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小儿麻醉体验 [打印本页]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5-17 07:46
标题: 小儿麻醉体验
本帖最后由 cqxdeer88 于 2009-5-17 07:48 编辑
一个小女孩,6岁,哭着进了手术室
股骨干骨折问及,说是同学推的,看来这学校要倒霉了,那个肇事的孩子家长也要愁死了。
小女孩很可爱,小大人(下文中小女孩G,girl代替,我M,me代替 )
G:(紧张)叔叔,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
M:(天!这个问题,是干我们这行最无法回答的问题了,为了让孩子不再哭)可以。
M:等会要打针,会比较疼,你要勇敢,不能哭啊,要做勇敢的孩子哦!
G:(沉默了一会)叔叔,那我打针的时候可以哭吗?
M:无语......可以哭,但是打上了就不能哭了。
G:(泪眼汪汪)叔叔,可不可以不开刀?
M:不开刀怎么好呢?
G:(哇哇大哭)刚才妈妈说不要开刀的
M:乖乖!不能哭了,哭了腿更疼了啊
G:(沉默,两只眼睛不停的看着周围)连接好所有的监护,开始准备麻醉
M:小乖乖,吸点氧气啊。
G:不要!难闻,我不吸!开始哭闹,我也开始推药。
M:不吸不行,吸了这个可以见到懒洋洋(《喜洋洋与灰太郎》中的一个角色,我比较喜欢,哈哈)
哄孩子,本人总结如下:首先一定要设法让他靠近你,然后就可以进行美言攻击诱惑等等
学龄前的用天线宝宝,男女不限
12岁前,火影忍者,限男性;女孩比较老实,一般让听话就听话了来自农村的孩子,一般用些孙悟空,奥特曼。近来喜洋洋与灰太郎比较火热,一般孩子来了,都比较好用。
G开始迷糊了,口中还念叨着懒洋洋... 迅速抱上手术床,加大药量,打掉呼吸,迅速插管,打到机控呼吸,听呼吸音,固定气管插管。
.....
作者: 华西小卒 时间: 2009-5-17 10:29
楼主开了小儿麻醉地盘啊,多介绍下你的心得,搬凳子前排坐拉
作者: 鸠山之子 时间: 2009-5-17 11:41
楼主高手!我会对学龄的小孩说,表现好不哭,叫老师奖大红花,或者问和哪些同学好玩之类,分散注意力。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5-17 12:25
不仅仅是小儿管用
我做过一个精神病剖宫产的病人,本来是可以顺产,病人死活不让消毒
接到手术室 这下我头一下大了 怎么办呢?液体都不让扎,硬膜外就崩想了,局麻?全麻?
最后想了想还是用精神分离法,跟患者聊天,同时摆体位 穿刺 开通静脉通道
既然战友们喜欢我下面简单回忆一下 H(患妇) M (我)
入手术室,H很激动,大叫肚子疼 什么都不让人动她
M:你好,能够听到我说话么?
H:(镇定了一下)你是谁?
M:我是医生,你现在肚子疼么?能不能让我们帮你看看?
H:(很诧异看着我,同时摸了摸自己争大的肚皮)
M:你先侧着睡,等一会儿就不疼了,相信我!(几个人小心帮摆体位)
M:你喜欢MM还是DD?
H:我喜欢MM(开始进入状态了)
M:那你喜欢什么样的MM呢?可爱的?调皮的?漂亮的?(开始扎液体,消毒铺巾)
H:我喜欢长发型的,听话的乖乖的...(很享受的样子,不过扎液体的时候还是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M:哦!跟你一样,那么漂亮?那你得坚持一下哦,等我们在你背上轻轻地打个小针,MM就不疼了,一定不要动啊,要不肚子里MM也不听话了
H:(很配合)恩(不过局麻药的时候还是想用手去抓针,我们有人看着)
M:一会儿就没事了啊,你要听话撒,要给MM宝宝做个好榜样?(同时穿刺 置管)
H:(沉默)
M:你为什么喜欢MM?
H:(又开始兴奋起来)MM乖....(摆正体位)
给药 试下平面 迅速取小孩 后给镇静药
(完事后想想自己哪是医生?)
作者: xiaoxiaoma 时间: 2009-5-17 12:41
麻醉工作的本质是保证患者的无痛和安全,心理抚慰很多时候能起到麻醉药物无法达到的作用,对战友的心理抚慰艺术表示钦佩,期待更多的佳作,谢谢!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5-17 13:01
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好例子,再讲一个7岁的小男孩做左斜疝高位结扎手术(硬膜外麻醉,08年8月11号的病例,因为我每天做什么手术都记录下来了,在一个小本子上面)
术前访视病人就跟他接近了,叫他要勇敢啊,什么好话都说尽了
不过入手术室后还是大叫:妈妈,我要妈妈...那个叫的凄惨!下面是3个人的对话(男孩 B(BOY) 护士(H) 我(M) )
B:(很恐惧,已经哭的没眼泪了,哽咽着)妈妈,我要妈妈...
M:小帅哥,不记得昨天你跟叔叔保证什么来着,大男人了还哭鼻子,你羞不羞?(B好象有点反映,不叫了)
H:乖乖,不哭了,勇敢点撒,等哈我们就去叫妈妈进来
M:这样多好的嘛,大男人不哭的,看看护士姐姐对你多好,那么多人陪着你
B:(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不说话)
M:这样多乖嘛,现在上学没有啊?
B:我一年级大班了(已经进入状态了,好现象)
H:都上一年级了,好能干哦!(开始准备扎液体)
B:我去年数学考了96分,语文考了XX分..(声音夹杂哽咽声,特别真实可爱)
M:哇!考那么高,叔叔小时候都没你能干
B:(咧开嘴笑了)其实我还可以考好的...
H:(要扎液体)小乖乖,姐姐在你手上找虫虫,不要动啊
B:(意识要扎针,死活不让)不打针我不打针
M:刚才都说自己男子汗的嘛,怎么现在又不怕羞了,胡说姐姐不是打针,在帮你找虫虫,虫虫不抓跑,就会跑到你肚子里去的哦
H:姐姐拿很小的东西把它抓出来,乖乖不要动(开始扎,还好一次成功)
B:还是啊一声叫出来
H:我说没事吧,现在虫虫抓出来了(把留置针头给他看)看这么大,爬到肚子里去可不好了
B:很奇怪看留置针头
M迅速给KTM35MG 后(B眼睛咕噜骨碌转起)
摆体位 穿刺 置管 试平面(无提睾反射既可)
.....(感觉做麻醉真的不容易)
作者: shuyalemon 时间: 2009-5-18 21:15
楼住简直就是神人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5-21 02:47
这是今年3月18号夜班的一儿科抢救插管病例(多次插管),涉及到心肺复苏跟个科室交流情况,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先谢了!
