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麻醉工作的不良习惯汇总,看看你有哪些?
[打印本页]
作者:
华西小卒
时间:
2009-6-13 01:28
标题:
麻醉工作的不良习惯汇总,看看你有哪些?
综合于丁香园的讨论,对照下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
麻醉前
1、术前未访视病人。忘了签麻醉知情同意书或等病人送到手术室门口了再签。
2、 不认真进行麻醉前访视,不详问病史,未及时发现病人其它伴随疾病和潜在危险。因而未准备急性发作时需要的药品。
3、.麻醉前访视不看辅检结果。
4、择期全麻病人不测体重。
5、起码的监测和抢救用具不是触手可及。
6、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假牙、饰物等贵重物品未先脱下交家属。
7、术前不检查麻醉机,麻醉药等, 没有换钠石灰,气管导管、呼吸囊没有准备好,术中病情有变,手忙脚乱.
8、插管前吸痰管不准备,肥胖病人不备口咽通气道。
9、、全麻插管诱导前,根本不跟患者交代关于气管导管的事;不喜欢跟病人交流,遇到比较“烦”的病人干脆使用镇静剂算了。
10、没检查喉镜,使用时候发现没电;或灯泡破损。
11、抢救药品不齐全,或过了效期。
12、没意识困难插管和困难插管时应急准备。
13、患者入室后,接了监护仪,有时为省事只接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别的如心电图等不接。
14、手术麻醉前与病人缺乏沟通,没能很好的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做到让病人知情配合;
15、对危重、复杂病人没有麻醉预案,也没有在科内讨论。
16、有时候为了满足外科医生的要求,一再违背原则。其实我们做麻醉,谁说了都不算,不是我们麻醉医生说了算,也不是外科医生说了算。什么说了算?原则或者说是病情说了算。
麻醉中
1、无菌观念不强,表现在:
⑴、使用全麻包插管过程中,把里面的无菌气管导管拿到患者的头一侧,没有很好的注意无菌。插管不戴手套,直接用手接触气管导管前端。
⑵、使用三通的频率非常高,在使用完三通后经常不用“帽子”“盖”好。
⑶、全麻拔管前的吸痰,在病人嘴里吸了几下,然后就往气管导管里放。原则上应该换一根无菌的。而且吸痰时很多都是用吸痰管上下来回抽动,而不是旋转式吸痰。
⑷、颈丛、臂丛、深静脉穿刺的时候消毒范围不够。
⑸、配药不规范,不按无菌操作处理。
⑹、臂丛、颈从和椎管内麻醉过程中消毒不规范、消毒后不铺无菌单,消毒范围随心所欲。
⑺、呼吸回路不经消毒,反复使用。
⑻、做有创操作前经常都是不洗手的。
⑼、单肺通气时候左右吸痰管不分开,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也不消毒。
⑽、气管插管、牙垫、吸痰管未经严格消毒而反复使用。
⑾、三通加药不回抽,莫非氏管加药不用酒精或碘棉签消毒。
⑿、抽药安瓿不消毒。
⒀、放药的盘子无遮盖。
⒁、麻醉插管后,镜片不消毒,有的直接用水冲一下完事。
⒂、注射操作完后未用消毒棉球压迫操作点。
2、有的病人术中可能有需要用麻黄素,阿托品。事先不按常规抽好备用。
3、用完了的安瓿和注射器不及时清理归类,而乱扔乱放。用完了的安瓿未保留至手术结束。
4、链接三通应先冲后接,加药时注意有无残留气体,切勿以为空气少量也没有什么。
5、吸痰时要么先吸气管插管内后吸口腔,要么分别备两个吸痰管。而且进入时应折管进入,不应有负压,将管内以及肺内的储氧残余氧量吸出影响氧饱和,进而影响通气。且应注意正确的吸痰方法。
6、病人入手术室后,在没有监护和开通静脉通路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开始椎管内穿刺。
7、麻醉当中使的用药物配制后不粘贴标签,结果致药物使用错误。
8、不论那种麻醉都不进行术前吸氧去氮,甚至有时术中也不吸氧。
9、全麻诱导时不等药效出来就行气管插管。插管前不常规试气管导管的套囊是否漏气
10、全身麻醉病人在诱导气管插管后不常规听诊双肺呼吸音及对称性,不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11、术中关掉监护的报警音。
12、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后用特别锋利的针头去测平面。
13、椎管内麻醉再次注药时不按照先抽后推的原则。
14、硬膜外穿刺时直观不通畅的情况下,直接退导管,而不是将穿刺针和导管同时退出。
15、硬膜外阻滞用空气试负压而不是用生理盐水,试负压时瞎打空气。穿刺成功后未躺平先注试验量。
16、有平面后有时注射维持量时不先回抽,或者拼命回抽。
