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_419606550.65215.JPG (946.94 KB, 下载次数: 35)
2014-4-19 21:25 上传
TIMG_419606567.22822.JPG (939.95 KB, 下载次数: 35)
2014-4-19 21:25 上传
TIMG_419606968.94536.JPG (1.35 MB, 下载次数: 52)
2014-4-19 21:30 上传
TIMG_419606978.91371.JPG (1.29 MB, 下载次数: 47)
2014-4-19 21:30 上传
TIMG_419606992.32017.JPG (1.82 MB, 下载次数: 50)
2014-4-19 21:30 上传
热烈祝贺王景阳教授与吴新民教授荣获第八届新晨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该奖旨在表彰长期为中国麻醉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最优秀的医师代表,展示当代麻醉学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弘扬我国麻醉学医师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我国麻醉学医师队伍的行业建设和麻醉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2014年4月19日,在隆重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大会开幕式上,著名麻醉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开拓者,全军麻醉奠基人之一王景阳老教授以及英国皇家麻醉院名誉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吴新民教授被授予第八届“新晨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联合为两位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杯。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该奖旨在表彰长期为中国麻醉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最优秀的医师代表,展示当代麻醉学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弘扬我国麻醉学医师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我国麻醉学医师队伍的行业建设和麻醉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王景阳教授介绍
image001.jpg (37.18 KB, 下载次数: 45) 2014-4-21 09:33 上传 有这样一位医者,德艺双馨,为麻醉事业无私奉献了65个春秋;有这样一位老者,无怨无悔,以93岁高龄坚守在麻醉第一线上。 上个世纪解放初期,百业待兴,麻醉专业的条件尤为简陋,他敢为人先,以解决病人痛苦为己任,努力为麻醉创造和改善条件。50年代,他亲自动手将抽血用粗针头改制成硬膜外穿刺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持续硬膜外麻醉。60年代,他开展了闭胸体外循环深低温实验研究,在深低温(15℃)麻醉下成功配合完成我国第一例球型二尖瓣置换术。同年代,他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空气麻醉机——106型空气麻醉机,在赴非洲医疗队、边远农村地区的急救与麻醉,以及唐山大地震的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70年代,他开展了与手术麻醉密切相关的输血工作,并研制了“简易自体血回输器”。80 年代,他在国内首先采用经皮气管内高频通气,并成功研制通气喉镜,使安全气管内插管时间从2 min延长到6 min…… 他的事迹不胜枚举,他的成就万人传颂,铸人生楷模,树学界典范,他,就是全军麻醉奠基人之一,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的开拓者,王景阳教授。 吴新民教授
image002.jpg (32.9 KB, 下载次数: 51) 2014-4-21 09:34 上传 作为中国麻醉界的先驱者,吴新民教授最早在国内推广应用了靶控输注和持续输注半衰期等静脉麻醉的最新技术和理论,率先应用麻醉信息自动化管理、麻醉自动控制给药系统;在国内率先开展分娩镇痛研究并实现分娩镇痛规范化、规模化。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委期间,吴新民教授组织撰写了21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共识和指南,并编写了《临床操作技术规范麻醉学分册》等,使我国临床麻醉有章可循,对病人的麻醉处置有据可查,为我国临床麻醉的标准化、规范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1 年,鉴于吴新民教授对麻醉学学科发展及中外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英国皇家麻醉学院授予吴新民教授“名誉院士”的称号,这不仅是对吴新民教授本人在国际麻醉界成就的肯定,也是我国麻醉学国际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的表现。
作者: niezhiwei007 时间: 2014-4-24 16:43
:handshake回复 1# 论坛助手
作者: niezhiwei007 时间: 2014-4-24 16:44
回复 2# 论坛助手
恭喜恭喜
作者: bird111 时间: 2014-4-26 11:44
吴老晦人不倦,得此殊荣众望所归。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