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龚亚红:协和的麻醉医生为什么没有猝死 [打印本页]

作者: 论坛助手    时间: 2014-11-15 17:37
标题: 龚亚红:协和的麻醉医生为什么没有猝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龚亚红医生
在外人眼里,麻醉医生很清闲,打完一针就可以端个板凳,翘着二郎腿欣赏手术。据说每一个累成狗的外科医生都在心里谋杀过坐在椅子上偶尔看看监护仪的麻醉医生。

但我们自己知道麻醉医生是警犬,你只看到大多数时候我们静如处子的样子,却没看到抢救时刻我们动如脱兔的样子。麻醉医生的辛苦和压力你看不见,英美发达国家麻醉医生药物滥用和自杀率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医生,而国内麻醉医生猝死率在医生行业中则遥遥领先。然而,值得幸运的是,协和麻醉学科在全国麻醉界排名第二,但却没有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于是我反观自己在协和麻醉学习工作这些年,在酸甜苦辣百味杂成的记忆中找寻协和麻醉的魅力。
[attach]29470[/attach]
在协和麻醉做麻醉医师,接受危重病例的洗礼那是家常便饭。比如我参加工作的第4 天,有位患者术中出血15000ml,稚嫩的我当时大脑基本直接处于死机状态;等我学会抢救大出血病人了,我又碰到了过敏性休克的病人,血压3 分钟内从130mmHg 降到60mmHg,于是我的血压从90mmHg 飙升到180mmHg;还有一种低血压的原因叫肺栓塞,病人的血压突然测不出,当你还在怀疑麻醉机是不是坏了的时候,病人的心跳就已经变成了直线,这时候想死的心你绝对有。所以在麻醉手术当中,一切风平浪静谈笑风生的表像之下潜伏的却是重重危机,于是你瞬间就能理解那些麻醉医生为什么猝死,为什么嗑药自杀啦。
[attach]29471[/attach]
协和的麻醉医生虽然当学生的时候成绩好点,但毕竟也都是凡人,加上协和手术科室经常收治外院做不了的高大上的病例,麻醉医生更是压力山大。如此持续高压之下,协和麻醉人如何才能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呢?秘密在于我们有一个致胜法宝:Team work。

在协和麻醉科,各种危重病例早上都是要交班的,主麻医生介绍完病例,大家会一起讨论麻醉方案及可能的抢救措施。真正危重的病例,麻醉过程中主任或临床主管都会亲自到场指导,而其他二线也会偷偷记住有特殊病例的手术间,准时出现在诱导现场。所以当年轻二线被派到危重病例时,前一天晚上你可能会看书学习到很晚,但你不用惴惴不安,失眠到天亮,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相反有危重病例时我会很开心,因为有领导承担风险的同时,我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麻醉技能。
[attach]29472[/attach]
当然术中的危机事件更多时候是突发且无法预计的,这时候Team work 需要有一个手术室神器:通播。所谓通播其实就是广播大喇叭,门卫师傅24 小时守在通播前,有紧急情况你可以拨打门卫电话,让他呼叫你要找的人,这个人只要在手术室内,不论在哪个角落都可以听到通播。于是在麻醉科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如果通播呼叫“XX 主任到X 手术间”或者“XX 二线速到X 手术间”,甚至“XX主任速到X 手术间”时,这个手术间里一定发生了紧急抢救情况。然后手术间里瞬间就会冒出若干个二线,虽然通播并没有呼叫他们的名字,而主任们更是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杀到手术间里镇场子。然后抢救工作就会在主任或某高年资教授的指导下井然有序的进行。这种不成文的互助传统至今已抢救了无数患者,所以现在即便是手术室护工师傅都知道“速到”这个词在麻醉科是不能乱用的。
[attach]29473[/attach]
还有一种情况是年轻医生最害怕的,那就是月黑风高、夜深人静的24 小时独立夜班。新晋的年轻二线值夜班时可能都有过一听到呼机响就会心律失常的感受。想象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带着一个比你还菜的一线做麻醉,碰到一个140kg,脊背像座大山的产妇,你怎么也无法摸清楚脊柱在哪里,你把硬膜外针全捅进去还是没到硬膜外,你大汗淋漓,手都打的发麻了,但产科医生一定要腰麻,因为全麻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剖出来,所以你咬着牙,心里暗骂病人为什么把自己养成一头猪的同时,只想把穿刺针甩掉;或者来一个肾衰、心衰、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急性ACS 的老爷爷,巨大股疝嵌顿坏死,要做紧急手术,术前连心脏超声都没有做,血钾已经5.9mmol/L,你感觉病人不做手术随时都会猝死,但偏要扑到你的怀里死。碰到这种情况,作为年轻二线,你凌乱、你想嗑药、你想自杀的情心我都能理解,但问题是病人怎么办?感谢协和麻醉科的好制度,科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天都安排了三线听班,二线搞不定,你可以不用有任何压力的呼叫三线,即使三线这时候可能正和周公把酒当歌,他也会根据病人情况给你口头指导,或者衣服都来不及穿整齐就杀到医院来支援你。至今我还记得我独立值班不久的一个深夜,一个危重病人多科会诊评估麻醉诱导猝死风险75%以上,但病人家属要求拼死一搏,我在凌晨三点躲在电梯口给黄主任打电话,听到电话那头主任淡定却略带睡意的声音,瞬间我感动的鼻子发酸,可算找到救星了!
[attach]29474[/attach]
手术麻醉如战场,而且是地雷战的战场,谁也不知道今天自己踩得是狗屎还是地雷,而一旦遭遇地雷,我们都知道当局者迷,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抢救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延误就意味着给病人判死刑,所以麻醉科Team work 的精神就是把全科二线的智慧集结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危重患者创造生存的机会。所以虽然我们的工作惊心动魄,虽然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自备倍他乐克(抢救完病人后可以默默的服下一颗),但我们依然工作的很心安,因为我门永远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龚亚红医生原创供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专用)