17、硬膜外操作时,穿刺包中的硬膜外导管被碘伏弄脏了,只是用纱布擦拭外表,导管里面有没有也不管,也不用生理盐水冲洗就直接连接使用。
18、腰麻时刚推完药,就任由手术医生或护士摆体位。
19、对于肥胖病人,没有充分的困难气道处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用长效肌松药诱导插管。
20、头面部手术时不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
21、麻醉时不注意手术的进程,闷头坐着不动:手术关键操作时,不站着注视手术野。
22、全麻+硬膜外时,硬膜外给完了全量就急于诱导。
23、为了患者能“及时”苏醒,过早停药导致术中知晓;
24、术中发现病人的手臂过度外展,不加以干涉纠正。
25、监护仪上心电图等有时出现故障,就不管了,听之任之。
26、一边聊天,一边麻醉。高年资麻醉医生诱导完后转身就走了,接下来的问题都有实习生、进修生、低年制的医生处理。高年资麻醉医生对麻醉全程不闻不问。
27、工作时离岗,要么到外面的办公室里面去喝茶、抽烟等;要么就是和护士在谈空话,在手术中谈论着和手术无关的内容。。
28、滥用肌松药和拮抗药、镇静药。麻醉不理想时滥用多种镇静剂、止痛药。
29、病人俯卧位手术,心电图的导线压在身下,视而不见,还有心电图的导线直接横过病人的脖子。
30、全麻病人眼睛没有完全闭上,不做任何处理,不保护病人眼睛。
31、接台手术剩余药物舍不得丢弃,接着使用
32、硬膜外麻醉置管后不仔细回抽,结果导管误入血未发现,药物使用出现中毒反应。
33、为了及早外送病人,大剂量使用催醒药(如呼吸兴奋药、氟马西尼、肌松药拮抗药等),结果病人一到病房,即出现严重呼吸抑制,被动抢救。
34、浅麻醉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时不加深麻醉,而用血管活性药来控制血压和心率
35、对所使用是药物说明和药理不详细阅读和了解,局部麻醉效果欠佳,立即辅用舒芬太尼针50ug iv st,结果患者呼吸严重抑制,人工呼吸抢救。第二次又出现局部麻醉效果欠佳,改用舒芬太尼针30ug iv st,再次出现严重呼吸抑制,继续人工辅助呼吸。第三此再次出现局部麻醉效果欠佳,接受前两次教训,改用舒芬太尼针20ug iv st,依然出现呼吸抑制,再次人工辅助呼吸。此后方明白舒芬太尼针5-10ug iv st足以。这前后始终没有详细阅读药手说明书和学习相关药理。
36、麻醉记录单,字迹不清、不及时填写、不如实填写,有的进行涂改。
37、发生突发事件不及时报告。
麻醉后
1、不等病人出手术室就将监护撤掉。
2、.全麻拔管后病人还没出手术室 还在监护中就允许巡回将吸痰器拆掉。
3、手术完成后不测平面就送回病房。.
4、全麻在手术结束后送病人回病房时不拿呼吸囊,和更换外出服。不详细交接班。
5、 搬动体位后有时不注意平面。
6、在全麻术中,任由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随意搬动病人;全麻拔管后搬动病人时候不托住病人的头部。
7、麻醉结束后,忘记把氧流量关掉,甚至忘记把监护仪麻醉机的电源关掉。
8、手术麻醉结束,监护仪各导线不分开收,甚至拖在地上,导致导线等损毁加速。影响麻醉工作正常开展
9、监护仪导线有时候会沾上病人的血,从来没有擦过,继续给下一个人用。
10、全麻气管插管后喉镜不用酒精浸泡消毒,只是简单酒精或碘擦擦用水一冲,甚至仅用水一冲了事,乙肝阳性病人或未知乙肝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没有特殊处理;
11、.麻醉机螺纹管没有每个病人一换,经常很多病人才换一个;
12、麻醉机消毒不彻底,给病人呼吸道带来很多感染隐患;
13、困难喉镜使用后不洗,简单酒精或碘插下,插管钳用后不洗也不消毒
14、使用镇痛泵不作记录、不随访,不按急性疼痛服务(acute pain service,APS)进行管理。
15、PCEA硬膜外导管固定不牢。
16、镇痛泵使用方法未向病房护士和病人交待清楚。
17、上个病人镇痛泵的剩余药直接给下个病人用,连延长管都不更换。
18、麻醉后不按时访视,也不作随访记录。
麻醉中的不良习惯汇总
1.手术麻醉前与病人缺乏沟通,没能很好的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做到让病人知情配合;
2. 签字不及时或等病人送到手术室门口了再直接签字;.麻醉前访视不看辅检结果。
3. 不喜欢跟病人交流,遇到比较“烦”的病人干脆使用镇静剂算了。
4.饱胃病人未处理即仓促麻醉。
5.手术过程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去抽烟、喝水、聊天等,特别是椎管内或神经阻滞的麻醉。
6.术前不检查麻醉机,麻醉药等,术中有变手忙脚乱。抢救用具一定要触手可及!
