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从一个老医生的角度主观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很遗憾,我必须... [打印本页]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14-9-8 12:52
标题: 从一个老医生的角度主观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很遗憾,我必须...
从一个老医生的角度主观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很遗憾,我必须用一个马甲来保护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朋友和同事。所以所谓公开、公正、公平、自由的交流平台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包括在新青年麻醉论坛。我工作几十年,发现一个问题,在专业领域内,常常都是一些自诩为行业大佬的人,或者比较自负的人,唱主角。不管在网络里面,还是在一些学术会议,甚至年会上。
  那些思维活跃、敢于在思维上突破“禁区”的年轻人,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把他们所想的、想要了解的问题表达出来。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我常常回想刚刚做医生那会儿,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对的,谁知道10年左右的时间,好多东西又被新的东西取代,也才发现以前觉得对的东西,从根上都是错误的。所以我希望,我们老一辈的医生,不要站在行业翘楚的位置上,来做这个事业。相反,我希望我们老一辈的医生,在给予年轻人经验医学的同时,要同年轻人一起进步发展。
  我加入了新青年麻醉论坛的一个QQ群,正好看到几位朋友在讨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事情。我很遗憾的说,我们的老医生站在一个道德高度或者是行业高度来看这个问题,而我们的年轻医生站在一个生存的低度来经历这个问题。从出发点来说都无口厚非,我必须要表扬年轻人敢于把观点讲出来,而我要批评的是我们的老医生凭借自己已经是中级职称说了一些很没有底线的话。特别遗憾!这几位中级职称的同行,心电图,室上速和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都没能识别出来。也许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但是这不是能说一些没底线话语的理由。以前我是不太会识别心电图的,我的一个学生,刚刚大学毕业来到我这里,小伙子特别会看心电图。于是我让他给全科室的老师讲心电图,结果我也顺带着学会这个看似复杂,实际也不难的技能。如今的年轻人,不是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样蔽塞了,他们懂得用网络资源、手机软件、免费服务平台....来丰富和提高自己。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有点老、有点固执的老医生,没有的优势。他们接触的信息领域甚至远在我们之上,只是我们更多时候比较强势,没有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我允许我科室里面的年轻人,每天给我讲一个他们看到的新的观点,甚至他们觉得错误的东西。这一俩年来,我发现科室不管是教学还是临床工作都顺利不少。我们的上级医生也常常会向年轻人请教问题,大家互有收获。我这样一个老医生,也从中收获很多。我想告诉大家,年轻人远比我们想象的优秀!
  这几年,我们国内有好几个医院,不一一点了。花了很多心思来促成了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我一直都比较中立,这几年我接触的年轻人渐渐多起来,同他们交流之后,我个人觉得这个东西实在是步子迈的过于大了,以至于我很担心我们的医学事业,没有了新的活力,死水一潭。
  我要说这个事情:第一,年轻人很无辜,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第二,强扭的瓜不甜,未来会有“报应”。第三,本罪在我们这些老医生,不在年轻人。
年轻人很无辜,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
  回想我那时候刚刚进入医院工作,确实很“乱”的,弄不明白的东西,自己摸索着干。后来渐渐的才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认为合理的临床工作原则。很幸运,没发生大的过错。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数其实都很“正规”,做很多事情都会请示带教老师。通过实习、通过一年的见习工作,通过执业考试,其实胜任简单的工作已经没什么大的问题。我们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是要统一全国医疗水准,解决医疗中的不合理甚至很多“乱”的做法。从个人的实际接触来讲,全国医疗水准做不到一个统一,这是我们国家的现状决定的,有点像先富带不动后富。另外医疗中的不合理,其实是我们这一辈的医生带进来的陋习,包括回扣、提成....