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谈谈正宗狮峰龙井那些 [打印本页]

作者: zbh18919754458    时间: 2013-11-28 12:13
标题: 谈谈正宗狮峰龙井那些
本帖最后由 zbh138082 于 2017-4-27 20:27 编辑

作为一个龙井女婿已经是第二年了,也和大家谈谈有关茶叶的事情,同时为大家实时展现一个茶农一天的生活。
由于有朋友委托我买狮峰龙井,早上六点多,我和老婆一早就带上小孩,开车赶往丈人家了。到家一看真是热闹啊,家里的空地上到处都是茶叶正在晒青,老丈人,正在门口炒茶,家里一共请了10个采茶女工,已经去高山采茶了,一家人的工作分工还是很明确的,丈母娘负责给采茶工买菜烧饭,丈人就专心负责炒茶,我和老婆就专业跑腿干杂活,烧开水,包茶叶,寄快递,招呼客人,顺带要看住小孩子,奶奶负责引导老客户停车,带他们过来。
转眼到了中午,我们已经接待2波客人,同事委托要买的茶叶一共3斤也已经包装好,还对茶叶进行了晒青,作为一个门外汉,在这一年时间里总算也学了点,把采摘来的茶叶小心翼翼的放入圆形的茶盘中,在阴凉处进行晒青。
这些活干完后,发觉家里水果零食不够了,还骑了辆共享单车,火速赶往山下些水果零食回来招呼客人。
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终于能吃饭了,一连吃了2碗,胃口不错,看来劳动真是光荣啊。
六点半,采茶工回家了,浑身都是汗味,坐下来开始大碗的吃饭。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茶农们最忙的季节,不管采茶的炒茶的都是一刻不得停息,丈人晚上12点了还在炒茶。

几点感触和建议:
关于采茶的艰辛,老是有同学和同事觉得我们两夫妻住在龙井,有茶山,有优美的景色,有大房子,觉得茶叶生意做得轻松,茶叶价格也卖的非常的贵,各种羡慕啊,其实他们只看见了茶农光鲜的一面,没看见茶农背后的付出和汗水,光炒茶这一个环节,现在能坚持下来的年轻人都没几个,丈人常年炒茶手掌厚度是平常人的两倍,一天的辛勤劳动,大约只能炒制2斤多茶叶,茶农在茶季的睡眠时间一天大约只有4到5个小时,如果要赶着出货的话,连续的通宵也是常有的,如果感冒了也要带病坚持,采茶工的工作更加的辛苦,如果天晴的话被太阳暴晒,下雨的话穿着雨衣还在雨中劳作,我也在雨中陪采茶工采摘过一次茶叶,对于雨中的劳动真是深有感触啊,鞋子衣服都是湿漉漉的,还在泥地中走来走去采茶,头上戴的斗篷都不怎么挡雨,这种湿漉漉的状态要持续一天,晚上六点多才能回家,真是太难受了。
关于茶叶的价格,其实现在市场上热炒的西湖龙井之类的要4000-5000,这个是被茶叶店炒起来的,这个虽然是头茶,品质不错,但是如果认识靠谱的农家,从茶农手中直接买的话只要1000-2000,茶农一般苦于销售渠道,茶叶店就是通过信息渠道不对称这种方式赚取高额差价,一边是消费者对正宗的狮峰龙井有购买的需求,一边是由于茶农无法对接销售渠道,造成了让茶叶中间经销商赚取了大额的利润。
很多人想从茶叶店买到正宗的狮峰龙井,个人感觉非常的难,我也逛过不少茶叶店,其实号称西湖龙井或者是狮峰龙井的都不是正宗的,泡水一喝和自己家采摘的口感差别很大,退一步讲,如果真的能在茶叶店买到真货,价格也必将非常的高,毕竟物以稀为贵么,茶叶店还要再剥削一层。个人建议可以去龙井村实地考察,多去几个茶农家里看看,多泡几杯茶试试,如果不买大不了给个泡茶的钱,多逛多看总是没错的,可以买到心仪的茶叶,作为龙井女婿,这一年来学了些许皮毛,总结了几点给大家参考下,说的不到之处希望大家轻喷啊,
1. 颜色上。一般正宗狮峰龙井并不像普通茶叶那种翠绿色的,而是绿中带黄,颜色显得并不鲜艳,可以说不怎么起眼。
2. 外形上,正宗狮峰龙井的样子个人感觉并不美观,老茶棚茶树采摘的在外形上没有龙井43号好看,外形不怎么规则。