4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我会诊的时候医生给我诊断,现在姑且不谈这个,现在主要是插管的问题)
1天前有过呼吸停跳抢救插管病史,拔除气管后不能够维持,SPO2 70%有下降趋势(对缺氧耐受极差),立刻准备4#和5#(箱里没有4.5#)管,先上5#,喉镜进入,未见声门,水肿,感觉5#太大,未插,退出呼吸气囊给辅助呼吸,SPO2可达到99%,HR160+BPM,准备4#,继续喉镜进入,导管插入后拔除管芯后感觉导管未进,辅助呼吸SPO2不能够维持,急拔除导管,拖下颚辅助气囊呼吸,SPO2急剧下降到0,HR=0,立即行胸外按压,肾上腺素0.5MG静推,HR=160BPM,SPO2逐渐上升到99%,给予甲强龙80MG,准备再次插管,喉镜进入,显示小点声门(水肿),导管进入后剧烈呛咳,置管不易进,退管芯,导管还是不易进,给予呼吸囊辅助,并旋转导管慢慢进入,密切关注SPO2与HR,SPO2先降后升,欣慰!只是导管不易进去,继续缓慢旋转往里送,所幸进去了(后来打听,前天插管4.5#),SPO2维持90+%,刺激明显,甚至咬住导管,急忙用大拇指暂时充当牙垫,牙垫随后跟上,固定,听诊双肺呼吸音,调整导管深度,接上呼吸机,观察SPO2 HR维持正常水平后跟儿科医生说:不要轻易爸管,耐受不了的话可以给予点镇静药,先治疗原发病,注意分泌物的清理。然后安全撤离现场
(此小儿后来还叫去插管2次,待续)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5-21 13:30
接上:
休夜班,下午去科室,值班老师对我讲,儿科又请插管,说一不小心把管子掉出来了,主任为那事情对儿科医生大发雷霆(我给主任汇报了情况),那天走之前我也跟儿科的人交代了切记不要轻易把管子弄脱,再次插管将非常困难,可以小剂量镇静药TCI,我刚下班就有事情来了(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干活的),我估计是气管分泌物把导管堵了,没及时清理导致气道梗阻,他们于是直接把管子拔了,寒心啊!值班老师去3.5#管子进不去,请求气管切开,五官科的人也叫去,他们竟然说要求插3#的管子,我的天啊,4#的管子我都觉得小了,崩溃!听说整了几次才进去的,不过预先给了阿拖品什么药的,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主任为此又大发了雷霆......
本以为就次此了事了!今天下午我去科室,主任又叫我同他去儿科再次会诊那小儿,我郁闷了,管子又不知道为什么让人给整出来,这不是草菅人命是干什么?我是不想去,但是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跟主任去,到那的时候五官科的人早到了(那帮人我就不想说了,昨天我们就说应该气切了,家属都同意了,结果他们一来就动员家属就不同意,硬是要插3#管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还说要我们先插管子他们再气切,管子都插进去了还要他们气切,真的气死人,强烈鄙视),主任跟我坚决主张气切,不知道五官科那帮人给儿科那么帮人和家属下了什么药,硬是要我们插管,第四次插管了,我们坚决不主张,最后我写了个并发症:1.气管插管极可能导致心脏骤停;2.插管刺激喉痉挛,喉梗阻导致呼吸停止;3.反流物入气道导致气道梗阻;4.多次反复插管,极有困难插管失败的可能;愿意的请签字. (准备好心脏复苏药品)
没办法,等于逼我们插管(我预计100%插不进去),3.5#,主任上,我拖下额,喉镜进入,分泌物太多,吸引器跟上,SPO2急剧下降到65%,我对主任说吸点氧吧,我捏皮囊到SPO2稳定到99%后主任试了一下,马上退了出来说,什么都看不到,不能够试会出人命的,气切...五官科的那人说她来试试,吸痰后SPO2下降我说吸点氧吧,可恶的他们连皮囊都捏不好,主任说还是我过去捏,把SPO2稳定上来,大侠出手插管了,把管子送进去,貌似很得意,我接上气囊捏,SPO2还是往下掉,心脏就要停了,我跟主任意识到没进,立刻把她那管拔出了来,我马上给氧,同时随时准备他停,HR从160掉到60后看似要停,一吸氧又回来了,这下证明我们是对的了,我跟主任说不能够再试了,再试真的要出人命了,如果她们要试我们撤,而且我捏皮囊已经感觉到气管已经痉挛了,阻力大的很,而且刺激后分泌物太多,如果不马上气切,病人很可能立即OVER。
这时候他们才急急忙忙准备气切,我一个人在那一手拖下额一手捏皮囊,越来越感觉阻力越来越大,分泌物越来越多,SPO2逐渐下降,我的心在颤抖,心里早就问候她们了,无知,愚昧,草菅人命,远光短浅......
我啊,一直在捏皮囊,SPO2下降就加快捏使之上升,直到他们把气管切开置好管固定后(手酸了),我说先吸点氧把SPO2稳定下再吸痰....
( 麻醉让我喜欢让我痛)
作者: 3dfs 时间: 2009-5-23 20:18
楼住,牛啊
沟通从心开始啊!!!!!!!!!!!!!!!!!!!!
多发点经验啊
多学习学习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5-26 10:44
(这是师兄的作品,有幸坐了个沙发,拿出来晒晒,时时刻刻警惕自己...)
1、麻醉医生的首要职责,就是不能离开病人,观察和监测病情。
2、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3、不要让步于一个生命的危险。
4、一个好的麻醉医生,就是一个输血专家、急救复苏专家、重症监测专家和疼痛治疗专家。
5、知识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6、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可以给你减少很多麻烦。
7、遇事不慌,快速反应,从容面对。
8、勇于质疑和挑战书本和权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和尝试。
9、局部麻醉用药必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和最低有效浓度的原则。
10、任何监测仪器都不能代替麻醉医生的临床观察。
11、麻醉对老年人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其并存的疾病,而不是年龄本身。
12、不能把小儿看做是成人的缩影。
13、麻醉中的管理比麻醉方式的选择更重要。
14、任何麻醉方式都有利弊,看你如何去把握。
15、把每一次麻醉都当成第一次来做。
16、学会在失败中成长。
17、做一个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18、一个合格的麻醉医生,必须全程了解手术进程,以便提前干预手术导致的生命体征的波动。
19、一个好的手术医生需要一个好的麻醉医生,一个不够好的手术医生需要一个更好的麻醉医生。
20、一个麻醉医生的成败,不是看你做成了多少麻醉,而是看你出了多少可以避免的意外。
21、麻醉医生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要掉进手术医生为你挖好的陷阱。
22、术前仔细检查,术中严密监测,术后及时随访。
23、麻醉医生是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的主要管理者。
24、手术病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过度紧张可能是病情恶化的诱因,麻醉医生一定要耐心地解说,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坚决杜绝呵斥病人。
25、责任心往往比技术更重要。
作者: aimeilv 时间: 2009-6-3 01:45
太精彩了,:handshake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4 22:13
本帖最后由 cqxdeer88 于 2009-6-5 01:10 编辑
今天白班,做了几台手术,有个11岁的贴上来
男 11岁 33KG
诊断:左肱骨远端骨折
拟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麻醉方法:臂丛(肌间沟)
昨天晚上1点就到医院,但是到医院时喝了瓶饮料,于是早上才送单子过来
我去看病人的时候,小朋友挺坚强的,能忍交代后立即叫接病人
打麻醉的时候有点小朋友有点紧张,异感挺好的,我跟他说你都是大人了(呵呵,才读五年级)
用药:0。894%罗哌卡因13ML+2%利多卡因 5ML+0。9%NS 5 ML 混合肌间沟注入
辅助:吸氧
麻醉效果:桡侧完善,尺侧欠佳(我计划是好做的话可能不动尺侧,结果不尽人意,桡侧整了1H没整出个名堂,尺侧切开,小朋友此时疼,静脉加25MG KTM )
小儿神经阻滞局麻药浓度及剂量的选择,战友们有其他的方案?