以及其他,我不得不说带给我们收入的同时,间接损害了年轻人如今的利益,因为面对医疗现状的更多的是他们。我参观过一些大佬的操作,以及他们的培训,说句实在话,一些操作也是很不规范的,我见到很多年轻人都是疲惫不堪,身上少有活力。很遗憾,他们只能认命,也很遗憾,我们这样一群老医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和片面。其实在医疗中“乱”来的医生,更多的是我们的“老”医生,也包括我本人。可以这样讲,我们经验丰富,敢于尝试,能够承担一些风险。而年轻人,其实是承担不起风险的,对于自己人生的考虑,他们更注重安全,更重视原则性。这方面他们甚至比我们更规范更小心翼翼。硬要把这些行业难以实现的“中国梦”一样的未来,不合理,“乱”操作....都放到年轻人身上,我个人觉得是不负责任,甚至推卸责任的做法。年轻人,很无辜。又特别是那些喜欢做医生,把它当做一个理想在实现的孩子。我们老一辈考虑问题,确实太片面,以前我们很艰辛很辛苦,既然现在有机会让年轻人活的容易一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一点,他们就是我们的好孩子。
强扭的瓜不甜,未来会有“报应”。
  这个标题,写的好像有点重。但是当我私下询问了,我的几个年轻人之后,我觉的分量还有点轻。一般的住院医师,是要经历初级阶段,住院总值班医师,进修学习,最后参加考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级职称医师。我觉得汗颜,仔细想想自己的经历其实都算不上合格,更别说一路走来副高的评定,正高的评定。我不得不承认,职称评定是有机可乘的,包括我自己和身边的人。如果从内心讲一句实在话,我倒是觉得我们这一群老医生,才是最需要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如今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从学习能力来讲比我们强,我们常常指责的是他们看重“钱”。而不考虑医生行业的特殊性。我希望我的各位同行、各位大佬们,换位思考一下,让我们自己也来一次规范化培训,把家庭放一边,3-5年,基本上抹去所有不健康的收入,把自己当做年轻人,过一段他们的生活,应该就能互相理解了吧。从事实来讲,我们这样一群老医生,除了经验丰富之外,很多方面也不如年轻人。如果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推出一个制度,我想一定是取消职称制度,还原真实的医疗水平。各位朋友怎么看这个制度?会不会同意?
  有好几个年轻人,这样告诉我:“老师,我们这几年过得像牲畜,熬过之后我们要加倍拿回来。”我很担心,这种带着情绪留下来的医生,未来会做出什么样的事业。我们那时候没有专门做这种培训,到今天我手下的同事们也能规范的操作和进行临床工作,事实证明规范不规范在于一个团队的态度。而不在于得不到真心的培训上面。如果培训了一群带着情绪的医生出来,未来的他们会是怎样?我很痛心,我们抑制了年轻人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方式,把他们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模样。经过多年的思考,我不觉得我整个医疗生涯做对了多少事。我只是到今天突然能理解年轻人了,而觉得心里舒畅。
本罪在我们这些老医生,不在年轻人。
  有几个瞬间,我特别想点几个大佬或是同行的名字批评一下。想一想,我身边还有一些年轻人,需要保护。过几年退休了,淡出来了,也许就不想做这个事情了。或者到那个时候再做这个事情。整个医疗几十年,我们这样一群人都做过什么?那时候我们连执业医都不用考,毕业就发给我们。那时候我们连手术都不太会做,边看边做。那时候,我们一样生活艰难,靠着一些灰色收入改善生活。经过这么多年,我们自己的医疗工作已经越来越好,我们是否也问问自己,这样子对待年轻人是不是合适?学习、提高本来有很多种方法,我们也曾通过学习、交流、进修....不断完善自己。为什么年轻人不可以?其实他们选择当一名医生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和支持,经济和学习机会都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很遗憾,我们当中有特别多的人,喜欢名誉,喜欢权势,喜欢附庸...我只是希望大家,再三思三思,再考虑考虑。前几年,我对此事的态度是再看看,再了解了解。现在,我对此事的态度是,再慎重,不强求。一直喊着做这个培训的人,其实都是不需要做培训的人,这其实就很讽刺。
  我现在过的挺好的了,我总感觉,我有义务让身边的同事,年轻人都过的好。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在临床实力上。现在业界的做法,确实有点不合适。各位想想,你们还有我,都是不愁衣食,生活保障,简单说来就是没有经济压力的一个群体。我们不是为了什么“中国梦”,我们只是为了做好临床工作,然后回家同家人愉快生活。
  以上文字,我让一个年轻人帮助整理,已经由我自己看过。能准确表达我的想法。这个可爱的年轻人,一直在哭,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让他如此激动。他告诉我:“老师,我们这几十个人,敬重您!”
  各位同行中秋快乐,阖家安康! 年轻人,别忘了给你们的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作者: xzq2005    时间: 2014-9-8 21:04
各位同行中秋快乐,阖家安康
作者: 小v    时间: 2014-9-8 21:10
各位中秋快乐!