作者: rxjde    时间: 2013-11-28 19:32
楼主所言是实情!!!95年以前就是这样,农村成绩好的初中毕业都选择了考粮校师范卫校!!
作者: xingfeng123    时间: 2013-11-28 20:21
说得好!支持!就是这样的!
作者: 侠医仁心    时间: 2013-11-28 20:50
支持一下。学历不代表能力,中专生也没什么丢人的。曹德旺小学没毕业还亿万富豪呢。
作者: 零度开水    时间: 2013-11-28 21:05
我父亲是60年的,因家境贫寒爷爷奶奶不供读书,眼看着自己一起玩大的笨孩子们读了中专走出去了,那心底是个什么滋味。
社会并没有给予每个人相同的机会,人们的起点本身就不一样,我今天的努力是在父亲肩膀之上的努力。我们向往好的生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甚至渴望在一个群体里永远是最强的。结果或许是不重要了,总有看上去比我们更幸福、幸运的人,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奋斗改变我们的人生。
顶一下楼主。
作者: 散步的风    时间: 2013-11-28 21:27
顶楼主!支持楼主就是支持自己。
作者: 1001    时间: 2013-11-28 21:39
本帖最后由 1001 于 2013-11-29 22:52 编辑

看看招生比例就知道,2009年的本科和1989年的中专是不在一条起跑线的。
1977年:录取27万,报考人数570万,录取率约4.8%。
1989年:实际招生约40万,266万人报考,录取率约15%。
2002年:录取320万人,报名人数527万,录取率约60.9%。
2009年:录取率629万。报名人数1020万,录取率约64.2%。
作者: 流星    时间: 2013-11-28 22:48
·顶一下师弟,我俩一个学校的:lol,我93届的,:handshake,我也搞麻醉,01年考助里、06年考执业医师,后来通过成人专科、本科,12年通过中级,三次考试均一次通过。07年成人本科毕业参加事业单位招考通过,现在某市级专科医院上班。
作者: liqing    时间: 2013-11-28 22:59
90年以后不敢说,至少90年之前中专很厉害。我是87年初中毕业,在县城的一中上学,班里有三个前十名的考中专都没有考上,因为当时报考中专和高中只能选一个,他们只能选择了复读继续考中专。
作者: 流星    时间: 2013-11-28 23:06
我的运气好像比师弟好一点,其中的艰辛。。。。。男儿有泪不轻弹。。。。。。
作者: 陈友友    时间: 2013-11-28 23:37
本帖最后由 陈友友 于 2013-11-28 23:39 编辑