如果还能够打个腋窝就比较好了,但是我怕中毒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6 13:47
本帖最后由 cqxdeer88 于 2009-6-6 22:04 编辑
小儿手术常常涉及到的科室及手术:
1。心血管外科:主要是先心病
2。骨科:小儿骨折很常见的
3。五官科:扁桃体摘除,乳突根治,腭咽成型,眼科外伤,兔唇,气管异物等等
4。烧伤科:植皮
5。普外科:阑尾,肠梗阻 疝
6。神经外科:肿瘤切除
7。泌外科:包皮环切。尿道修补等
8:新生儿科:气管插管及抢救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7 10:27
小儿体温过低的并发症:
去甲肾上腺素 ← 冷却→周围血管收缩
↓ ↓
肺血管收缩 ← 酸中毒加重
↓ ↑
肺动脉压↑↑ 无氧代谢
↓ ↑
右向左分流 ↑↑ → 缺氧
低温除了对中枢及心血管系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外,会引起一系列生理性代偿机制,从而增加氧耗,最终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10 12:40
PCV在小儿全麻下的应用:
PCV(压力控制通气)是时间切换压力控制模式。他的特点是气道压力迅速上升到预定设计的峰压,后接一个递减流量波形以维持气道压力于设定的水平。PCV可以按照通常吸呼比例通气,也可以行反比通气。PCV时,若肺顺应性或气道阻力发生改变时,VT既会随之而改变。所以,使用该通气模式时应当严密监测,并且保持报警心头工作正常。
PCV的优点:
1。降低祈祷峰压,减少气道高压发生的危险性
2。气体分布更加均匀
3。改善气体交换
适用于儿童、不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及有瘘管的病人,因为通过增加流量可维持预设的压力。研究表明,对严重的ARDS病人,采用PCV模式和通常的吸呼比,可增加PAO2,改善组织氧合,增加心脏指数及肺顺应性.。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15 12:20
预防低氧血症:
小儿术中低氧血症发病率高,通气稍有不足,即发生低氧血症,威胁着术中和术后的安全。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式,围术期间都要提供氧,以满足代谢的需要,避免CO2蓄积。
1。控制呼吸:全麻病儿皆做控制呼吸。通气模式的选择:参数的调节等....可以用呼气末正压通气,呼气末的正压可以用到5CMH2O。
2。手法控制呼吸:小儿做控制呼吸,用手法操作。能够了解胸廓及肺的弹性变化,也能够了解气道阻力的改变,对小儿呼吸的掌握有帮助。
3。控制呼吸量:新生儿VT以7~10ML/KG为合适,如需过度换气,则用10ML/KG。呼吸频率6岁以18~30BPM,气道峰压小于20CMH2O,呼吸末CO2调整在35~40MMHG。以血气,PETCO2监护结果作为调整依据。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的麻醉机或呼吸机器械要小,但气管内径要大,不带套囊,以减少呼吸阻力。要防止气管插入过深进入右侧支气管内、导管的堵塞、扭曲、压扁与脱出等等事故的发生。头一般后仰,肩下略微垫高,及时有效吸痰。
5。处理通气不足:严密观察生命体症,当出现气管牵拽现象,既下颌抽动或点头呼吸,常常提示通气不足,为深麻醉或CO2蓄积或呼吸道阻塞的征象,应当作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应和浅麻醉、诱导时挣扎、哭闹的呼吸变化相区别。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16 15:45
小儿气管拔管的标准:
1。肌力恢复足够,以保证拔管后下呼吸道的开放
2。出现规律性的呼吸节律
3。意识恢复完全,下呼吸道保护机制出现
其中意识恢复对于小儿而言,判断起来有别于成人,可以通过自发的睁开眼睛,揉眼或者哭闹等,切记不应当将无意识的反射(如试图拔管)当作苏醒的指标。
作者: 20090114 时间: 2009-6-16 17:51
很有用的知识呀,辛苦了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18 17:03
[attach]6504[/attach]
新生儿复苏:
1。刺激和吸引
2。通气
3。胸外按压
4。药物和液体支持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26 11:33
本帖最后由 cqxdeer88 于 2009-6-26 11:35 编辑
经过昨天晚上的遭遇,我发现在里写小儿麻醉的体验大家完全可以鄙视我,我在考虑还继续坚持下去不,先谈谈昨天晚上的小儿麻醉经验吧:
(夜班,最近心情不是很好,整个医院之变态,手术明明可以安排择期,可是就爱排所谓的急诊,麻醉科一个人值班,刚结束手术,又会诊了一个月经期准备手术的病人,建议不做,坚决要做请签字)
小儿 男 5岁差那么几天,18KG
诊断:右尺桡骨陈旧性骨折
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提外话,我当时打电话问:为什么要做急诊,没有急诊指症。回答:熟人。)
简单看下病人
21:00接病人,我从手术室门口叫他跟我跑到相干手术室,到手术室死活不上床,只好让他坐着,提到要扎针了,死活不肯,要见妈妈:funk:,我说不扎针,就输个液。一听是输液就不闹了,液体扎进去了(整了10分钟),给1MG力月西,要护士抱起小儿,同时跟小儿说妈妈马上就来了,在换衣服,你换跟护士阿姨一样的衣服...慢慢的就开始晕球了,之后立刻抱到床上,监护上好,开始诱导
芬太尼75UG,万可松4MG 吸人7氟醚 捏皮球(麻醉机上不显示气道压力) 导尿
插管 暴露很好,5。5#进不去,立刻换5#,还是进不了第二狭窄段,吸氧(麻醉机上不显示气道压力)4。5# (还好我准备了4根气管导管 ),进去了!这时候接上麻醉机(麻醉机上不显示气道压力),于是又来找原因,才发现测量气道压的管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切断了,找到原因马上纠正后,固定,给予5MG地米,芬太尼30UG,准备手术
21:45手术开始
HR从110下降到65,坚持气管导管没问题,SPO2 100%,看着HR不爽,立即给予0。25MG阿托品后,HR还是下降到59心紧张起来,立即再给0。25MG,这时候HR才开始上升,一直到120,这才稳定下来
我的天啊,简直把我折磨惨了,术中 吸人7氟醚 芬太尼维持只到手术结束 23点结束
入200ML液体,尿100ML 出血极少(上止血带)
总结教训:
1。术前准备还是不充分
2。气道没有建立之前,什么尿管,消毒啊等等,什么都不能进行
3。麻醉机应该定期专人检查,维修
4。小儿气管导管的选择:年龄/4+4。5 不可靠,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5。所谓的熟人手术更是要按照常规进行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6-28 10:38
1)儿科腹痛极为常见,当然有关疾病都有相应的症状、体症,家长也可以学会触摸小儿腹部,注意排除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等。只要腹软,无固定压痛点,无突然松手后反跳痛,无肌肉紧张,小儿一般情况良好,就不必难过,也不要自己轻易用止痛药,但要注意观察,必要时你要在正规医院请医生慎重检查并明确诊断。提醒你,有的医疗单位有过度检查趋势,如轻率大范围器械、放射、同位素检查。
2)注意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肿大)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由柯萨奇B病毒或其他病毒所致。同时可能会出现咳嗽、扁桃腺和颌下淋巴结肿大。
3)儿科腹痛还是要多考虑内脏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物品种与变化、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肠蠕动坛快、肠痉挛。
4)腹痛还与体位变化、肠道内气体游动、外界剌激(如过冷、过热及感染、异味等原因)、小儿活动度大、胃肠得不到休息(如零食)等等因素剌激有关。建议这段时期不吃或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糖类、含气饮料、豆类、薯类、发酵面粉类)。随着年龄坛大,形成了良好生活习惯,使小儿神经系统更趋平衡,情况会有望改善。
5)其他如腹型癫痫(间脑癫痫),过敏性紫瘢腹型,胃肠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胃炎儿童偏多,还有阑尾炎、肠道克隆氏病)等儿科病。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7-7 12:46
其实我不想发这个病例,但是想了想还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或许会有所收获
女 刚出生5H 3。4KG
初步诊断:腹内容物外翻(看着真的很残忍、遭罪),血肉模糊的一大坨东西
拟急诊手术:腹内容物回纳术(普外科主刀)
15点30入室,很多人参观,开通静脉通道 BP 75/42 HR 121
准备药品:力月西1MG/2ML 芬太尼 25UG/ML 万可松 1MG/ML 七氟醚
器械:2。5#、3。0# 气管导管(专门找骨科用的小钢丝作管芯) 新生儿儿麻醉机螺纹管 面罩 气囊 牙垫 新生儿喉镜 小儿尿管跟小儿胃管等等
15点45开始麻醉诱导: 力月西0。5MG 芬太尼 25UG 万可松 0。5MG
插管3。0# 顺利 9。5CM 听诊双肺后固定
我们强烈建议请泌外科会诊导尿(普外科的人说不用导),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请到泌外科的人导了尿,然后我们叫刷手,我们把胃管给插好了
16点手术开始:普外科的人上,麻醉维持七氟醚 通气模式我选择的是PCV 控制气道压15CMH2O,VT 30ML 左右 频率36BPH
开腹后翻开外翻物发现尿管,这时候普外科人彻底没话说了,我叫马上换泌外科人上手术,还好泌外人没走,我说赶紧刷手,尽快结束手术
最后手术为膀胱外翻回纳术加腹壁疝修补
手术于16点40结束
术中维持血压70/40左右,HR 115左右
入150ML液体,尿有30ML 出血估计有10ML
送儿科监护室
从这个病例的问题:
1。麻醉医生在重要时刻要为病人作出正确的抉择
2。新生儿麻醉的选择以及如何用药?用何药?