7.病人入室后未及时做相应的心电监护,未及时发现病人隐存的问题。
8.未开监测和静脉通道就注射麻醉药。
9.配药时不写标签。
10.硬膜外穿刺包里的两个过滤器好像永远都是多余的;
11.麻黄素,阿托品不常规抽;
12.病人有其他伴随疾病未准备急性发作时需要的药品.
13.术中关掉监护的报警音,术中没有常规监测心电图、血氧、血压等;
14. 划过的安瓿颈未用碘伏擦一圈消毒再掰
15.椎管内麻醉时消毒范围不够,有时连洞巾都不用
16. 椎管内麻醉前未洗手再带手套。
17.抽药后不按无菌操作处理,安剖不及时清理,用了的注射器用完了乱扔,未用完的不放在药盘里,乱扔。
18. 定位未确切先穿进去,再慢慢找
19.在硬膜外腔转动硬膜外穿刺针。
20.未躺平先注试验量。
21.负压试验时用的是空气而不是生理盐水;
22.被外科医生催的一点原则都不遵守,为了追求快速,不用试验量或试验量后不到5min即大剂量给药。
23.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用特别锋利的针头去测平面。
24.手术完成后不测平面就送回病房.
25.搬动体位后有时不注意平面. 不检查气管导管
26.硬膜外麻醉时候不给病人吸氧。,
27.注药前没有回抽的习惯。有的地方在到达硬膜外腔先给5ml利多卡因然后置管,仰卧后分次给剩下的10ml 。
28.PCEA硬膜外导管固定不牢。
29.腰麻时刚推完药,就任由手术医生摆体位。
30.硬膜外穿刺时直观不通畅的情况下,直接退导管而不是将穿刺针和导管同时退出。
31.麻醉时不注意手术的进程,要学会站着做麻醉。
32.全麻+硬膜外时,硬膜外给完了全量就诱导。
33.全麻插管诱导前,根本不跟患者交代关于气管导管的事;
34.使用全麻包的插管过程中,很多医生都是把里面的无菌气管导管拿到患者的头右侧(麻醉医生自己顺手),没有很好的注意无菌。
35.全麻在手术结束后送病人回病房时不拿呼吸囊。
36.现在使用三通的频率非常高,在使用完三通后经常不用“帽子”“盖”好。链接三通应先冲后接,加药时注意有无残留气体,切勿以为空气少进入一点也没有什么。
37.对于肥胖病人,没有充分的困难气道处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用长效肌松药诱导插管。
38..择期全麻病人不测体重。
39.全麻操作时均未带消毒手套。
40.插管前未准备吸痰管、吸引器,肥胖病人不备口咽通气道。
41.全麻拔管前的吸痰,很多医生都是现在嘴里吸了几下,然后就往气管导管里放(应先吸气管,再吸口腔),原则上应该换一根无菌的。而且吸痰时很多都是用吸痰管上下来回抽动,而不是旋转式吸痰。进入时应折管进入,不应有负压,将管内以及肺内的储氧残余氧量吸出影响氧饱和,进而影响通气。故应注意正确的吸痰方法。
42.为了患者能“及时”苏醒,过早停药导致术中知晓。
43. 发现术中病人的手过度外展不加以干涉。
44.双鼻导管吸氧的时候,一般都喜欢把鼻导管塞进鼻前庭中,其实只要鼻氧管的开口放在鼻前庭前就可以了。
45.颈丛、臂丛、深静脉穿刺的时候消毒范围不够
46.气管插管、牙垫、吸痰管未经严格消毒而反复使用,喉镜使用前未消毒。
47.麻醉机螺纹管没有每个病人一换,经常很多病人才换一个。
48.单肺通气时候左右吸痰管未分开(一定要分开)。
49.呼吸回路不经消毒,反复使用。
50.乙肝阳性病人或未知乙肝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没有特殊处理。
51.全麻拔管后病人还没出手术室 还在监护中就允许巡回将吸痰器拆掉。
52.术毕监护仪各导线不分开收,甚至拖在地上,不等病人出手术室就将监护撤掉。
53.术后不访视,有并发症不能及时处理;访视栏先写上无麻醉并发症。
54.出手术间不更换外出服。
作者:
qsj2008
时间:
2009-6-13 09:30
总结非常好,亲临如镜之感。有则加勉,无则防戒。为我们麻醉科有更好地明天加油吧!!