:handshake我也是中专生.
作者: xryyzjg    时间: 2013-11-29 10:16
回复 12# 陈友友


    我也是中专生。
作者: 美人如剑    时间: 2013-11-29 13:29
是呀,听我大姐说,当年和她一起读初中的人:成绩最好的一批,上了中专,现在在城镇教书;稍差一点的,上了黄冈中学,现在大部分在美国;再稍差点,读了县一中(我姐就是,大部分人读了大学),现在一线大城市;再差点的,读了县二中(大部分没上大学),现在都是自己做生意;成绩最差的,没有上高中,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基本都是家乡的小老板,日子过得很滋润。综合来看,现在混得最差的,还是当初大家都羡慕的吃“商品粮”的那批人。
你说是风水轮流转,还是时势造英雄,还是国家政策改变个人命运!
作者: qinmuwei    时间: 2013-11-29 16:45
我也是中专的,中专的学麻醉也有一部份人哦
作者: 黄远峰    时间: 2013-11-29 17:18
93届岳阳卫校中专,97毕业.02年麻醉科主任,县医院不好干死中求生,别有风景。加油,兄弟。
作者: 麻醉乙醚    时间: 2013-11-29 22:41
我是88大专生,记得我们县包括中专录取率《10%;现在在一二甲医院搞麻醉,感觉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资质平平,学习与吃苦精神都不行!
作者: 海天飞扬    时间: 2013-11-30 11:02
楼主是安徽六安的么  现在在六安工作你么
作者: 无影灯背后    时间: 2013-11-30 11:39
顶一下!说得非常现实!不是说中专生不好!社会穷人家的孩子也比较多!我也是其中一个!也是通过上中专凭自己努力一步步取得成人本科麻醉!今年过了中级!我才29岁!也比较年轻一点!但是社会上特别在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歧视成人学历!现在的社会是靠学历吃饭或是靠关系吃饭或是靠能力吃饭!我想人们自有定论!特别在人命关天的医疗行业!我非常赞同楼主的感受!
作者: 无影灯背后    时间: 2013-11-30 11:39
顶一下!说得非常现实!不是说中专生不好!社会穷人家的孩子也比较多!我也是其中一个!也是通过上中专凭自己努力一步步取得成人本科麻醉!今年过了中级!我才29岁!也比较年轻一点!但是社会上特别在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歧视成人学历!现在的社会是靠学历吃饭或是靠关系吃饭或是靠能力吃饭!我想人们自有定论!特别在人命关天的医疗行业!我非常赞同楼主的感受!
作者: 肖梅    时间: 2013-11-30 12:58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别管人家怎么看,自己能胜任工作、救死扶伤就行了。也许不很合适的说一句:高尔基不是也没读过大学吗?
作者: 无影灯背后    时间: 2013-11-30 16:09
中国的麻醉师是医疗从业者中的弱势群体!压力大!风险高!地位待遇远低于同行其他医务者! 卫生部撤了!没有人去哭泣和拍照留恋!而铁道部合并了就有人去流泪和拍照留恋!这一切为什么了?卫生部黄部长在回答”网络上十问部长“!这一切又说明了什么??全体医务工作者都可以去看看!!在中国医患关系这样紧张这一切都是我们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吗?在中国出现严重的杀医务人员(中国特色)这也只有中国才出现吧!!卫生部为医务人员做了什么??在国外医务人员受人尊重而高尚的职业!在中国目前来说完全相反一样!!报道:医务人员拿回扣等事件!!这一系列的背后暴露医疗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暴露出体制不健全!反问医务人员为什么冒风险拿回扣!是因为:中国医生待遇低!风险大!加上人生安全目前得不到保障!!(可叹)!当然制度的完善!重点:需要相关部门多做工作!现在中国目前的医疗体制决定了!“科室经济效益决定科室发展命运!”而中国特色的麻醉行业:风险大!投入低!经济效益低!由于历史原因使中国特色的麻醉科建设落后与其他国家的麻醉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麻醉界的大佬们时刻提出与国际接轨!到头来就是(基层麻醉科)建设越来越与国际脱节(因为:麻醉科与相关科室如ICU、疼痛科相分离)!不知道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在制定科室发展规划是什么样水平!麻醉科建设与相关科室分离ICU及疼痛科相互独立!主要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好多科室都在竞争!这不利于科室发展和建设!这样中国基层医院麻醉科建设可能始终不可能与国际麻醉行业接轨!那么中国的麻醉行业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境地呢??基层医院麻醉科的收费(风险与收入不相匹配)低廉!麻醉科的医师只能呆在麻醉科手术室工作!在基层医院”经济效益决定科室命运和待遇“这是非常现实的事实!由于基层医院麻醉科收费低(如在日本麻醉收费高致使在日本门诊无痛胃肠镜基本没什么开展)造成基层医院麻醉科:不受重视!没有发展前途及基金!地位低!风险大!收入更低!(相比临床医师收入广泛来说麻醉医师收入太可怜了)!以至于好多医生不想从事麻醉工作!这是中国麻醉行业的悲哀!(麻醉医师麻醉久了!技术水平基本就在那里!特别在基层医院!)在国内麻醉师收入在医疗行业来说真的可怜!因为临床医师的灰色收入多(这也是中国医疗环境和改革的失败的产物)!麻醉科不受重视!麻醉科发展不平衡!麻醉科地位低!麻醉科医师收入低!麻醉师生存及生活艰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光靠我们提高麻醉技术及技能!在一方面是可以提高一点麻醉师的地位然而始终不能提高麻醉医师的待遇因为麻醉科自从与相关ICU及疼痛科等独立后特别在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医院发展中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好多领导不重视是其麻醉科不受重视的根源所在!麻醉师需要生活!不说与国外麻醉师的收入相媲美至少要能让麻醉师生活没多大压力!如果麻醉科医师的收入能和风险付出相适应那么麻醉科后继会有更多年轻人才!麻醉医师地位才会逐步提高!麻醉科经济效益明显了麻醉科的发展才会更好因为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科室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室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以及科室发展的快慢、高低!微微建议:1、国家政策的支持丰富和发展麻醉科建设(如:麻醉与ICU及疼痛科互为一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与国际麻醉相接轨)2、适当提高麻醉科的收费(风险与收费相匹配)3、在国家政策和医疗环境中的改革杜绝灰色收入使医务人员差距不要那么明显
