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Sugammadex:一分钟麻醉知识(国外)
[打印本页]
作者:
论坛助手
时间:
2012-10-28 18:51
标题:
Sugammadex:一分钟麻醉知识(国外)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Y4MDIzMDA0==.html[/media]
一分钟手绘麻醉知识讲座,介绍新型肌松拮抗剂Sugammadex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推荐知识更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JPG
(403.61 KB, 下载次数: 66)
下载附件
2012-10-28 18:51 上传
作者:
论坛助手
时间:
2012-10-28 18:55
Sugammadex:革命性的肌松药拮抗剂
在本次ASA年会上,选择性肌松药拮抗剂sugammadex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迅速而安全的逆转神经肌肉阻滞效果和一些“初现端倪”的新优点,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之一。有专家认为,该药可能带来肌松药临床使用的革命性变化。
逆转神经肌肉阻滞迅速而安全
加拿大学者报告,较安慰剂与新斯的明,Sugammadex可快速(3 min)逆转任何程度罗库溴铵诱导的神经肌肉阻滞,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Sugammadex逆转浅神经肌肉阻滞的最佳剂量为2~4 mg/kg,逆转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最佳剂量为8~12 mg/kg。
目前的肌松拮抗剂不能逆转深度神经肌肉阻滞,且存在很多副作用。研究者对评估sugammadex逆转罗库溴铵诱导神经肌肉阻滞安全性和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结果显示,浅神经肌肉阻滞给予sugammadex≥2~4 mg/kg,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给予sugammadex≥8~12 mg/kg,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平均≤3 min)。
有2项RCT比较了sugammadex与新斯的明的拮抗效果,结果显示,给予sugammadex 2 mg/kg逆转浅神经肌肉阻滞较新斯的明快16 min(P<0.0001),给予sugammadex 4 mg/kg逆转深度神经肌肉阻滞较新斯的明快47 min(P<0.0001)。
所有研究均未观察到sugammadex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作用不受肥胖影响
美国学者报告,肥胖并不影响sugammadex逆转维库溴铵或罗库溴铵诱导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这在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存病(包括心血管、呼吸道和代谢性疾病等)发病率逐渐增加的今天,显得很有意义。
研究者将Sugammadex相关的Ⅱ和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汇总,比较肥胖患者与非肥胖患者接受sugammadex逆转维库溴铵或罗库溴铵诱导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结果显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平均迅速恢复时间相似,或者恢复时间存在一些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更多优点值得期待
除上述优势外,研究者还报告了sugammadex数项“鼓舞人心”的动物研究结果。
Sugammadex可快速恢复自主呼吸功能。英国学者报告,sugammadex不仅可逆转深度神经肌肉阻滞,还可快速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在“不能插管,不能通气” 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情况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并不能恢复呼吸功能。与此相反,sugammadex通过选择性包裹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使其失效,一旦肌肉功能被sugammadex恢复,呼吸功能也随之恢复。这表明,sugammadex也许在“不能插管,不能通气”的情况下很有用。
Sugammadex不损害上呼吸道开大肌的肌肉活动性。美国学者报告,在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完全恢复后,给予新斯的明可显著降低上呼吸道开大肌的肌肉活动性和潮气量,而给予sugammadex并不影响颏舌肌的肌肉活动性和正常呼吸。因此,在神经肌肉阻滞消失后使用新斯的明可引起部分上呼吸道梗阻,而使用sugammadex则无此危险。
■
专家点评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
Sugammadex通过包裹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分子逆转其肌松效果,它具有其他肌松药拮抗剂所不具备的特性:即可以在给予肌松药短时间内迅速发挥拮抗作用。Sugammadex尤其适用于时间短的小手术,更可作为“既无法插管又无法通气”病例的抢救用药。
麻醉学专业是公认的高风险专业。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近年麻醉相关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平均为1∶100000~1∶300000,发展中国家为1∶5000~1∶10000,一些落后国家甚至更高。一项由法国卫生部全国麻醉重大并发症调查(纳入198103例麻醉病例)发现,术后呼吸抑制(占死亡病例的61%)是该项调查中麻醉相关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而并非大家所猜测的插管困难。由此可见,术后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残留,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危险因素。
新型肌松拮抗药物Sugammadex的上市给麻醉医师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多项研究证明,Sugammadex可以改善术后肌松的恢复,对于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出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
醉大夫
时间:
2012-10-30 01:54
有无副作用,什么时候国内能够普及呀:lol
作者:
圣战
时间:
2012-10-31 23:42
期待!我们中国应该在这些上下功夫钻研,而不是闭门造车在捏造论文,不敢用呀!:victory:
作者:
海晨
时间:
2012-11-1 19:29
是不是针对进口的罗库溴胺才可以用呢?国产得也可以吗?期待早日引入国内。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