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Management):
To be in control or charge of the affairs,……
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见《现代汉语词典》)。
在各类麻醉学专业书籍中,有关“管理”的词汇随处可见,涉及到麻醉的各个阶段和方面。就某种意义而言,麻醉,实质上是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管理过程。麻醉的管理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问。
万丈高楼平地起。牢固而且扎实的基础是任何一个建筑物所不可忽略的,临床麻醉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当我们已经认识到围术期麻醉管理是针对一个生命体的管理时,我们便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尽可能全面学习、了解和掌握我们所面临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手术的特殊情况、以及所应用各种药物的作用性质。
一、麻醉学发展的本身就是不断的细致过程
自从1846年,Morton在教室内公开示范乙醚麻醉以来,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已经翻越了160个年头。浏览当年场景并与当代麻醉相比较,无不令人感叹岁月的飞速、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与人类对事物乃至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过程一样,临床麻醉不断地向着纵深和广袤发展,不断地向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极端延伸。上个世纪的很长时期内,麻醉医师在整个围术期对病人生理功能的了解只能依靠视、触、叩、听和简单的仪器再加以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条件的限制使临床麻醉医师面临危重疑难病例时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麻醉管理的状况与当今不堪相比。尽管如此,大量的麻醉工作者仍然能够深入细致地关注和调控着病人的生理功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临床麻醉和危重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临床需求不满足的愿望的推动,一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不断涌现和改进并完善,使临床医师能更深入、更直接地了解和调控病人的状况;使临床医师能更从容地面临和处理危重疑难病人。从直接与水银血压计或弹簧表相连的简易动脉血压测定装置到小巧灵敏的压力传感器、肺动脉漂浮导管、再到CCO,从开放点滴到挥发罐、电子挥发罐、再到注射式挥发器,从依靠手术野色泽判断到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呼气末CO2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测定、再到组织CO2测量,一系列显著的进步使临床医师对病人信息的观察、对麻醉的控制、对疾病的认识均越来越细致深入。
100多年麻醉学的发展历史,是临床麻醉管理由简到繁、由粗犷到精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过程。实际上,这种细节化管理趋势刚刚开始,还在不断地向麻醉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