作者: sunshine_lzy    时间: 2013-11-30 19:14
啊!我其实蛮惊讶的,原来那个年代的政策是这样啊!
作者: huaiqiliang    时间: 2013-11-30 22:26
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我也是中专生。
作者: 萍踪侠影    时间: 2013-11-30 22:58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楼主很棒,顶一个!
作者: 醉大夫    时间: 2013-12-1 09:09
我们科里6个麻醉大夫,有5个都是中专:handshake
作者: 朱晓军    时间: 2013-12-1 11:24
过去的老中专生现在很多是县乡基层医院的中流砥柱。虽然文凭低,但只要努力,总会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人们的尊重。如果文凭不如人,技术、水平再不如人,受人轻视也是难免的了。我是92年毕业的中专医士班毕业,我的很多同学都在乡镇卫生院做院长、副院长,我本人也在一家二甲医院做麻醉科副主任,201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作者: yone    时间: 2013-12-1 12:31
谁叫你们农村出生:victory:
作者: 流星    时间: 2013-12-1 14:21
32楼主yone讲的是人话吗?我不知道楼主多大年龄?就算你出生城市,难道你保证父亲、爷爷也出生在城市?就是出生城市那能怎样?就高人一等?我不知道你是吃什么食物长大的,要知道大米是农村人在农田种出来的,不是在城市水泥马路能种出来的。我就纳闷这社会肿么了!!!怎么就有这些满嘴喷粪的人出来讲话???
作者: 巫医乐师    时间: 2013-12-1 14:36
高中在重点中学尖子班,成绩中上,84年高中毕业,发挥不佳,家庭原因读中专,87年毕业。88年从事麻醉。我同院师兄为了大专文凭在考自学考试,因为没有对口专业,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15年我后可以晋中级了,又多了个专业考试。有是计算机,英语,继续医学教育。
我真是弄不懂,国家相关职称管理人员是怎么看问题的。高中毕业,成绩差十几二十分,中专大专都是三年,晋升年限是15年和7年,差距至于这么大吗?我们后面三届起都是初中毕业读中专,我们之间就没有差别了?
这是我最后悔的事,为什么当初没有复读一年,悔死了。
作者: ie636    时间: 2013-12-1 20:17
现在想跳槽都不敢,因为现在招聘都要求是大学本科学历,想进城都没人要,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太。。。。。。。。。。。。。
作者: wangjianguo73    时间: 2013-12-1 21:45
深有同感,支持一下。
作者: 老鱼头    时间: 2013-12-1 22:02
呵呵,我是1972年文革后邓小平第一次复出工作当年提出恢复中专教育时的文革后第一批高中毕业进地区卫校读中专的医学生,当年近600名毕业生只优选6名上地区卫校。那可是光荣得很的骄傲呀。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级论文,科研成果奖均有收获。现虽退休但仍立足在麻醉界。学业、事业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明了。但从医一辈子终无悔言!希后来人不要计效个人得失,认真做好自己的学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他人看到你的光彩!!!
作者: 自在人生    时间: 2013-12-2 21:00
80后敬仰一下!!我认识一位师范类的老中专,现在学画画、古汉语之类真的厉害,还一直想考研,不知道成功了没有!!!
作者: 篱笆墙外    时间: 2013-12-2 21:20
支持!各中的辛酸父辈偶然提起,对后人也有很大影响
作者: 学无止境tfc    时间: 2013-12-2 23:37
顶一个。我是92年的农村老中专,明年可以考副高了。一路走来,一直小麻醉一个,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个中辛酸,哎,。。。。
作者: zq8396    时间: 2013-12-3 09:59
支持了,为了病人无怨无悔!
作者: lixiaoyun1985    时间: 2013-12-3 10:37
楼上的大哥大姐们,你们很伟大 ,值得学习和敬仰.
作者: zbh18919754458    时间: 2013-12-3 10:38
谢谢支持!希望第一学历的老中专人,联合起来!老中专联盟QQ群号:303174153
作者: 60532    时间: 2013-12-3 20:00
同感,但是也么必要有那么大的压力
作者: stxiaoqiang    时间: 2013-12-3 21:31
深有同感,本人92年以全校第二成绩进入地区卫校四年制麻醉专业学习,后来通过成人本科教育。现在已取得麻醉学副主任医师职称,一路走来不容易。早生华发。与实际年龄不符。
作者: stxiaoqiang    时间: 2013-12-3 21:39
me too  me too
作者: 天府之国    时间: 2013-12-3 22:51
没错,我初中老师就是中专,他给我讲过他们当年的这段经历,真的是成绩稍差些的才会上高中读大学
作者: 气管插管    时间: 2013-12-3 23:59
我也是中专生,走了很多弯路
作者: 美景    时间: 2013-12-4 10:41
本帖最后由 zhaixin 于 2013-12-4 10:50 编辑

