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真题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qiongqiong    时间: 2015-4-10 07:17
标题: 真题回顾
【2005-14 生理学 A型题】下列关于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重吸收率约为67%   
B.以HCO3-的形式重吸收
C.与小管分泌H+相耦联
D.滞后于H+的重吸收
E.与H+的重吸收无关

题目解析

A:HCO3-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其主要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约为80%,A错。
B:HCO3-的重吸收是以CO2的方式进行的,B错。
C、D、E:HCO3-重吸收的过程如下(以近端小管为例):
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Na-H交换将细胞内的H+分泌到小管液中;
②进入到小管液中的H+与小管液中的HCO3-结合成H2CO3,随后H2CO3解离为CO2和H2O。这一过程需要碳酸酐酶进行催化;
③CO2为气体,可通过单纯扩散迅速进入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说明HCO3-的重吸收是以CO2的方式进行的;
④进入到细胞内的CO2与H2O又结合为H2CO3,随后H2CO3解离为H+和HCO3-;
⑤这样HCO3-就被重吸收入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了,而解离的H+则又通过Na-H交换进入到小管液中,重复上述的步骤。C对,DE错。

本题答案:C

考点讲解

【2015年大纲 生理学(八)尿的生成和排出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考查概况:本考点为西综考试的必考点,大纲中提到的各物质的重吸收或分泌均应掌握其各自相应的考点。

一、概述
1. 从肾小球滤过的尿液为原尿(超滤液),原尿进入到肾小管后为小管液,小管液经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或分泌等一系列处理后形成终尿。
2. 原尿约为180L/d,终尿仅1.5L/d。

二、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
1. 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率为100%,且均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2.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转运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转运,与Na+的重吸收相耦联。注意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其他细胞(如红细胞)的方式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此为被动转运。
3. 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浓度≥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葡萄糖则无法被近端小管重吸收,便进入到尿中形成尿糖,血糖浓度为180mg/100ml被称为肾糖阈,一旦超过这个阈值,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1型)或相对(2型)缺乏,导致血浆葡萄糖浓度增高,超过了肾糖阈,因此会出现尿糖。

三、Na+、Cl-、K+、水的重吸收
1.Na+、Cl-、K+、H2O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约为65%-70%,且一般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这是由于球-管平衡所致。
2.近端小管的球-管平衡又称为定比重吸收,其机制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
3.血液经过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中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再经出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又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假设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则进入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血液会增多,即肾小球滤过率增大;但进入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会减少,相当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蛋白质被浓缩了,因而血浆胶体渗透压会增大,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大后有利于肾小管中的Na+、H2O等物质被重吸收,因此重吸收率增加。反之亦然,可见,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物质的重吸收率↑,这样近端小管对Na+、H2O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即保持球-管平衡。
4.注意球-管平衡与管-球反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管-球反馈是指小管液流量的变化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变化。机制为:当肾血流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流经致密斑处的NaCl含量↓→将产生下述两种效应:
①降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阻力→肾小球滤过率↑;
②使得颗粒细胞释放肾素↑→RAAS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选择性地收缩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率↑。
上述两种效应都使得降低了的肾小球滤过率得以恢复正常,这就是管-球反馈。

四、各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