作者:
蓝色情缘
时间:
2009-6-13 10:16
本帖最后由 蓝色情缘 于 2009-6-13 10:18 编辑
:L很全面。
其实好多医生都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有的麻醉医生椎管内麻醉从不测平面。
看了之后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以后会注意的,逐步改正,谢谢楼主!
作者:
xyz-cn99
时间:
2009-6-13 10:29
一个很有意义的讨论帖,感谢丁香园的网友,推荐另一个精华帖,均为临床工作中的细节问题。
【精华】麻醉过程中易出问题的细节之处:
http://www.xqnmz.com/viewthread.php?tid=1061
作者:
dragon2004212
时间:
2009-6-13 10:41
精辟!好好学习!我们临床工作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我们每一位麻醉医师都按麻醉原则(指南)去做麻醉工作,我相信麻醉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
dragon2004212
时间:
2009-6-13 10:43
华西麻醉科就是我们的好榜样!谢谢华西小卒!恳请您一如既往的和我们分享你们的成果!
作者:
liduo
时间:
2009-6-15 21:13
谢谢了!总结的很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
lzdb00
时间:
2009-6-18 22:38
结非常好,亲临如镜之感。有则加勉,无则防戒。哈——————————————————哈!
作者:
zhujun7890
时间:
2009-6-18 22:56
精辟!好好学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
20090114
时间:
2009-6-18 23:12
很细致,细节决定成败呀
作者:
zhangyan77724
时间:
2009-6-22 22:20
学习了,真希望我科的医生也能学学
作者:
zhangguanxue
时间:
2009-6-22 22:38
好好学习!改掉坏习惯,养成好的操作常规,提高安全性。
作者:
libaoshen
时间:
2009-7-13 09:56
楼主太厉害了一些小的方面不注意很容易出现事故。
作者:
wyg494728
时间:
2009-7-13 12:21
学习!总结的很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
锥。醉
时间:
2009-7-13 13:34
努力做到最后!谢谢楼主。。。。
作者:
minifan
时间:
2009-7-14 00:17
警钟常响,麻醉工作把握大方向同时也注重细节,谢谢楼主
作者:
woodbine8
时间:
2009-7-14 13:01
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纠正的
作者:
fyp0329
时间:
2009-12-5 19:35
自己的坏毛病很多,以后一定改了。谢谢
作者:
fyp0329
时间:
2009-12-5 19:35
自己的坏毛病很多,以后一定改了。谢谢
作者:
yxm121
时间:
2010-4-20 15:14
总结非常好,亲临如镜之感。有则加勉,无则防戒。为我们麻醉科有更好地明天加油吧!!
作者:
liumao080
时间:
2011-6-27 23:02
有个问题。。和香港麻醉同行做了不少手术。。他们静脉给药。。给后针头从不套回注射器,下次用药也就直接给。。三通帽也不从不回套。。但是。椎管内麻醉。洗手。穿无菌衣。一样不少。感觉我们有点本末倒置。静脉的什么都注重。椎管内麻醉基本都没洗手穿衣。。
作者:
64626768
时间:
2011-7-1 19:47
支持啊////////////////////
作者:
miqi123
时间:
2011-8-30 21:31
1年后再见,我们要更加反思
作者:
老鹰1
时间:
2011-9-9 15:09
细节决定成败,麻醉没有“随便”和“大大咧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和弱点,希望我们都以次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作者:
周耀
时间:
2012-1-3 22:13
其实,都是我们的毛病,改吧。
作者:
sssmz
时间:
2013-7-20 00:07
警钟常响,麻醉工作把握大方向同时也注重细节,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