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功能障碍还包括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这种心律失常表现为窦房结不能随着代谢需要的增加调节心率。在病人休息时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但活动量增大时则表现出症状。某些特定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心率作用会导致变时功能不全。
2.房室传导阻滞
这一疾病发生在心房到房室结的传导或到希氏束的传导中断。从解剖上来讲,阻滞的部位可以发生在希氏束以上、希氏束以及希氏束以下的任何位置,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能进一步明确阻滞部位。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I度房室传导阻滞定义为PR间期延长,大于正常PR间期的上限值(0.2s)。I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的发病率在0.65%-1.1%。早期研究通常认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不严重,很少有患者去寻求治疗。但最近的研究证实,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房颤的发生率增加2倍,而且增加全因死亡率。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定义为心房冲动间断不能下传至心室。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无相关的QRS波群(图2);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正常或延长,PR间期固定不变,在正常传导的P波后无相关的QRS波群(图3)。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更具有预测价值,因为这种性质的心律失常更可能进展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心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