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腋窝阻滞
[打印本页]
作者:
hisue79
时间:
2008-10-31 23:17
标题:
腋窝阻滞
腋路臂丛阻滞水平位于臂丛的末端,由于简便、可靠及安全而最常用。尽管此处注药难以阻滞肌皮神经,但可在腋部或肘部补救。腋路臂丛阻滞适用于前臂和手部手术,特别适合门诊手术,小儿也易施行,但不适合上臂或肩部手术。
方法:
腋路臂丛阻滞必须把握以下解剖概念:
1、神经血管束被分为多个间隔;
2、腋动脉是最重要的定位标志,可以通过动脉位置来很好地预测臂丛神经的分布;
3、正中神经位于腋动脉上方,尺神经位于腋动脉下方,而桡神经位于腋动脉后外侧。
4、肌皮神经在腋窝处已离开血管神经鞘,进入喙肱肌的实质中;
5、来自T2肋间神经分支的肋间臂神经位于腋动脉的表面,在搏动点局部浸润可将其阻滞。但欲使患者良好耐受上臂止血带,需向近端和远端两侧皮下扩大浸润范围1~2cm。
阻滞实施时患者需仰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直角,肘关节屈曲90度,手背置于床或枕头上,但不要将手置于患者枕下,以免上臂过度外展使腋动脉搏动触摸不清。触摸到腋动脉后在腋窝的低点尽可能地向近端作一平行于动脉的标记线,麻醉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将动脉固定于肱骨上,在腋横纹处动脉搏动上方皮肤注射局麻后向近端穿刺进针,到位后压住进针点的远端,使注入的局麻药向近端扩散。
穿刺针定位方法
腋路穿刺一般无需寻求异感,只要穿刺针进入腋鞘均可获得好的阻滞效果。多点注射有助于缩短起效时间和提高阻滞效果。臂丛定位方法有以下多种:
1、异感法:用长2cm的25G针穿刺,先寻找深部神经(如桡神经)或手术区支配神经。针尖抵达神经血管束的深度多不超过2cm,每一异感注入局麻药10ml。采用针尖斜面小的细针穿刺可能有助于减少神经损伤。
2、电刺激法:借助神经定位仪可降低神经操作的危险。
3、突破感法:用针尖斜面小的针穿刺,当穿过筋膜进入腋鞘时有突破感,回吸无异常后注入局麻药40~50ml。
4、动脉穿透法:因此法可能损伤血管,故少用。
5、腋动脉两侧法:分别在腋动脉两侧扇形注射局麻药10~15ml。尽管此方法无需寻找异感但常常异感可以遇到,成为准确定位的指征之一。
注入局麻药后将手臂内收放回患者体侧,以免肱骨头阻止局麻药流向近端,而压迫远端也有助于药液向近端扩散。据报道,臂丛阻滞即使局麻药量达80ml仍未必能将肌皮神经阻滞,如果此神经未能阻滞,可在喙肱肌内或髁间线上方肘前窝外侧浅表处注入局麻药进行阻滞。
副作用及并发症
神经损伤和局麻药中毒是腋路臂丛最主要的并发症。寻找异感可能更易导致神经损伤的论断可能是正确的,但未能得到现有资料的支持。而异感即使不刻意寻找也常常会在无意中出现。局部血肿和感染较为罕见。一般不会发生中枢神经阻滞和气胸。
[
本帖最后由 hisue79 于 2008-11-1 17:42 编辑
]
作者:
chessneo
时间:
2008-11-1 09:23
对于穿刺针定位方法我基本同意楼上的看法,但我保留我自己的看法;我做腋路臂丛时多用两点法,即血管前和血管后各穿一针.我判断的标志是针尾随着血管的搏动而搏动.但我喜欢用的是旧式的铁针头.这种针头的搏动比较明显.而现在用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的搏动则不太明显.另外注入腋鞘后局部可见梭形扩张.我用局麻醉药的容量一般不超过35毫升.过多容量我觉得还是有逾量之虞!至于腋动脉两侧上扇形注射我没做过,下次试试,等有所体会时再作交流!谢谢!
作者:
谢辉
时间:
2013-9-26 22:21
虽然腋动脉贯穿法 不提倡 可是我觉得其效果是最可靠的 最好的 起效是相当的快!
作者:
大地无垠
时间:
2013-10-7 12:53
臂丛神经阻滞,我觉得腋动脉上下阻滞的方法较好,按照神经的分布逐点阻滞,药量在35毫升左右。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