3。像这样的病人该如何补液?(此病例非常遗憾没查血气)这样的病人,缺水应该很严重的,稳定电解质很重要
4。还是2话题,新生儿围手术期间麻醉的管理问题
(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7-7 13:09
学习一下小儿心律失常:
小儿的心律失常常常比成人的更少见,但往往是致命的。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功能性或获得性结构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钾、钙、镁)、药物毒性、中毒或获得性全身异常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是由于冲动形成或房室传导异常引起,而心动过速是由于自主节律或折返环路引起的。
当使用氟烷时最常见的术中室性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可以单发、二联律或三联律。术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可因儿茶酚胺释放或高碳酸血症而增加。当不使用氟烷时,复杂性心动过速是围术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节律通常是规整的,为150~350BPM。大多数患儿是原发的或与发热、紧张、脱水和水肿有关。另外一些患儿的心动过速与未诊断的房性传导异常有关(如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如果患儿血压正常,应该应用迷走神经激动剂和/或腺苷治疗。如果患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该心脏复律。
作者: icefreehsb 时间: 2009-7-7 15:23
小孩子一般是连哄带骗的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7-11 16:25
本帖最后由 cqxdeer88 于 2009-7-11 16:35 编辑
局部麻醉药物推荐最大剂量 局部麻醉药 | 推荐最大剂量(MG/KG) |
普鲁卡因 | 20 |
丁卡因 | 1.5 |
利多卡因 | 7 |
布比卡因 | 2.5 |
罗哌卡因 | 3.5 |
| |
小于3个月的幼儿剂量必须减少30%
最大剂量用于麻醉幼儿。清醒幼儿剂量减少
罗哌卡因的最大剂量缺少准确资料
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剂量 | 丁卡因 | 布比卡因 | 利多卡因 |
体重(MG/KG) | 0.2 | 0.2 | 2 |
年龄(MG/岁) | 0.8 | 0.8 | 8 |
脊柱长度(MG/CM) | 0.15 | 0.12~0.15 | 0.8 |
小儿硬膜外阻滞常用药物是0.7%~1.5%利多卡因,按照8~10MG/KG计算用药(好象跟上面的最大推荐剂量7MG/KG相矛盾),0.1%~0.2%布比卡因,按照1.5~2MG/KG用药,0.1%~0.2%丁卡因,按照1.2~1.5MG/KG给药,计算总量后先注入总量的1/4作为实验剂量,5MIN后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方能够给所剩余量。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7-16 12:32
小儿麻醉苏醒初期的注意事项:
一旦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就意味着麻醉苏醒初期的开始。一般根据手术的类型和麻醉后的方案来降低麻醉药的浓度、减少镇痛药、肌松药的剂量。
一)拔管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麻醉患者拔管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1。必要的术后监测及生命支持设备,如呼吸监测仪、心点监测仪、呼吸机,以及气道处理和气管插管等用品。
2。止吐药物。对于斜视矫正或睾丸固定术患儿或具有运动性呕吐病史者尤为重要、对于这些患者,应考虑预防使用止吐药。
3。术后疼痛程度的评估和最佳的镇痛方式的选择。如估计患儿术后疼痛轻微,麻醉医生只需注重于气管拔管;如估计患者术后中度或严重疼痛,则拔管前就应做好镇痛的准备,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区域阻滞麻醉技术等。
4。保持心率、血压和心律在允许范围之内,并且保证足够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5。经口腔用胃管或吸痰管清除胃内容物,减少胃容积和胃内压,从而减轻膈肌上移等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二)拔管时注意事项
对于一般气管插管全麻小儿患者,有两中可供选择拔管的方法:既清醒拔管和非清醒拔管。
清醒拔管:待患儿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并且能够睁眼、出现痛苦表情或有意识活动后进行气管拔管。
非清醒拔管:患儿有自主呼吸,但仍处于气道反射抑制状态,无意识活动,此时进行气管拔管为非清醒拔管。由于这种拔管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拔管后最好置患儿于侧卧位,及时清除口咽部分分泌物。面罩吸氧,观察小儿通气是否足够,根据需要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介于清醒和非清醒状态下拔管容易导致喉痉挛。
作者: 医院 时间: 2009-7-16 21:40
我也上一个今天做的小儿麻醉:
男、5 岁、18公斤,左尺桡骨骨折,拟在臂丛联合强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访视小儿合作良好,估计可行臂丛联合强化麻醉完成手术。
开放液体后于9点入手术室,以2%利4ML+0.75%布比2ML行左肌间沟臂丛麻醉,穿刺时可能是小儿紧张,就是不说有异感!估计穿刺的部位正确,一次性注入麻药。然后静脉注入20MG的KTM,马上消毒开始手术,麻醉效果是相当的好!
手术完成是在10点20了,呼小儿时已经发现是清醒的!
相当的顺利!!!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7-26 12:21
小儿困难气道的麻醉管理同成人一样,但有两方面不同:①清醒气管插管很少可行;②小儿气道狭窄,所需的气管插管设备难以获得。困难气道分为两大方面:困难插管和困难通气。他们都分为已预料的和未能预料的。困难同情又分为声门上和声门下。
预料有困难插管的处理应首先考虑专业的、间接的方法,其次是弯曲喉镜,因为直接喉镜会增加气道水肿和出血的可能性,导致插管成功性减小。
[attach]7039[/attach]
小儿困难插管流程:
[attach]7040[/attach]
未能预料的通气困难:原因有:被动的气道塌陷,扁桃体或腺样体增生堵塞气道和部分或完全性喉痉挛。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通气困难,处理的程序都是相似的。麻醉医生应首先将头和颈置于理想位置,同时检查面罩的位置是否正确。通常的错误是将小儿的面罩位置过低,压住鼻子的一部分造成阻塞。提下颌、颏上抬可以缓解阻塞。关闭溢气阀们和使用持续正压同情(CPAP)也有效。通气时吸气压力要高,直到小儿胸廓有起伏,血氧饱和度上升和呼起末CO2监测图证实同情充分。咽塌陷和扁桃腺增生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使用以上技术可以使大部分患儿缓解,而对完全性喉痉挛无效,下一步措施是放置口咽通气道,这对绝大多数扁桃体和腺样增生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有效。
使用以上基本操作后,几乎所有患儿可在危及生命的缺氧发生前病情得到缓解。如果以上措施失败,血氧饱和度呈直线下降,患儿将面临险境,麻醉医生应该迅速采取以下方法之一:
⑴迅速插入喉罩,可以建立足够的通气,除非梗阻是由于喉痉挛或者喉罩移位(小儿更容易发生)引起。严重缺氧时放置喉罩前应该确定梗阻不是由于喉痉挛所引起。所以的手术间都应该配备适当规格的喉罩。
⑵当麻醉医生确信其插管技术时,应该立即行气管插管(尤其是对于婴儿)。如果发生喉痉挛,可放人带光导管的气管导管。
⑶应用司可林。由于喉痉挛是小儿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所以传统方法不能够纠正缺氧时须应用司可林。首选静注,也可肌注,1MIN内缓解喉痉挛。不能因为司可林可能引起心动过缓而不使用,由于心动过缓是由缺氧造成,那么应用司可林会纠正缺氧而不会加重心动过缓。如果发生喉痉挛但无缺氧,也可选择丙泊酚(1~2MG/KG),有司可林使用禁忌的。
⑷气管切开:如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小场的话,也可选用气管切开。但必须考虑小儿气管切开的困难程度。建议只有当环甲膜穿刺失败时,才考虑气管切开。
作者: lus1978 时间: 2009-7-27 10:58
面面俱到!我们病人少,做起来就是没有经验!还有小儿外科也跟不上,病人都往大医院走啦!