作者: 翎翔    时间: 2014-9-8 21:18
中秋节快乐!

作者: selnpng    时间: 2014-9-8 21:19
有你这样的好老师真幸运!!中秋快乐!!

作者: woodfen    时间: 2014-9-8 21:22
如果规培出来有很高的收入和地位,苦也值得,可现实并不随人愿!

作者: 花落庭间    时间: 2014-9-8 21:26
终于有老师肯站在年轻一代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新生代考虑一下    而今却又提倡如何尽够孝道   连个人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  谈何容易

作者: einstein1920    时间: 2014-9-8 21:43
我是一名明年将要毕业的博士,规培制度让我很彷徨,硕士毕业,工作两年,毕业后可能还要继续规培,我本真心喜欢热爱的专业,为了生存的现实,我真的要慎重的考虑是否要沿着万劫不复的规培路走下去。

作者: 麻医一脉    时间: 2014-9-8 22:08
需要大家认清现实,学科的大佬们,真的应该给年轻人说说话!

作者: 欧德sun    时间: 2014-9-8 22:14
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作者: L138669200    时间: 2014-9-8 22:19
对于规培让我们一群毕业不久的医学生彷徨,害怕。。。看不见憧憬!!

作者: xujianmazuishi    时间: 2014-9-8 22:21
说的真是不错,工作九年了国家考试~医院考试~各种培训~职称评定各种材料~各种达标,占据了大部分时间,麻醉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处理病人,年轻人经验少,碰到危重病人心理压力必然大,这也可能是很多青中年麻醉医师猝死的原因,年轻医师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又要搞什么培训~~~咳无语了

作者: 黑色2123    时间: 2014-9-9 00:27
理解万岁啊!年轻人需要保护!

作者: 自己人    时间: 2014-9-9 08:46
向老师致敬,鼓掌,,,,,,,,,,,,,,,,,,,,,,,,,,,,,,,,,,,,,,,,,,,,,,,,,,,,,,,,,,,,,,,,,,,,,,,,,,,
作者: 最棒的    时间: 2014-9-9 09:20
我觉得老师说的很对,希望领导们能够看到这些。
作者: 月夜枫    时间: 2014-9-9 14:52
吃饭的往往不是耕田的,耕田的往往不是吃饭的。

作者: 余良鑫    时间: 2014-9-9 15:37
一直喊着做这个培训的人,其实都是不需要做培训的人,这其实就很讽刺,确实是这样,做出一个决定前是否得到充分,公开,公平的讨论,感谢这位前辈!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14-9-9 16:28
我们要培养的是做临床的医生,而不是研究小老鼠的所谓的科学家。现在无论干部选拔,还是教育经历,都过度强调学历学位,而不论实际能力,这是很可怕的。规范化培训要不要?当然要,但是也要考虑年轻人的生存困境,大佬们只强调规培,但没有一个人敢向政府提待遇要求,这就走上邪路了。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应该享受当地医院同等的待遇,除了培训单位要出钱外,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要有专项资金支持规范化培训,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不然规范化培训就是断子绝孙的做法,谁还愿意学医?
作者: chenjianfeng    时间: 2014-9-9 19:01
谢谢这位老师。说出了我们这些明年毕业。明年要规陪的学生的苦衷。我们这有些医院一月规陪生就发1000块工资。别的什么都没有。自己都养不活,谈什么结婚生子。想想都前途暗淡,现在我就有个同学改行做别的了。
作者: 端木轻烟    时间: 2014-9-9 19:10
感动,为了生活,耗不起啊。

