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查房网站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Goldenberg医师等进行了一项综述,概述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背景和现状、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和手术室通气策略的差别、手术室和围术期患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该综述于2014年7月发表于《麻醉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
目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术中使用低潮气量(VT)通气可改善患者术后转归。已知针对患急性肺部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且需要入住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使用低VT通气可提高存活率。由于低VT通气策略可以减少医疗费用,且面向于所有麻醉医师,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术中实施VT标准化管理。全世界每年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数量将近2.5亿,低VT通气策略的广泛实施将引起全球范围内临床实践的巨大变革。此外,全身麻醉后患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因此风险-受益分析具有复杂性。患者基线风险与从通气策略中受益的相关性见图1和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