作者: wnswlp 时间: 2009-7-31 23:24
:victory:又学新知识了
作者: minifan 时间: 2009-8-2 15:03
个人体会
手术前一天访视,和孩子混个面熟,在孩子面前和孩子父母交谈
手术当天>2y的孩子多数会比较配合
作者: 王丽娜 时间: 2009-8-6 20:15
我一般用空针的针筒哄小孩子,如果是男孩子特别有效,告诉他如果他乖就送给他,要是表现好就送两个。。。。。一般都会听话,哈哈,小孩子很好玩的。
请问版主,有没有新生儿抢救插管类的视频或书呢?推荐一下。。。。。
有视频更好啊。。。。。。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8-12 23:16
本文旨在表述了解婴儿和儿童的解剖、生理、药理、和心理学的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区别对改进麻醉和围手术期对他们的监护的重要性。
将6-7 个月大的婴儿从父母处带走可以不使其产生任何恐惧,但稍大的婴儿或较小的儿童就会很恐惧,因此他们必须有父母陪同直至麻醉开始才不觉痛苦。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术前药。大儿童可以合作但通常也更喜欢有家长陪同。有时儿童一开始表现得很好,但到了麻醉诱导室后却出现极度的恐惧,导致静脉难以显露,穿刺困难。这一现象在8-10 岁儿童更为突出,应考虑使用术前药。麻醉前30-45 分钟口服咪唑安定0.2-0.4mg/kg 可以产生镇静作用。如果小儿到手术室时很紧张,可以经鼻粘膜给予咪唑安定0.2mg/kg。该药虽稍有刺激但可以在10分钟内起作用。大儿童可以在诱导前1 小时给予安定(0.3mg/kg)或异丁嗪。还可以伍用一些镇痛药如扑热息痛(30mg/kg口服)。恐惧病人的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大量分布到肌肉,所以肌注或吸入麻醉诱导药不能很快到达靶器官——大脑,除非增加药物剂量。患儿啼哭引起的通气量增加并不一定加速诱导,因为通气增加导致的药物摄取量增加由于药物大量分布到肌肉(心输出量增加所致)而被抵消。
通常认为儿童就是小的成人。其实不然——首先两者的比例就不同。婴儿的头相对较大所以脑体积较大,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比例必然较大。婴儿的体表面积比较大所以暴露时体表散热较多,尤其在接受脑外科手术时。
体表面积:小儿体重比率是成人的两倍,所以散热较多。小儿每公斤体重的氧耗量也是成人的两倍(6-7ml/kg/min)。这是了解成人和小儿区别的另一关键因素——因为如果小儿需要的氧是成人的双倍,那么小儿对氧的吸收和转运也应该为成人的两倍。这就意味着小儿需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增加肺泡通气量。小儿的心输出量也需要加倍才能将足够的氧传输到全身——因为小儿每搏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主要通过增加心率来达到心输出量的增加。因此心率120-160/分在小儿十分普遍。血管阻力低时可以减少因为心率增快而多做的功,因而小儿的收缩压较低(70-80mmHg)。
认识到婴儿每搏输出量固定也很重要,因为任何能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如缺氧、氟烷或腹腔镜手术中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等,均会引起心输出量的下降。以上情况合并存在时可导致心输出量严重下降。
临床上可以使用听诊器来评估心输出量的情况,因为心输出量下降时心音会变得柔和。通常情况下,进入心室或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流引起血管扩张后弹性回缩,导致瓣膜关闭,产生较强的心音。如果容量减少则血管的弹性回缩减弱而心音变弱。如果纠正了降低心输出量的原因,比如针对低血容量输入血或液体后,心音就会增强。可见听诊器是灵敏而实用的监测工具,在监护仪如氧饱和度仪显示异常时,很容易通过它鉴别是病人的异常还是仪器的问题。
通气受解剖差异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胸壁的解剖结构。新生儿的肋骨角度较平,限制了胸廓前后径的扩大,较大患儿的中间肋骨的“船桨样运动”可以使胸廓水平延展,而新生儿则没有。新生儿的呼吸更多地依赖于膈肌的运动,因此所有限制膈肌运动的(如腹部膨胀或受压)因素都会引起呼吸困难。如面罩通气压力过高或挤捏气囊过快时,气体在进入气管的同时也进入食道,导致胃部胀气。又如食道闭锁的病人如果有较大的食管气管瘘形成时,正压通气更易引起胃膨 胀。X 线胸片侧位像可以很清楚地显示出含有气体的瘘管,瘘管直径大于2.5mm 即可发现。截石位的病人腹腔内容物将膈肌上抬也可限制通气。
插管技术很重要,因为婴儿的氧耗量比成人高(6-7ml/kg,而成人为3mg/kg)。正因如此,在被麻醉而不予人工通气后,婴儿开始发生缺氧的时间比成人早。婴儿气道的解剖与成人也不同,并有一定临床意义。婴儿的喉相对的颈椎水平较高——成人在C6 而婴儿在C3。婴儿会厌呈U 形且相对较长,下颌角较大(120度)且气管向前倾斜。此外,婴儿的头比较大,所以不需要垫枕头,只需稳住头部即可。插管时可以轻轻伸展患儿的颈部,用右手的鱼际轻推前额使其稳定,然后用食指将口撑开,用左手将喉镜放入口的右边将舌体挡住。如果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喉镜,则可用左手的小指向后压住喉头以暴露声门。这时即可从右口角放入导管以避免喉部被挡住。青春期之前环状软骨是喉的最狭窄部位,由于它是环形的,所以在 10-12 岁以下的患儿均可使用不带套囊的气管导管,这一点是小儿与气管导管有关的重要解剖特点。小儿另一特点是青春期前鼻孔的大小与声门的大小相似。一般认为婴儿的气管长度为4 厘米,但Anneke Meursing发现3 公斤的婴儿的气管平均长约4.5 厘米。气管长度的重要性在于能根据它来判断导管插入的正确深度,避免插入支气管。但有些婴儿的气管较短,所以在插管后听诊两侧肺是否均有通气十分重要。
新生儿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较高,血容量约为80-85 毫升。足月儿的血红蛋白约为180-200g/l,3-6 个月时下降至110g/l。血红蛋白主要以含有α和γ链的胎儿血红蛋白为主,它能在氧分压较低的情况下如胎盘中摄取氧气而不易向组织释放,并逐渐向成人型血红蛋白(α和β链)转变。因为PaCO2降低可使氧解离曲线左移,所以过度通气反而减少氧向组织释放;所以应避免过度通气,甚至为此可以增加回路中的死腔——所以不剪短气管内导管即可增加死腔。
血红蛋白高的新生儿,在早期需要补充容量时可以输白蛋白而不输血。不过应将血红蛋白维持在能提供组织代谢的最低需氧量水平之上。婴儿的代谢率较高,足月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而早产儿和3-6 个月的婴儿则较低,各自所能耐受的失血量也不同。失血20%时可以通过输液来补充血容量,患儿耐受良好。这时要考虑是否还会继续失血,如果血红蛋白很低就应开始输血。另一方面,在出现了一些临床征象如心率增快时,如果给予足够的液体或数次给药也不能降低心率,患儿面色苍白,也应该输血。
出生时婴儿体液约占体重的80%,该比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到成人时降为60-65%。早产儿体液相对较多,其体液丢失问题更为严重。新生儿和婴儿脱水时首先丢失的是细胞外液,而该年龄段的细胞外间隙较大(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50% ),所以失去的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婴儿细胞内水分相对较少,当体液丢失时能向细胞外移动的液体较少,因而同样程度的脱水在婴儿病情要比成人严重。
细胞外间隙相对较大的另一后果是,大部分药物分布于细胞外间隙,导致婴儿所需的负荷剂量较大。此外,由于细胞外容量较大,当细胞外电解质如氯不足时(如幽门狭窄时),要补充较多的量才能纠正。
出生时婴儿肾脏功能尚不成熟,虽然肾脏各种功能的发展速度不同,但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内各种肾脏功能均有较大改善。在婴儿出生后数天和数周内,机体对液体、电解质和经肾脏排除的药物的处理会相应较慢。肾小球的滤过率较低,对钠的排出起重要作用的肾小管尚未发育完全,髓袢间质中的尿素浓度较低(由于氨基酸被用于组建细胞),因此水的重吸收减少。
婴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好。作用于中枢的药物如吗啡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应减量使用。
