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临床安全仍待改善,未来应当通过对现有的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的不断革新来改善手术患者的长期转归;
②由于医环境恶化和手术量的急剧增加,麻醉医生面临环境恶化与职业耗竭两大主要问题;
③麻醉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内牵手基层医院、对外拓展国际视野。
医生这个职业总是在关注患者的健康,这样的职业习惯反而导致医生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麻醉医生的工作是让患者在围手术期安全、无痛,为患者减少各种有害刺激,而麻醉医生自己却长期处于重重压力和有害刺激之下。
职业耗竭是一种心理综合征,是对工作中长期紧张性刺激的反应。职业耗竭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衰竭(感到情绪枯竭和体力透支),去人性化(工作态度冷漠麻木、消极怠工、萌生退意)和低成就感(感到自己能力不足、丧失自信和不能胜任工作感)。
职业耗竭状态也是一种疾病,其症状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受损,性格改变和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皮质醇是最重要的应激激素,急性应激导致皮质醇水平增高,而长期应激如职业耗竭则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崩溃,皮质醇水平降低。国外调查数据显示,医生整体的职业耗竭发生率为19%~47%,麻醉医生的职业耗竭发生率则为20%~50%。
一项2013年发表的研究证实,86%的麻醉医生承认曾因疲劳犯下错误,58%的麻醉医生认为工作时间超过了实施安全麻醉的个人限度,6%人为错误导致的危机事件由疲劳所致,占麻醉事故的80%。中国麻醉医生职业现状大型网络调查结果显示,78%的麻醉医生感到“很累”或“十分累”,近年来麻醉医生猝死事件频频更是令人揪心。
①做法一,从科室层面出发,黄宇光教授分享经验。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通过创造氛围、改善环境,优化员工工作时的心情;增加工作人员和麻醉辅助人员,减轻工作负荷等措施减轻员工的职业耗竭,同时依靠团队的力量,分担麻醉医生的职业压力。
②做法二,从学会层面出发,关注挑战,牵手分享。
③做法三,从从国家层面出发,及时向主管领导表达诉求。
2014年8月,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患者安全目标(2014—2015)》,首次提出要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对麻醉医生职业耗竭的研究,努力改善麻醉医生的职业耗竭现状,保护麻醉医生的劳动权益,促进麻醉学科的长远发展。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