艺谋,别再生孩子啦,拍部老中专生的电影吧!
作者: lgq3992    时间: 2013-12-4 12:29
楼主加油,,,,95年我差点也加入了你的队伍
作者: 张桂平    时间: 2013-12-5 11:52
支持楼主:handshake
作者: 董大龙    时间: 2013-12-5 19:48
很佩服老中专们,如果放在现在大学的录取情况,他们考上的至少应该是211大学!我们主任就是老中专,他手底下的那些麻醉本科和研究生都很佩服他,人家就是牛!
作者: xtr0418    时间: 2013-12-5 20:09
顶一下,我也是中专毕业,成人专科已毕业,今年又考了个本科。
作者: 最后的实习生    时间: 2013-12-5 20:36
回复 22# 无影灯背后


    和你一样。呵呵
作者: angina    时间: 2013-12-5 23:03
老职工的学历比不上新来的,能在工资项目里赛得过新同事的似乎就是工龄或者职位职称等等。
要完全体现多劳多得,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担当责任风险大小的差别,是个复杂的问题,
所谓赚钱容易分钱难。
希望大家的单位都能在收入的分配上达到一个比较都能让科室人员接受的平衡点。
作者: zbh18919754458    时间: 2013-12-6 07:33
谢谢麻醉同仁们支持!希望第一学历的老中专人,联合起来!老中专联盟QQ群号:303174153
作者: yaobingshuo    时间: 2013-12-6 09:24
94年初中毕业,在公立医院工作8年后辞职来京,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太难受了,不过现在还好。楼主写的太好了,眼泪哗哗的。支持。
作者: 蓝色情缘    时间: 2013-12-6 14:46
回复 1# zbh138082
医学者的价值就在于沉淀与进步!和学历无关!
作者: 盛夏的酷冰    时间: 2013-12-6 22:51
顶一下!本人也是老中专生,虽然大学文凭不是第一学历,咱是实力派重不觉自卑!
作者: 盛夏的酷冰    时间: 2013-12-6 22:55
顶一下,我也是老中生.虽然第一学历不是大学文凭,但咱是实力派.重来不自卑!
作者: 老蒲    时间: 2013-12-7 10:35
楼主说的都是实情,我我们县里能干的都是那时候的中专生!重庆万州卫校!可惜了那个年代的尖子生,
作者: pzs1018    时间: 2013-12-8 10:21
顶,感觉我们这一届中专生比现在的本科生不差,在一级、二级医院的同学成了单位中坚力量,大部分都是科主任、院长、副院长。
作者: 阳光小麻    时间: 2013-12-9 20:55
我是80年的,是班里的尖子生,却是典型的时代牺牲品,真是无语加无奈。苦不堪言啊苦不堪言。眼下身边最次第一学历都是专科,领导看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好像低人一等似的。楼主发的这个话题可真好,提起这茬真是滔滔不绝。算了,只能认命了。
作者: 少年鸿鹄志    时间: 2013-12-13 21:06
搞临床  并不是搞学历 只要在临床每天干  再学习不会差 谈些当年第一 ///
作者: 孤舟雪原    时间: 2013-12-16 15:00
支持!学历不代表能力。
作者: 笑冰轮    时间: 2013-12-17 16:27
顶楼主,虽然不知道以前的政策是那样的,但身边的同事中有中专的,真的觉得他们业务很厉害,确实觉得能力与文凭关系不大。
作者: wsq787878    时间: 2013-12-21 11:56
哈哈 按兄弟说的我也是一个老中专了 我是93-97中专毕业,99专科毕业,07硕士毕业,从一级甲等医院干到三级甲等,现准备考博。努力,加油,兄弟,无法改变现实,就改变自己,然后适应现实
作者: 悦荷    时间: 2014-1-7 21:29
一言难尽,转眼中专毕业30年了。活到老学到老,吃力不讨好。:time:
作者: jxdyzcp    时间: 2014-11-6 20:16
所言真实,理解万岁

作者: hame78    时间: 2014-12-6 20:10
中专,曾经是家族的荣耀,如今却是一生的痛!无需报怨,不上中专,只能上山砍柴,下地插秧。
作者: 翎翔    时间: 2014-12-29 19:17
支持楼主,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学历不代表一切,加油!
作者: 雷雨leiyu    时间: 2015-1-19 12:48
97年入学中专,02年助理.07年执业。
属于并轨招生试验品一代。
毕业不包分配,自主择业,走分配手续。
分配方向:非国有制企业!!!
麻醉医师,所有公立医院全部不能进。。。。。。
作者: 吴鹏程    时间: 2016-7-16 08:38
你好,我是石婆店人,在叶集从事麻醉,我比你大一点,看到请回复,说不定在一所中学上过呢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