体温调节中枢也未发育完全,因此体温调节并不十分有效。该问题在新生儿尤其严重,因为他们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相当于体重的 2-2.5倍),皮肤和皮下脂肪较薄因而隔热较差,体重较小所以热量的储备也少。麻醉时体温调节机制 被抑制,所以必须进行保温。保温方法包括照射加温、温毯、吸入气和液体加热、覆盖非手术部位等。
其它的解剖位点对于区域阻滞和局部麻醉很重要。新生儿的脊髓和硬脊膜的水平较低(L3 和S3),髂嵴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两个髂嵴之间的连线比成人低一个椎间隙。由于筋膜和腱膜较薄,所以在神经阻滞时很难以对二者的穿透感作为穿刺深度的标志。上下移动针头直到感到有磨擦感的方法更易于定位,或者使针以一定的角度进入筋膜和腱膜,以便使穿透层次相对较厚。
对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对最小病人的麻醉管理。通过以下关于常见手术的麻醉管理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加体会到这些基础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小儿常见的手术,尤其是极度早产儿。后者的腹壁较薄弱,疝囊没有像正常新生儿那样闭合。由于铁和糖原主要在怀孕的后3 个月生成,所以早产儿铁和糖原储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如果不给予葡萄糖就会发生低血糖。此外,早产时增加热量散失的因素较多,所以应特别注意保温。
有数种麻醉方法可供选择。没有窒息病史的婴儿可以使用全身麻醉。对于有窒息史者,如果给病人吸入空气而不吸入笑气并使用2-3cmH2O 的PEEP,即可很大程度地避免术后出现该并发症。
术中吸入空气可以免去肺的去氮过程,而伍用PEEP 则可以避免肺不张。肺不张可增加呼吸功而引起早产儿疲劳,是很多患儿术后低氧的主要原因。麻醉用药包括肌松剂、吸入性麻醉药,合用局部麻醉更好,这样可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产生的呼吸抑制作用。
一些麻醉医师提倡对早产儿使用腰麻镇痛,因为腰麻比全麻的呼吸问题要少。婴儿的髂嵴比成人低一个椎间隙,其脊髓也同样低一个椎间隙。腰麻镇痛时使用25G 的针,给予0.5%的布比卡因,也可以进行骶管麻醉使镇痛平面达T8。
最初髂腹股沟阻滞指的是在外斜筋膜处注射局麻药,以便在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到达皮肤处将其阻滞。这种阻滞可以产生充分的表面麻醉,但不能麻醉腹股沟囊。在内斜筋膜和腹膜反折之间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滞腹股沟囊。一般在髂前上嵴内侧约1-2 厘米注射,因患儿的大小而不同,用斜面短的针易于感觉到穿破筋膜时的阻力消失感。如果没有感觉则可以水平移动针头并慢慢进针直到有摩擦感或粗糙感。然后穿过筋膜并可有突破感,尤其是使用短斜面针(钝针)时。注入0.25%的布比卡因0.25ml/kg 以产生表面麻醉。然后轻压针栓缓慢进针。在肌肉中时注射很费力,一旦针进入肌肉间隙就变得很容易了,注入与上述等量的局麻药。 包皮环切通常在浅全醉合并局麻药阻滞下进行,原因是单独使用氟烷麻醉时经常发生喉痉挛。进行这种阻滞时了解解剖知识很重要。常的是骶管麻醉。骶管定位的关键是摸到骶骨角后将皮肤向头侧(向上)拉到骶裂孔上。然后就在指尖的远端进针,这样就可以避免针尖经过被手指触摸过的消过毒皮肤。这里的骶尾膜最厚,所以针穿过时最容易感觉出来。针尖还将进入骶部硬膜外间隙的最深处,所以不必将针斜着进入骶骨——尽管有很多人这么做来确证打到了正确的间隙。注入0.25%的布比卡因0.5ml/kg 可以达到充分阻滞。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阴茎背神经阻滞。抻开皮肤在耻骨联合下方中点进针。与进针点成10°角度进针较为安全,在两侧注射0.5%布比卡因1ml/kg +0.1ml/kg。将针穿过浅筋膜,如使用短斜面的针头(钝针)能够有穿透感,或者进针时上下滑动针头直到有粗糙的感觉。筋膜在中线处分开形成阴茎悬韧带。韧带在阴茎体之上即分开,但血管和神经则分布至阴茎体深部的中线处。为避免穿刺到血管,建议以一定角度注射。当针头进入筋膜的深面后,轻轻推注射器的针栓有第一个阻力感。当推注变得容易时,针尖即已进入神经旁边的一个潜在间隙,这个间隙充满后呈梨形。当针尖到达容易注射的部位后进行注射。局麻药在筋膜层很容易扩散,将筋膜层与神经和血管分开。将药物充满耻骨联合和海绵体之间的空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在背神经和其腹侧支在筋膜下向前走行时将其完全阻滞。
创伤、烧伤或扁桃体摘除术后偶然会发生术后出血,所引起的低血容量可以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后果。在麻醉或镇痛时,心输出量的重新分布和降低也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医学生和低年资医生一定要牢记,心输出量的大部分分布于脑和心脏,低血容量时如果还使用通常剂量的抑制性药物,可能导致致命的心肌缺血或 呼吸抑制。此外,应该注意只有在纠正低血容量后肌注的镇痛药才会起作用。
认识到基础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小儿麻醉和围术期监护十分重要。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8-15 17:47
生理缺失量(ml)=维持量(ml)×禁食时间(h)
手术第一小时应补充1/2缺失量,余下的在第二三小时内输入。
3、第三间隙体液损失量:因手术性质及大小不同而异。体表、四肢及颅内手术的损失量较小,而胸、腹内手术的损失量较大。一般认为,小手术的损失量为2ml/kg.h,中手术为4ml/kg.h,大手术为6ml/kg.h。
因此,输液总量应为维持量、生理缺失量和第三间隙损失量之和。
4、输液种类:生理缺失量和第三间隙损失量以乳酸林格氏液补充,正常维持量以5%葡萄糖液和0.45%生理盐水各1/2补充。
目前主张对术前缺液量及术中第三间隙液体的丧失量用平衡液补充,而每小时维持输液量则用5%葡萄糖液补充,按每小时120~300mg/kg的速度缓慢静脉滴注(最好用微泵控制),例如20kg小儿,每小时维持输液量为60ml,输5%葡萄糖液60ml含葡萄糖3g,即每小时输葡萄糖150mg/kg;10kg小儿每小时输5%葡萄糖液40ml(维持输液量),即每小时输葡萄糖200mg/kg,可以满足需要。
(1)总血容量(ebv)的估算:早产儿为100-120ml/kg,新生儿为90ml/kg,1岁以内婴儿为80ml/kg,1岁以上者为70ml/kg。(早产新生儿为95ml/kg,足月新生儿为90ml/kg,1岁以内婴儿为80ml/kg,1岁以上婴儿为70ml/kg)
mabl(ml)=〔(术前hct-0.3)×ebv〕/术前hct (0.3为可耐受的最低hct)
(3)失血量小于mabl时,以等于失血量的胶体液或2-3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补充。当失血量大于mabl时,必须输入红血球或全血,以维持hct在30%以上。
A 补钾 血钾<3.5mmol/L,禁用或慎用可导致低钾血症的药物,如羟丁酸钠和硫喷妥钠;维持酸碱平衡,在碱性情况下可加重低钾血症,补钾浓度应低于2.5‰,若需较高浓度钾时则给中心静脉给药。②血钾>5.5 mmol/L时,治疗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0.1~0.2ml/kg;或用利尿剂及碳酸氢钠。
B 补钠 ①低钠时常伴有酸中毒,在补钠时同时纠正酸中毒。②高钠血症时,对因输入过多含钠水分而引起的高钠血症可用5%葡萄糖液和利尿剂。
7、术中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是围术期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pH<7.36,血浆HCO 3-<24 mmol/L即可诊断。应补碱量(mmol/L)=BD(碱缺)×0.25×kg;若给5%碳酸氢钠,用量(ml)=BD×kg×0. 4,大约BD值提高2个需给5%碳酸氢钠1ml。可先输入计算量的一半,然后再根据血气分析进行纠正。
作者: jessicalulu 时间: 2009-8-15 23:39
小儿术中输液的若干问题1、正常维持量(表5):表5 小儿正常体液维持量体重ml/kg.dml/kg.h第一个10kg1004第二个10kg502第三个10kg2512、体液生理缺失量:主要指因禁食、禁水所致。生理缺失量(ml)=维持量(ml)×禁 ...
