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1.JPG (156.5 KB, 下载次数: 212)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3.JPG (186.26 KB, 下载次数: 171)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4.JPG (109.89 KB, 下载次数: 116)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5.JPG (246.92 KB, 下载次数: 141)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6.JPG (224.46 KB, 下载次数: 130)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7.JPG (179.51 KB, 下载次数: 128)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8.JPG (217.86 KB, 下载次数: 118)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9.JPG (155.44 KB, 下载次数: 118)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0.JPG (117.33 KB, 下载次数: 125)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2.JPG (160.96 KB, 下载次数: 105)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1.JPG (198.6 KB, 下载次数: 148)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3.JPG (203.34 KB, 下载次数: 128)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4.JPG (140.21 KB, 下载次数: 104)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5.JPG (248.98 KB, 下载次数: 117)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6.JPG (208.46 KB, 下载次数: 133)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7.JPG (230.02 KB, 下载次数: 161)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8.JPG (195.69 KB, 下载次数: 124)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20.JPG (169.88 KB, 下载次数: 136)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19.JPG (196.17 KB, 下载次数: 115)
2013-9-1 21:16 上传
幻灯片21.JPG (255.11 KB, 下载次数: 108)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2.JPG (205.33 KB, 下载次数: 124)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3.JPG (172.25 KB, 下载次数: 111)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4.JPG (235.05 KB, 下载次数: 115)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5.JPG (230.48 KB, 下载次数: 132)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6.JPG (188.49 KB, 下载次数: 107)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7.JPG (274.56 KB, 下载次数: 122)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8.JPG (189.68 KB, 下载次数: 110)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29.JPG (276.77 KB, 下载次数: 105)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0.JPG (248.67 KB, 下载次数: 114)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1.JPG (163.06 KB, 下载次数: 120)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2.JPG (195.63 KB, 下载次数: 88)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3.JPG (192.88 KB, 下载次数: 107)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4.JPG (177.88 KB, 下载次数: 95)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5.JPG (161.69 KB, 下载次数: 100)
2013-9-1 21:19 上传
幻灯片36.JPG (103.03 KB, 下载次数: 83)
2013-9-1 21:19 上传
学习了,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病人也有区别,总之,我用不太好,都说苏醒快,但我的病人老是不醒,现在我一般还是TIVA, |
①
记住两个washout!
②
维持底线的MAC(0.8),
③
聪明的应用血/气和油/气概念
④
重视油/气分配系数、聪明地使用N2O
⑤
吸入麻醉后躁动一般多因为清醒不够或/镇痛不足,而吸入麻醉并非罪魁祸首
⑥
吸入麻醉导致POCD有争议,还处于研究中的话题
⑦
吸入麻醉有心肌保护作用
⑧
整合静脉和吸入的优势,Hybrid全身麻醉
⑨
VIMA 不是TIVA的敌人
很精彩的讲座!想请问一下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复合时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如何计算才能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呢?比如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另外肌松药的应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谢谢!
谢谢。
术中维持,在协和,我们如果使用吸入麻醉就不会使用静脉麻醉,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两者不同时使用。当使用吸入维持MAC 0.8或者以上,此时静脉异丙酚的目的是什么呢;反之,TIVA维持BIS 60以下,此时再使用吸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术中的麻醉维持使用吸入或者异丙酚目的是让病人没有记忆,如果有深度监测,麻醉就可以明明白白的实施,而吸入的优势是在于省去了这种麻醉深度监测的必要。患者术中的镇痛的需要由镇痛药去完成;肌松的需要由肌松药物去完成。
肌松药物我们一般常规使用。如果不使用,外科医生不满意,我们麻醉医生也不满意,因为如果不使用肌松药,代价就是被迫使用很多的全麻药物或者/和镇痛药物。这样病人醒得未必好,而肌松药物是可以拮抗的。
吸入麻醉后躁动一般多因为清醒不够或/镇痛不足,而吸入麻醉并非主因。
在心脏麻醉的维持阶段,你们(包括杜克医院)也使用吸入麻醉气体吗?如果使用的话,体外循环机上是否也安装了麻醉气体排放系统以及MAC监测?
谢谢!
在协和是吸入。但是体外循环机没有挥发罐,所以转机前我们会给较大量的Sufen和哌库溴铵。转中会根据情况使用异丙酚泵注(心脏麻醉病人都使用BIS监测)。杜克类似,但是他们机器上有罐,不过用得很少,因为在美国灌注“医生”是technician
吸入麻醉和阿片类的镇痛药对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尤其是癌症患者的术后的免疫功能会有不小的影响,会加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感染的几率,楼主有没有考虑过患者术后的长远影响呢?还有肌松作为全麻中三要素之一并不能被完美镇痛所取代,如果做腔镜手术充二氧化碳气腹的同样需要良好肌松,镇痛不像镇静有BIS,镇痛没有具体的评判指标,目前还只需根据血压心率来判断,如果在镇痛镇静都很深的情况下,肌松不够还要强加镇痛剂的剂量吗?
谢谢提问。很专业的问题啊:) 。
先回答肌松的问题:其实前面也已经回答过了“肌松药物我们一般常规使用。如果不使用,外科医生不满意,我们麻醉医生也不满意,因为如果不使用肌松药,代价就是被迫使用很多的全麻药物或者/和镇痛药物。这样病人醒得未必好,而肌松药物是可以拮抗的。”
如何使用镇痛药物?的确比较tricky,在前面我也已经提到过:”维持底线的MAC(0.8);心率与血压的变化,处理原因,纠正异常。我一般会通过“三部曲”来实现:调整麻醉深度(但是一定维持底线的MAC)---增加镇痛药物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含容量调整)”
至于免疫影响,这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毫无疑问,麻醉医生应该考虑病人长远的outcome。简要的回答是如同麻醉,特别是吸入麻醉后的POCD一样,still under invstigation。至少目前的临床实践没有因之而改变。我曾经写过一篇综述“朱斌 叶铁虎. 麻醉及镇痛药物对ICU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4, 11(6):433-435”,里面曾经提到“异丙酚在临床相关浓度下,异丙酚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呼吸爆发以及杀菌活力。……..”所以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更倾向认为是个学术问题,而非临床问题,至少目前临床没有因之而改变。
QQ图片20131022212341.jpg (214.85 KB, 下载次数: 10)
2013-10-22 21:24 上传
请问一下楼主什么时候才是潮气量法里说到的足够的麻醉深度呢?我们一般是用SEVO在术中维持,诱导还是用静脉,手术结束前20分钟左右追加镇痛药,停吸入后用低流量法洗出,很少有病人燥动的.请问一下楼主什么时候才是潮气量法里说到的足够的麻醉深度呢?我们一般是用SEVO在术中维持,诱导还是用静脉,手术结束前20分钟左右追加镇痛药,停吸入后用低流量法洗出,很少有病人燥动的.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