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急诊插管遇到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开心麻    时间: 2009-9-3 22:12
标题: 急诊插管遇到的问题
医院120拉来一病人在抢救室,叫我去插管,一看病人是连枷胸,我考虑没有呼吸机,叫把病人拉到手术室插管。等我把都准备好了,这时打来电话说病人已死亡。战友们,觉得我那里做错了吗?
作者: 胜飞    时间: 2009-9-3 22:18
要争分夺秒,先插管,插管后可以先用简易呼吸器控制呼吸,再运送手术室,病人还有一线生机。
作者: lzdb00    时间: 2009-9-3 22:37
他们叫了,你还是要先插,插完走人,你担心纵膈摆动吧?闭式引流,胸壁固定是他们的事,
作者: woaiweiyi    时间: 2009-9-3 22:45
对胸外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呼吸衰竭,严重的出现纵隔摆动而影响循环功能,同时可存在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处理上应该是先处理并存的血气胸,做胸腔闭式引流,再行气管插管,估计该患者创伤严重,死于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个人浅见,我也没处理过,楼主的病例学习了。
作者: jyy1232002    时间: 2009-9-3 22:46
如果自己觉得不保险,可以让外科直接进行气管切开,何必这样做,给自己找麻烦?
作者: lijiang10    时间: 2009-9-3 22:50
本帖最后由 lijiang10 于 2009-9-3 22:51 编辑

如果现在病人的呼吸停了,我觉得还是先插管。控制呼吸。在处理。
作者: 开心麻    时间: 2009-9-3 22:55
对胸外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呼吸衰竭,严重的出现纵隔摆动而影响循环功能,同时可存在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处理上应该是先处理并存的血气胸,做胸腔闭式引流,再行气管插管,估计该患者创 ...
woaiweiyi 发表于 2009-9-3 22:45


当时病人的呼吸已经快停了,spo2维持在70-86左右,血压80/45。如果先处理,后插管会不会因为缺氧而引起严重并发证。
作者: woaiweiyi    时间: 2009-9-3 23:07
本帖最后由 woaiweiyi 于 2009-9-3 23:15 编辑

7#
当时病人的呼吸已经快停了,spo2维持在70-86左右,血压80/45。如果先处理,后插管会不会因为缺氧而引起严重并发证。

开心麻战友,因为呼吸困难的程度不与连枷胸损伤的严重程度相符,所以连枷胸的损伤的患者只有在出现呼吸衰竭时才采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插管可以,必须有严格的指证,不能别人让你插管你就插,如果当时能做个血气分析一下就好了,可以诊断有无呼衰。
作者: 814546126    时间: 2009-9-4 02:32
积极参与协助抢救!紧急胸部闭式引流加外固定保证呼吸通畅面罩吸氧改善氧和!病人烦躁有可能血容量不足和继续缺氧!这时需加快补充血容量同时可给镇静药静脉推入后插管,再行镇静药物静脉维持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作者: libaoshen    时间: 2009-9-4 09:39
应该在抢救室先插管患者抢救争分夺秒,插完后可用简易呼吸器。
如果患者家属告你那你可说不清了。
作者: 周松涛    时间: 2009-9-4 09:42
当时能插管,我建议还是立刻插管。
作者: cqxdeer88    时间: 2009-9-4 16:07
上周我遇到过这样的CASE
82岁老大爷被货车撞了,喊我去插管
我是从家飞奔到ICU,到现场时候第一反映就是复合伤,连枷胸,当时还是有呼吸SPO2在75%左右,我听诊后决定立即行气管插管,因为右侧呼吸音没有
当喉镜进人的时候发现口里面全部是血,了解吸痰(插管前一定得准备好吸痰管),所幸的一次性成功,捏皮球听诊,固定后气管内吸痰,全部都的血,后来我对外科的说得赶快手术,他们说还得去照片
最后病人死在CT室,全身多处出血,我们进行胸外按压最后点除颤  后放弃
整个人象吹气球似的膨胀
给我的经验是∶抢救插管一定得快,那是保命的,时间耽误了,尽管病人最终还是挽救不回来,但是你不插管就是你的事情了。
作者: meiwuliliang    时间: 2009-10-21 09:36
大家在临床工作中无论干什么操作都应遵循一定的医疗原则行事,这些原则可都是先辈们很可能以“血的代价换来的“,合并血气胸的应先做胸腔穿刺引流后再行气管插管。
不要没事给自己找事!
好心办坏事!
作者: fandy    时间: 2009-12-6 21:22
如果是张力性气胸先插管不是也不好?那怎么办?
作者: 小麻将123    时间: 2018-6-8 22:54
应该插管抱球,保证通气。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