cqxdeer88 发表于 2009-8-15 17:47
鹿白白版版,嘿嘿~学习了。
小菜鸟想问个问题。如果是很白痴的问题不要笑我啊。
以前实习小儿内科,给小儿补液的时候,常规都是把液体换算成张力,然后补液的。那么我们做麻醉的时候,不需要按照张力换算么?尤其是急诊的时候,张力补液会不会更加符合生理,更加好?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比较麻烦。
先谢过鹿白白版版~
作者: 飞雪 时间: 2009-8-24 14:38
感谢这个网站, 你为我们麻醉医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大家学会了很多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8-29 17:36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术前禁食指南
清流质∶术前2H
母乳∶术前3H
配方奶粉
<6个月的婴儿∶术前4H
>6个月的婴儿∶术前6H
非母乳或固体∶术前8H
注∶
1。影响消化的疾患,如胃食管反流、糖尿病及外伤等建议禁食时间延长
2。安排在下午1点手术的健康儿童允许在7点前进食以下食物∶一片干吐司(不含牛油、果酱或者奶酪)或一杯普通麦片(不含牛奶或酸奶酪)。7点以前进食吐司或麦片后手术安排的机动性降低,因为只有在6H才能麻醉手术。为增加手术安排的机动性,建议午夜以后不要进食固体食物,而在术前2H进食清流质。
作者: hjsd3120 时间: 2009-8-29 22:04
本帖最后由 hjsd3120 于 2009-8-29 22:06 编辑
6楼厉害,这样的病人也做硬膜外?
作者: 814546126 时间: 2009-8-29 23:53
:hug:师傅!你太好了!祝你每天拥有好心情!心想事成!
作者: wangcaoyan 时间: 2009-9-2 13:56
我想知道 你们做小儿气管异物是怎么麻醉合理呢
作者: 刘伯 时间: 2009-9-3 21:14
其他科的人以为插管就如同插尿管或胃管,只管插就是了,鄙视!插一个气管,我们要考虑多少东西!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9-5 19:02
小儿气管插管导管的选择:
有几个公式通过患儿的年龄、体重或者身高计算采用的最适当型号的气管导管,最常用的计算无套囊导管的公式为COLE公式:
导管内径(ID)=(16+年龄)/4
小儿气管导管的型号:
年龄 | 型号和套囊 |
0~3个月 | 3。0~3。5 无套囊 |
3~10个月 | 3。5~4。0 无套囊 |
10~12个月 | 4。0 有套囊或无套囊 |
2岁 | 4。5 有套囊或无套囊 |
3岁 | 4。5~5。0 有套囊 |
4岁以上儿童可使用COLE公式,如果计算值在型号之间,选择较小的带套囊的导管
(经验告诉我们,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根据患儿的体重与身高可以多准备小型号的导管以应急)
导管插入深度(CM)=年龄/2+12
作者: 生如夏花 时间: 2009-9-6 20:44
写的太好了
我需要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作者: 呆子 时间: 2009-9-16 12:42
小儿麻醉是的要多下工夫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9-19 19:30
小儿麻醉一般都选择全身麻醉
这就需要我们麻醉医生时时刻刻守护在小儿的身边
千万不要随便相信监护仪器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严密观察小儿皮肤颜色的改变,以判断小儿是否缺氧,因为小儿对缺氧很敏感,耐受差,小儿气管小容易打折等等
小洱手术麻醉一定不能够松懈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9-22 14:21
现在许多小儿腹部手术都可以用腹腔镜来施行。对于年长儿的麻醉处理同成人。对于婴幼儿,腹内压增高可以限制心肺功能。
一般来说,婴儿腹内压如果小于12MMHG是比较安全的。超过12MMHG则会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肺功能残气量减小、肺顺应性减低等等。患有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腹内压超过6MMHG就可以使肺动脉压升高,出现右向左分流。
作者: 彭文勇 时间: 2009-9-22 18:01
呵呵,我们都这么做的,小儿科!
作者: 当时不杂 时间: 2009-9-22 21:20
嗨,麻醉医生多可爱啊,:):):)
真是可爱 。。。。。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9-24 20:09
呵呵,我们都这么做的,小儿科!
彭文勇 发表于 2009-9-22 18:01
这位兄弟有如此见解,还请赐教!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10-2 13:05
麻醉医生被叫到 SICU, MICU, CCU, 急诊室插管的事,经常见到。别人插不进管,叫我们去解难或指导,这是我们的工作(It's our job),也是我们的自豪。如果病情许可,我们还不妨让外科,内科,小儿科,急诊科医生先试一次(仅一次),这也是和同行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
每一位受到正规训练的麻醉医生,手术室外插管是必修课。
有朋友置疑该病人是否该插管,这是枝节。本病人SAT 80%,大有必要。大多数情况下,除非病情特别明显,当我们被叫到时,病人已经有插管指征。你若是有自己的顾虑,拒绝插管,病人死亡,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官司打吗?相反,如果插管,病情出现反复(心律失常,血压增高),这是可以说得过去的,因为不插管就是死亡,而插管的并发症是可以治疗的。
手术室外插管,几点体会:
1。急救包里多几样工具,不同镜子,镜片,大小不同的插管(里面放好金属导杆,切记),喉罩(强调),Eshmann's stylet (导杆),光仗,Combi-tube,等;
2。可以准备一些药物,如 midazolam, propofol, etomidate, succinylcholine, 等,但一般在手术室外,仅用 midazolam (2-4 mg)。设想一下,如果你按照手术室内方法诱导,病人没有自主呼吸,你手上只有一个皮球,其中氧浓度至多50%,旁边又无专业人员协助,你怎么办?记得我在做第一年住院医生时,采访过几个主治,问他们是否曾在手术室外使用诱导药物,大家一致回答是:NEVER。
3。肌松剂原理也是一样,病人一旦停止呼吸,生命就完全掌握在你的手里。用了 vecuronim ,你就只有一条路,插进那只管子,否则,太平间 / 法庭见!在没有建立好面罩通气的情况下,用 vecuronium 这类中长效肌松剂,是绝对,绝对,绝对,绝对,绝对,绝对错误的!在手术室内,在充分评估了病人,纯氧氧和后,用 succinylcholine 是可以的。在SICU, MICU, CCU 里,病人多有 succinylcholine 的禁忌(如长期卧床,肾功衰等),用 succinylcholine 多半不合适。记得有位同行,到烧伤病房插管,因为病情紧急,未加考虑给了 succinylcholine,血钾到8.9,病人虽经抢救,最后还是死亡。Succinylcholine 引起的高血钾,是世界上最难,最难治疗的。
4。那么手术室外,到底如何插管。这在教科书上并没有官方答案,各人有各人的经验。我通过多年和同行交流,大家一般认为:重病人神志大多不清,ICU 里已经上了苯二氮卓类药物,本身也很虚弱,大多情况下,可以直接插。神志清楚的,可以给点 midazolam。病人有幸存活,有知晓,要起诉你,你可以告诉他:我当时是为了救你的命,你当时唯一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死亡!
