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权威,让思维跳跃起来
在我热爱的麻醉领域里面,有特别多特别多的老师值得我尊重,教会我很多。通过自己的学习,结合老师教会我的知识,再加上临床生活中的各种收获。作为一名年轻的麻醉医生,我有一些想法希望分享给各位比我更加优秀的年轻大脑们。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特伟大的一个事实。麻醉发展到今天,在我眼里已经超越伟大。实习的时候,老师用氟芬合剂演示了一个全麻供我观察。用不同方式的定位,来做一个穿刺,供我做一个对比学习。用不同药品单一做硬膜外麻醉,供我体会……这样的老师您我身边都特别特别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里面或多或少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用回溯的眼光看问题的话这里面有特别多的感触是巨大的财富。您可能没见过,没有压力传感器同样可以测量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这里面可能有感染概率存在。可是原理的使用通过实践表达出来,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所有这些东西,留给我很多思考的空间。用一句不上档次的话讲:很落后,条件很糟糕。可是做这些的老师们他们的思维是活的,总是在跳跃舞蹈。感觉好像会呼吸的翡翠,价值连城。
我们理应尊重所有指南性的文字,所有有指导意义的科普文章,所有非伪造的文献资料,所有老师言传身教经验性的指导。因为麻醉说到底,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科学。而这些是我们的老师们,多年经验的总结,必须要知会。但是,医学之广博,也是很美好的存在。十年前的认知,今天发生了一些巨大的颠覆。这说明,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今天我们也一直都还在这样做。
可是,信息化。或多或少影响了思维的活跃性。当我们习惯百度一个答案,指南一个标准,专家一个指示……做这些的时候,也许是我们内心无意识的塑造了一个自己认可的权威。也还可能是外界让我们无意识的信仰某些权威。权威是一种说一不二,笃信之余,我内心特别惧怕。因为,听了很多教育性的指示,忘记了自己还有思考的可能性。被质疑,被辩驳的感觉对于一些权威来说,是很难受的。因为一个为此付出一生的东西,被质疑或者被颠覆,对于个人来说肯定是很痛很痛。但是,如果不是敢于去直面这种剧痛,哪来的革新和创造!
我们常常问一个问题怎么处理,然后会得到一个指南。告诉我们怎么去做。然后我们就按照指南做了。特别多的人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指南这么规定,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参照了什么数据,而这些东西具体有没有一个血的教训?……思考为什么,永远比得到怎么做更华丽。
我们常常因为某人因为某种操作或者用药上,我们看来不规范而立刻否定!而很少会愿意去了解操作者当时的思维方式,当时的工作状态,当时的环境条件。否认,是一个站的高的姿态。但是首先必须要明白,对错之分没有绝对那么简单。高处不胜寒是有道理的。愿意分享不好的东西的人不多了,大家习惯性的分享完美的东西。包括病例分析,操作视频,相关数据……好多都花了心思做了修改,展现的都是很精彩的部分。我们不知道,不完美其实才是价值更大的存在。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不完美。
我们好多人有这样一种状态,感觉身边的老师不够牛。觉得我们的专家是这样子说的这样子做的,而我们的老师不是。立刻质疑身边的老师,感觉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我觉得,分俩个方面思考。1.我们身边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他们出于什么考虑。2.专家这样子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还是指南性的指示,又或者是他们这样做而已。一开始就选择一个方向产生质疑是很天真的思维模式。
too young,我们学习的态度一定是尊敬,但是不一定要谦卑。学习对我们来说不是纸上谈兵的过程。它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勿忘初衷,在我们内心没有锁定权威的时候我们是敢于质疑,敢于思考的一群新生命。不论生活怎样,我们年轻的大脑,尽情舞蹈。相信,老师们会喜欢这样的学生。相信,我们自己也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祝同我一样的年轻人,生活顺利。麻醉工作,平安有序。进步! 作者: 将进酒 时间: 2014-11-24 01:16
A way of making a group of people all think about sth at the same time, often in order to solve a problem or to create good idea.——Oxford作者: 小v 时间: 2014-11-24 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