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胡灵群教授:"不能插管 - 不能通气"给氧的那一刻 [打印本页]
作者: 论坛助手 时间: 2015-4-9 21:06
标题: 胡灵群教授:"不能插管 - 不能通气"给氧的那一刻
问1:产科麻醉最可怕的问题是什么?
答 :"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是最危险的一种产科麻醉情形。一旦发生在母婴出现生命危险的5分钟即刻剖宫产,关系到两个生命,生死就在一瞬间。
问2:发生了“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怎么办?
答:这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事件,所以更重要的是怎么避免这一恶性事件!英文里有两个词:Preemptive和Proactive,是处理这种临床情形的关键词。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但从效果上比其他现在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优越,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母婴生命受到威胁的紧急关头,变镇痛药物为手术药物,在5分钟内娩出胎儿。在这种“预见性医疗”思维下,在高危剖宫产试产产妇,提倡“超前分娩镇痛”-在产程启动后,即使产妇没有镇痛需要,也应该放置硬膜外导管。
问3:哪些是剖宫产高危产妇?
答:这些产妇包括:疤痕子宫阴道试产,巨大儿/头盆不称可能,胎心异常,子痫前期,双胎、多胎妊娠,臀位或其他胎位异常,重度肥胖,某些伴有内科疾患的产妇,如严重心脏病、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问4:上述规定好像都是列在分娩镇痛禁忌症上,这让我们变得很纠结,应该如何是好?
答:即使不分娩镇痛,作为一名麻醉医生,随时面临这类病理产科病人,面临困难气道的挑战。研究发现全麻剖宫产的产妇死亡率为百万分之32,区域麻醉(硬膜外或腰麻)剖宫产则是百万分之1.9。而产妇困难气道发生率为1/250,是非产妇的10倍之多。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已经公认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2002年美国妇产科学会发布的第36号临床公告(2013年重申)中就已经指出,产科医护人员应该鼓励剖宫产高危产妇,尽早椎管内分娩镇痛。美国产科麻醉发展后,让他们的麻醉相关产妇死亡率,从1980年代产妇死亡原因排列中第六位,1990年代第七,降低到了2011年的第十位。包括超前硬膜外置管在内的区域麻醉普及,是其中一个关键临床举措。
问5:如果按照现行局麻下剖宫产,那就不会有麻醉医生的问题,也不算麻醉并发症了吧?
答:局麻下剖宫产,或者没有麻醉下的剖宫产,只听到过两次。1),一次是前面提到的“不能插管-不能通气”的即刻剖宫产情况下,发生在美国西北大学普林蒂斯妇女医院产房。最后只有唤醒产妇,在局麻下实施剖宫产,保全了母婴的生命(见下面英国气道指南)。2),美国华盛顿大学产房一位500多斤重的产妇,即刻剖宫产情况出现,无法进入手术室。当然,在濒死期剖宫产时,不需要给麻药。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管理是现代麻醉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尽管现在还没有正式把麻醉医生改用“围手术期医生”的称号,但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在2014年已经开始使用“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围手术期之家)”思维。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包括疼痛在内的生命体征管理,自然成为麻醉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麻醉医生在场,从医疗质量角度,这还是麻醉问题。麻醉已经远远超过了打“麻药”这个概念,没有麻药就不是麻醉问题的逻辑显然不成立。在这些情况下,麻醉医生不但需要在场,而且是现场主力,甚至医疗小组的领导。如果有意回避这类临床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医学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变成医生?这类远远超出这里讨论范畴的问题。也会因为已经掌握了医疗手段,见死不救,而受到全世界同行,和道义上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