作者: ywx613    时间: 2014-9-9 20:11
本帖最后由 ywx613 于 2014-9-9 20:22 编辑

刚毕业工作2个月,1000/月,房租600/月,连身新衣服都买不起,还得向家里要钱

明年才考职医,估计明年年底才能拿到3000的奖金,别说谈恋爱,本院护士都瞧不起我们

听说明年还要全面开展规培,也不知道还能走多远

哎,说多了都是泪
作者: 雨林之光    时间: 2014-9-9 20:22
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作者: 麻辣麻花    时间: 2014-9-9 21:30
感谢老师,说出了年轻医生们的心里话!
作者: ldlemon    时间: 2014-9-9 21:37
老师说的很好,年轻人承担不起风险,要为以后的人生考虑。。
作者: liuqingjun    时间: 2014-9-9 21:47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太了,医疗条件,医疗水平差别太大了,一刀切下来,是规整了,未必合理。楼主说出了太多人的心声。
作者: liuqingjun    时间: 2014-9-9 21:49
难道不是为了政绩!

作者: 小v    时间: 2014-9-9 22:30
记忆中,这是第一个老师站出来说了现实的话。其他老师呢?都不为年轻的我们说几句吗?

作者: 高大麻    时间: 2014-9-9 23:12
看样子像即将参加规培的医生偷换了身份写的。若真是老主任,老医生写的那就真是膜拜了,强烈再加一条,取消科主任领导终身制,3年一竞选,能者上,弱者下。

作者: 寒风袭落叶    时间: 2014-9-9 23:40
难得有这样的老一辈的老师说真话了我要是在您手下,我也会哭

作者: songnande    时间: 2014-9-10 09:48
写的好啊  写出了现实

作者: 孙明祥    时间: 2014-9-10 12:39
规培只是执政者一厢情愿,对我们年轻人一种绑架!

作者: 2007013045    时间: 2014-9-10 16:27
老师,向您致敬!说实话,能如此体谅我们年轻一辈的老前辈不多了…年轻人要多吃苦没错,但我们也是人,也会累,也在为生活苦苦彷徨着…

作者: hezlqd    时间: 2014-9-10 16:41
谢谢老师的理解,如果都像您这样理解,那么即使不参加规范化培训,年轻人一样会努力刻苦的学习!
作者: 零度开水    时间: 2014-9-10 18:54
感谢老师真挚的话语,看过之后也很感动。
作者: 蚂蚁120    时间: 2014-9-10 20:07
我想说的是:老前辈确实真真确确的说出了我们这一辈的年轻医生心声。我也是刚考过执业医师就面对规培。在我所在的医院工作,心里很累!因为我们年轻医生经验很有限以后的路还很长,但对于高风险手术麻醉,上级医师确退缩硬是把我们推到了最前面。希望上级医师还是有所担当。年轻的我们不仅要面对工作的压力还要面对生活,结婚生子。再次感谢这位老师站在我们的角度说出心声,致敬!
作者: 李宁01    时间: 2014-9-10 20:21
对我们这些青年人,规培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
所以一定要权衡利弊
作者: 边佳佳123    时间: 2014-9-10 20:31
今天是教师节 虽然咱们是医生 但在咱们行业也同样称年长者为老师 感谢老师对年轻的关心 祝您教师节快乐
作者: xuwenxue    时间: 2014-9-10 21:07
我也是觉得中国的医生很悲哀.五年本科.工作一年考执业医,像搞竞赛一样百分之十几通过率.规范化考试要等五年才可以考主治.考过了要排队.一般最短7年评主治、长的可能十多年.主治之前生活很困难。
作者: zhqngn    时间: 2014-9-10 21:58
看到这个帖子,很感动。向这位老师致敬。今年刚毕业,只想做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不想为什么职称烦忧。我还是想为了理想工作。
作者: 寻梦人HK    时间: 2014-9-11 00:30
心声啊,伤不起的规陪,一生的路能走多远!
作者: 海市蜃楼    时间: 2014-9-11 12:58
看完后,眼眶湿了。。您说出了我们年轻医生的心里话啊!别的专业的同学在30左右岁已经事业家庭风生水起,而我们不用说结婚生子,就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担负。这样的囧境让我们得有多大的包容心,才能在面对患者的时候能笑得出来!!
作者: genine    时间: 2014-9-11 17:25
有良知的前辈,拜过了;我自己亲身经历过三年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一转眼已经8年了。其中苦乐自知,感谢有前辈能站出来为现如今的小辈说话。
作者: 朱晓军    时间: 2014-9-11 18:45
到了中国,啥东西都变味。东施效颦,她也是爱美的。规陪,主观意愿是好的,不过被歪嘴和尚念经——跑了调。
作者: 蓝色情缘    时间: 2014-9-11 22:07
我想规培本身对于年轻医生成长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战友对此抱有抵触情绪,应该是归结于在此过程中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试想,如果配套以优惠的政策和对应的资金,那还会有这么多战友持抵触情绪么?这是咱们业界内高层们应该思考的东西……