5。手术室外插管,一般很少会有满意的视野,看见会厌,把放好导杆的气管,按你最好的努力,紧贴下方插入,有时使用Eshmann's stylet 会有帮助。如果插不进管,可以喉头加压,试图面罩通气,同时考虑其他方案。目前大家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喉罩(喉罩救了很多同行的命)。喉罩建立通气后(不要忘了喉头加压),再考虑经喉罩插管。如果喉罩仍不能建立通气,你就只有试其他方法了,Combi-Tube 也许能救命。手术室内的 jet ventilation,在病房和 ICU 是不会有的。
手术室外插管,成功率可能会比手术室内低,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操作不违背原则(如乱给 succinylcholine or vecuronim),你心里会安稳,法律上也站得住。
无论你是否喜欢,你的一生中总会遇到手术室外插管的情况,随着呼吸机和 ICU 的普及,和急诊医学的发展,这只会越来越常见。大家要有应战的准备。It's life. Get ready for it!
作者: 905535618 时间: 2009-10-2 22:37
太经典了,我以后一定要多学习个方面的经验,真是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chenquanjinyi 时间: 2009-10-8 12:07
小儿麻醉很危险,所以人们见了特别头疼,谢谢楼主,你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
作者: xxddxx301 时间: 2009-10-8 22:36
斑竹给的资料太好了 要消化好很花时间呢 我对小儿麻醉很是担心 感觉不可控太多 风险太大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10-18 14:27
心理抚慰———麻醉医师的伦理职责
文章来源:北京777健康网 更新时间:2005-8-1
麻醉医师与病区医生不同 ,和病人相处的时间较短 ,一般是在手术前一日查看病人时才同病人初次接触。麻醉医师怎样在短时间内取得病人的信任呢 ?首先 ,术前查看病人应做到态度和蔼诚恳 ,语言精练体贴 ,举止得体大方 ,衣帽整洁适体 ,给病人留下值得信赖的第一印象。第二 ,要认真检阅病历 ,及时与手术医师、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沟通 ,全面了解病情 ,熟悉手术方式及步骤 ,与手术医师共同商讨麻醉方式及术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使病人及其家属产生信任感。第三 ,查体需细致到位。这样病人会认为医生对自己非常重视 ,产生安全感。第四准确、恰当、简捷地解答病人及家属有关手术、麻醉的各种疑问 ,消除病人的疑虑 ,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由于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层次、经济收入及所得疾病不同 ,对手术、麻醉所持态度、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麻醉医师在术前应针对不同病人的特殊心理进行心理抚慰。对那些手术顾虑特别大 ,心情特别紧张恐惧 ,以致影响食欲、睡眠 ,甚至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都有变化的病人 ,更应当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术前对病人细致入微、有针对性的心理抚慰 ,能使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主动配合麻醉医生和护士进行各项操作 ,提高麻醉成功率 ,生命体征也较平稳。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陌生的环境会使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加 ,多数病人都有一种身不由己、听天由命的感觉 ,有的病人生命体征波动很大。麻醉医生此时应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抚慰病人 ,问一问他的休息、用药情况 ,对周围的一切可稍加解释。这样 ,病人焦灼、恐惧心理可得以缓解 ,可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以乐观的情绪对待手术 ,配合麻醉。总之 ,术前的心理抚慰对术中麻醉的管理、生命的维护乃至手术顺利进行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麻醉中的病人完全失去自我保护能力 ,尤其是全麻病人对自身的任何不适都无法表示 ,麻醉医生责无旁贷地成为病人的保护者。这不仅要求麻醉医生有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文道德。尽管随着现代医学发展 ,手术麻醉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来维护病人的生命体征 ,但是仪器设备仍需医护人员操作 ,况且仪器并非万能 ,病人体征的细微变化仍需医护人员细心观察 ,防患于未然。如 :手术病人失血量未到一定程度 ,血压的变化并未在仪器上反应出 ,而麻醉医生可根据病人的口唇颜色、手术中失血量的计算 ,在血压变化之前及时补充血溶量。从现代医学观念出发 ,麻醉医生不仅要保全病人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要使病人在整个治病过程中得到全身心的维护。这就要求麻醉医生不但要在围手术期认真细致地关照病人 ,更要在麻醉中病人意识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将其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去尊重和呵护。医护人员的任何疏乎都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麻醉医生要像呵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病人的生命 ,像维护自己的身体那样维护病人的身体 ,成为手术病人的护卫者。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11-15 21:29
小儿麻醉的诱导
[attach]8720[/attach][attach]8721[/attach][attach]8722[/attach][attach]8723[/attach]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11-18 11:59
一、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及两补原则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 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 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 1/2张 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 1/3张 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 1/5张 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 1/2张 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 2/3张 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 1张 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11-26 12:20
儿科常用数据表
[attach]8799[/attach]
作者: guoqingbin 时间: 2009-12-4 10:46
工作了几年,感觉做小儿麻醉可以了,但是看了楼主的帖子,汗颜啊。
作者: guoqingbin 时间: 2009-12-4 10:50
本人认为小儿麻醉用药的量和麻醉深度的把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者: 中平 时间: 2009-12-29 21:14
以前还在临床轮转的时候,也这样乱哄病人的,哈哈哈~~
碰上真正的高手了,学习学习!
作者: 中平 时间: 2009-12-29 21:31
高手
以后有问题,搞不明白得上来请赐教了!
作者: 逸阳绝风 时间: 2010-1-2 21:15
做起来其实没那么容易 要有耐心
作者: dy718 时间: 2010-1-3 22:51
厉害厉害,很好很好
作者: yzwg123 时间: 2010-1-4 20:28
版主有一套,小儿麻醉说难也难,问题是静脉通道没法建立,现在也好有七氟醚,8%叫你喊两口解决OK。。。。。。。
作者: 蓝影月舞 时间: 2010-1-4 20:57
强烈希望各大版主出来开这样的帖子!越简单的麻醉方式及处理方法是我们基层设备不足的麻醉医生所需要的!
如何运用用常见药,教导简单实用术中观察方法,麻醉操作手法等等是我们迫切希望的。这些东西比起我们用不了的理论和操作(纤支镜,可视喉镜等)要强上百倍!!!!
作者: rextao 时间: 2010-1-10 23:45
cqxdeer88是个很细心而且精心的麻醉医生 小儿的麻醉做的如此专业 很不错!
作者: zhangzhhui 时间: 2010-2-26 22:37
回复 13# cqxdeer88
说的太好了有同感
作者: 王立夏—2007 时间: 2010-3-5 22:53
小儿麻醉真让人头痛
作者: 山茶花 时间: 2010-3-9 15:23
回复 16# cqxdeer88
肱骨骨折为何切尺侧?莫非尺骨有骨折?要是这样我觉得打腋路应该好一点。
作者: 山茶花 时间: 2010-3-9 16:20
回复 24# cqxdeer88
。小儿气管导管的选择:年龄/4+4。5 不可靠,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很赞同这个观点,要看小儿发育状况。
作者: myjvictor 时间: 2011-9-4 19:30
谢谢各位,学习了
小孩的麻醉很需要责任心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