作者: xuwenxue    时间: 2014-11-15 18:51
写的太好了,我们基层县医院就没那么好了,好的是做不了可以叫主任,到三甲医院也就40分钟。压力不是太大,所以没喝药没自杀没猝死!
作者: weixqn    时间: 2014-11-16 00:04
写得好,只能各种羡慕嫉妒。。。
作者: czh666    时间: 2014-11-16 20:26
写得好,做的更好!!!
作者: weixqn    时间: 2014-11-17 01:17
人多力量大啊,
[attach]29496[/attach]

作者: 衣起山    时间: 2014-11-18 19:46
在协和的日子真好!
作者: jyjy529    时间: 2014-11-19 20:41
好羡慕。基层医院就我一个人,喊个帮忙的都没……

作者: frog_0612    时间: 2014-11-19 22:35
由协和麻醉科上演的一幕幕让人触动的"TeamWork"让我这个通宵值班的年轻晚辈看过之后为之热血沸腾,其实文中作者所叙述的场景可能是当今大型三甲医院或许最普遍的“日常工作”。但楼主把平实无味的文字重新赋予了2种新的生命体:惊心动魄和温暖感动。见到了贵科不仅在临床技艺&学术文化的高超和领先更领略了贵科精神的保留与传承。超赞
作者: baggioyun    时间: 2014-11-20 12:57
技术、理念等各方面的确先进
作者: 帅哥    时间: 2014-11-20 16:06
让我羡慕、嫉妒、恨!只怪自己没有好好读书!
但还是代表基层医院的麻醉医院点赞!
作者: xiaoqi197112    时间: 2014-11-20 22:09
嗯,team work真好。
作者: n0521    时间: 2014-11-21 20:35
协和麻醉科是人寻梦的地方!假如再出去进修还想再去一次

作者: 麻神醉仙    时间: 2014-11-22 10:34
协和的优势不仅在理论技能,其实更在于其文化理念和人性化管理。互相帮助是自觉自愿的,而且领导不仅不限制大家休假,反而鼓励大家带薪休假。制度管理,领导管理,文化管理----前两者不可或缺,但协和更属于后者!赞一下!
作者: 214075754    时间: 2014-11-22 10:44
向往而又不可及的地方
作者: sxq6899    时间: 2014-11-22 22:11
据说每一个累成狗的外科医生都在心里谋杀过坐在椅子上偶尔看看监护仪的麻醉医生。
作者: ouchang8    时间: 2014-11-24 12:15
真心向往,真正的teamwork在我们医院很难实行,急诊另当别论,光择期的危重病人有时让接班的人都措手不及,病人重,外科医生不重视或者带组医师级别不够要接台,等到病人来时,主任级别已经下班,自生自灭去,只是祈求病人不要扑倒你怀里死。哎,还是大医院好,至少制度上让我们这种年资低经验不足的人能定心
作者: 梁丰铄    时间: 2014-11-24 22:14
向你们致敬 !你们是我们整个行业的楷模!
作者: 一路去远行    时间: 2014-11-29 13:43
羡慕嫉妒恨。高大上。距离我太遥远咯。
作者: xgw1968    时间: 2014-11-30 21:24
其实team work 在协和管用,在基层未必管用,因为你的那个二线也许也强不到哪里去,呵呵。
作者: anescn    时间: 2015-3-5 21:50
anesthesiologist has short life span is a unarguble fact. well, cause of it? first, unhealthy lifestyle in OR may cause major health problems. the problems anesthesiologist may face including long working hours, stress environment, irregular time for sleep and food. deprivation of sleeping. involuntarily absorbing harzdious meds. second, abuse of narcotics which is fairly high among anesthesiologists due to availability. third, sucide rate is high, in general, it's related the stress of job. forth, Accident cause by nature of the job. exposure themselves in unfriendly environment. needle stick is one of the common incidents. so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n it is easy to figure out odds for you to survive in OR.

作者: anescn    时间: 2015-3-5 22:11
beside the reasons you mentioned in your article, there are good reasons, sample rate is small and observation time is short may also be the facts which contribute to low mortality rate. well ,there is no doubt, it is a happy team with a  exceptional low incident rate. keep like that.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