作者: 刘威斌    时间: 2014-9-12 00:15
“强烈鼓噪规培的都是些自己不需要规培的,可笑”

作者: hughersun    时间: 2014-9-12 08:00
高大麻 发表于 2014-9-9 23:12
看样子像即将参加规培的医生偷换了身份写的。若真是老主任,老医生写的那就真是膜拜了,强烈再加一条,取消 ...

说起科主任,满满都是泪,每天喊着年轻人多干点,别想着钱。他妹的自己几百万身家,整天想着玩,能理解我们的苦吗。把我们当牛使

作者: hughersun    时间: 2014-9-12 08:03
蓝色情缘 发表于 2014-9-11 22:07
我想规培本身对于年轻医生成长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战友对此抱有抵触情绪,应该是归结于在此过程中 ...

不出钱把事情办好了,才叫政绩!!!

作者: tlbbjy001    时间: 2014-9-12 16:51
鼻子酸了!好老师!
作者: 09zhlin    时间: 2014-9-13 15:57
"我有义务让身边的同事,年轻人都过的好。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在临床实力上。"这句话太感人了!
作者: love1120    时间: 2014-9-13 21:51
我有义务让身边的同事,年轻人都过的好。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在临床实力上。"就凭这句话我敬重老师!就像我曾经的主任说的,他说他老了,活没有我们年轻人感动好,但是他会为我们承担责任,还会为我们争取我们应得的利益
作者: jyjy529    时间: 2014-9-13 22:32
终于看到不一样的老医生了

作者: honest卡卡    时间: 2014-9-14 00:41
看的真是感动,有这样以为老前辈是您身边年轻人的福气啊
作者: 无所畏惧    时间: 2014-9-14 09:06
年轻人需要应该有新的思想,新的突破,老一辈人应该给年轻人创造思想平台,不要把这些新的思想扼杀在年轻人的脑子里,中国的医学为什么进步慢?这样的老师值得尊敬!顶起
作者: 柳叶刀007    时间: 2014-9-14 21:02
规范是应该的,但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谁都愿意在年青的时候多拉快跑,但你总得给足营养吧。
作者: cdhs999    时间: 2014-9-14 21:53
规培确实有东施效颦之嫌。诚然,我们面对的时生命,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医德和正确的操作,才能确保病员的安全。在其他行业里,就算是集中了科技精英的卫星发射都会有坠落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在教科书中还有众多“病因未明”的医生呢。规培原意是好的,但是操作起来有点变质了,难道我们不经过规培,就不上进学习了?规培变相的是一种免费的运用人力资源~
作者: remi梁    时间: 2014-9-15 17:31
感谢老师能为我们着想,我一个朋友明年研究生毕业赶上全国规陪的热潮,搞不好去的医院还要把他送出来委培,一个月1000块,快三十的人了,别说结婚生子,自己都养不活。不知道我们还要过多久这样的日子。规培固然能让我们快速成长,但没必要非要搞那么苦,连加班费都不给的免费劳动力确实只有强制规培才找得到。
作者: frostleaves    时间: 2014-9-16 20:51
讲得好,鼓掌

作者: charliezc    时间: 2014-9-18 11:10
“现在我是加倍付出,以后我要加倍拿回来”我觉得老师说的这句说的真的挺心酸的

作者: duchuanyu    时间: 2014-9-18 23:54
好老师,真的是好老师,真心的,敬佩!

