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产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诞生新的生命为人们所追求。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AGOG)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分娩剧烈阵痛的经历理应引起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重视。关于分娩镇痛的方法的选择,应尽可能避免对胎儿的影响并不影响产程。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下列特征:①对母婴影响小;②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③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④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⑤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AGOG指南指出:腰段硬膜外阻滞最为有效且副作用较少,但应使产妇保持活动自如,参与分娩过程。在过去的20年里,硬膜外镇痛是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为常用的方法。然而,许多年来,采用相对高浓度的局麻麻在产生良好镇痛的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运动阻滞,从而延缓了产程。此外,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其潜在的缺点:①镇痛起效慢,有时需30分钟;②由于硬膜外导管位置的关系,有时镇痛效果欠佳;③采用的硬麻外局麻药液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运动阻滞从而影响产程。随着新的麻醉镇痛技术如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和新的药物如罗哌卡因(ropivacaine)及脂溶性阿片类药如舒芬太尼(sufentanil)的应用,提高了分娩镇痛水平。近年来倡导在产妇分娩接受硬膜外镇痛时应不影响产妇的活动能力,即所谓“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ambulatory or walking epid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