把这一切东西总结出来并敲出来的时候,其实自己学到的才是最多的。 “自己懂的,要乐于告诉别人,愿意分享知识的人才能巩固自己的知识”,这是我的深刻体会! |
22-88802182[1].jpg (74.36 KB, 下载次数: 99)
2011-9-23 23:27 上传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