作者: 麻醉小红帽    时间: 2014-9-19 09:46
鼻子酸酸地,现实很实际,理想很丰满
作者: 想自由    时间: 2014-9-20 09:47
这是现状,慢慢的年轻的变成老的,一成不变的模式,确实挺累人!遇到懂你的领导就珍惜吧,孩纸们。

作者: 景色    时间: 2014-9-24 03:31
必须顶,我也是老医生了,确实如此

作者: xulk737    时间: 2014-9-24 11:23
我们的付出跟我们的收入不成比例,毕业5年还是大头兵一个,工资连自个都养不起,就业环境有那么差,以后学医的会很少,而且工作多少年还在不停的考这啊考那啊!谁受得了!
作者: 呆子    时间: 2014-9-24 14:17
老医生发言,讲得太到位了
作者: 麻醉久了    时间: 2014-9-24 22:35
您真是一位好医生,好老师

作者: belage    时间: 2014-9-27 11:33
现实就是这样

作者: gongxh76213    时间: 2014-9-28 00:15
佩服你的肺腑之言,也许真的是迈的有点大了!
作者: 魏铁钢    时间: 2014-9-28 14:25
如今的年轻人,不是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样蔽塞了,他们懂得用网络资源、手机软件、免费服务平台....来丰富和提高自己。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有点老、有点固执的老医生,没有的优势。
作者: 魏铁钢    时间: 2014-9-28 14:34
以上这一段话说的很明白的,但是有时候可能也就是发泄罢了,就像一个精神病他会说自己有精神病麽?道理是一样的,在某些医院的一些貌似教授却不知进取的人,他们关注点重点已不在专业上了。
作者: 吉祥如意    时间: 2014-10-3 16:18
一个年长的麻醉医师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值得我们的尊重,谢谢老师的理解,也希望有更多的大佬们能想想年青人的生活。
作者: 美人如剑    时间: 2014-10-3 19:25
虽谁不知道你是谁,但十分感谢你!规培归他麻辣隔壁的,一个刚刚大学毕业没考上研究生的本科生,还得给你们做牛做马3年,不结婚了,不买房了,F C K Y。
作者: 动力空    时间: 2014-10-6 21:56
我们很感激前辈的关心
作者: zhang472    时间: 2014-10-8 07:22
谢谢 理解啊!!!知心人啊
作者: czh666    时间: 2014-10-12 10:33
难道我们不经过规培,就不上进学习了?规培变相的是一种免费的运用人力资源~
作者: 满天    时间: 2014-10-12 22:01
写的好啊   中国特色
作者: 奇葩    时间: 2015-2-25 14:00
讲的都有道理,实际还是背道而驰。若干年后,再来矫枉过正。其实就一直绞不正了!各行各业均是如此!比如,房地产、食品安全……孩子们,再多坚持坚持,可能就好过了。要是仍然过不好,别学坏了。

作者: 稻草77    时间: 2015-3-31 22:08
就是,14级的研究生才苦,三年研究生不规陪,出来还要做免费劳动力2年,等到自己能独立了,才发现原来赚的就那么点钱,苦!
作者: feidi1028    时间: 2015-9-9 01:32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步伐迈得太大,往往容易跌倒,就像中国历史“大跃进”!
     我们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那么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麻醉才对啊,为什么非要完全照搬西方呢!
作者: zl1986    时间: 2015-9-11 18:43
向老师致敬。

作者: weixiao0401    时间: 2015-11-19 21:20
规培?其实就是免费劳动力罢了。你想让大家提高技术,这个想法很好啊,我们愿意学技术,可这应该是保证大家的经济收入基础上啊,每人3万,还包括给医院的那部分,应发到手里的本来就不多,有些地方(规培医院)还从中做手脚,少发或不发!!!太黑心了!!!领导们,你们已经很有钱了,何苦为难我们这些孩子!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