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现实麻醉工作中,还是游弋于麻醉相关的网络世界,或多或少听说过医生的药物滥用和成瘾的人和事。很多麻醉医生认为这些事离我们很远,甚至认为那些道听途说只是传闻。与国外不同,由于该话题过于“敏感”,国内没有任何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或调查,更不要说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及治疗预案。我曾听过有确切证据的与药物滥用相关的麻醉医生猝死个案,还听说过“子承父业”及“麻醉瘾君子小圈子”的荒唐案例,尽管实际上严重程度不得而知,但这些足证明国内麻醉医生药物滥用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每个麻醉医生应该正确看待麻醉医生的药物成瘾问题。就此问题,我对麻醉行业中的四类人提一些本人的建议。
一,无药物滥用史的麻醉医生
麻醉医生药物滥用和成瘾,多数人很容易把他们与社会上的流氓吸毒相混为一谈,进而则是“不道德”“吸毒犯”“无家庭社会责任感”“生活作风糜烂”等印象。对这些“害群之马”,或避而远之,或冷嘲热讽,大有“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感觉。其实,麻醉医生有药物滥用和成瘾,我们应该把它看成一种麻醉医生特有的职业病,这个病与麻醉行业息息相关。比如与麻醉医生工作及生活压力引发抑郁失眠,以及随后盲目自信的药物自我治疗有关,更与麻醉医生相对便捷的药物获得途径有关,这些与社会上为纯粹追求快感而吸毒的人员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矿工得了“尘肺”的职业病,人们会觉得同情,而麻醉医生得了“药物成瘾”的职业病,却被人们甚至同行认为“活该或者作风不检点”,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一个麻醉医在偶然地误入“药物滥用成瘾”的旋涡,作为同行,更应该给予同情、理解、帮助、拯救。自我标榜式的“吐口水”,只会让这些医生更加孤立无援,越陷越深,直至走上不归路。所以同行们应该放下冷漠自私、心怀敌意的有色眼镜,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用一颗包容的仁爱之心,营造让药物成瘾的医生有勇气摆脱毒瘾困扰的环境。
二,有尝试自我药疗史的但未成瘾的麻醉医生
很多病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后,都会描述良好舒适的麻醉体验,作为麻醉医生,对于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描述,很自然地想感受一下这种体验,因为任何人都是会有好奇心的。麻醉医生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责任重,年青医生夜班频繁,睡眠质量差,生活压力大,部分年青女医生饱受偏头痛或者痛经折磨,容易引发失眠焦虑或抑郁症,加上麻醉类药品获取较为便捷,很容易引发自我药疗的念头。虽然麻醉医生对麻醉药自认为很熟悉,很能掌控,但对其隐藏在临床应用背后的成瘾性却了解不多。查阅文献,除了阿片类药品外,咪唑安定、氯.胺.酮、笑气、各种吸入麻醉药、异丙酚、硫贲妥钠、甚至肌松药都有滥用和成瘾的报道。所以,有自我药疗念头或者有尝试过自我药疗的麻醉医生,务必记住以下几句话:
1,好奇心的确会害死猫。
2,焦虑失眠抑郁症请找专科医生规范治疗,切不可自已瞎捣鼓。
3,对麻醉药的未知世界要有敬畏之心,不可盲目自信。
4,要深刻认识到药物成瘾对身心健康危害。
5,要深刻认识到药物成瘾后带来道德和法律的压力,
6,请无理由停止一切自我药疗的行为。
三,已经形成药物滥用或者成瘾的麻醉医生
药物成瘾的麻醉医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各种敏感因素,他们总是隐藏混杂在麻醉医生队伍中,一边继续麻醉工作,一边暗自收集药品。当夜幕降临,魔咒发作时,独自关上值班室或者私人卧室的房门,受困于命悬一线的药物快感。据国外文献报道在被发现滥用药物的麻醉医生中,18%是以死亡或者接近死亡作为首发症状的。在自注麻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神志模糊,精神恍惚,药量很难把握,体位不当又容易出现气道梗阻或者窒息,所以说在无人监护下独自滥用药物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必须认识到,麻醉药品成瘾肯定是一条不归路,随着药物滥用的年限增加,欣快感的阈值提高,注药量也必定上升,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风险也逐步增加,所以尽早摆脱毒瘾,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才是长期存活的根本。
有勇气走出摆脱毒瘾困扰的想法是难能可贵的,而同事、家人、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让成瘾者成功迈出第一步的关键。远离成瘾相关药物至少一年是国外戒毒计划中重要环节,比如可以暂安排此类型医生从事麻醉门诊评估,术后随访,或者安排至其它专业轮转学习,另外各种心理评估、戒毒专家门诊,整个家庭成员参与,定期的或者随机的药物检测等也是整个戒毒计划的重要内容。
而对于暂时没有勇气脱毒,还在继续自我注药的麻醉医生,安全是最重要的,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如一次抽取药量要控制,避免神志不清时注射过多,比如可以选择去枕或者侧卧位,气道梗阻发生率可能会减少一些。
四,科室领导,医院领导,学术引导方面
帮助和拯救药物成瘾的麻醉医生,科室领导是有责任和义务的。一方面,对有滥用但未成瘾的医生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他们行为,并重点人重点管控。另一方面,对已有成瘾的麻醉医生要采用开导帮助的怀柔政策,协助他们树立脱毒的信心,在工作安排方式上作适当的调整,并且为当事医生作隐私上的保护,切不可作出撇开关系或者人事开除的蛮横决定,这样极引发刑事案件或者极端事件。科室主任还应该将此事告知医院领导并且备案,而医院管理层面也应该把麻醉医生药物成瘾当成一个职业病来看待,在协助治疗,岗位调整,隐私保护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麻醉医生的药物滥用与成瘾问题在国内的研究极少,甚至连基本的流行病调查都没有。反观国外文献,对麻醉医生的药物滥用与成瘾问题的研究较多,并已初步形成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的体系。所以国内学术引导方面应该针对此方面问题多作学术上的引导,促进麻醉医生药物滥用与成瘾预防策略与治疗规范的形成,让药物成瘾的麻醉医生脱毒治疗有可循依据,有具体方法。
药物成瘾的麻醉医生,象是被恶魔诅咒了的天使,他们仍然能够飞翔,只夜黑风高的时候,受困于诅咒而无法自拔。自诩为白衣天使的我们,不应该憎恶恶魔而抛弃他们,应该关心帮助他们,和他们一起驱赶魔咒,让他们重新获得天使的自由。
Mr.digua个人微信号Mr_digua77520
作者: mmmm20052005 时间: 2016-8-10 11:03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
作者: 美人如剑 时间: 2016-8-10 11:34
你不说还真不知道!
作者: heidilyt 时间: 2016-8-10 15:28
真的,我身边就有3个人这样离去,这的确是个职业病,只是没有人提起
作者: 三剑客 时间: 2016-8-10 16:30
同情他们,都是压力惹的祸
作者: 女侠 时间: 2016-8-10 17:14
我周围貌似没有
作者: sqhhy 时间: 2016-8-10 18:34
令人深思并警醒的问题
作者: 灿烂的地瓜 时间: 2016-8-10 20:49
heidilyt 发表于 2016-8-10 15:28
真的,我身边就有3个人这样离去,这的确是个职业病,只是没有人提起
3个!太可怕了
作者: fss 时间: 2016-8-10 22:45
听说过不过没见过
作者: 张永红 时间: 2016-8-10 23:03
我们身边也有,不幸的是医院劝退了她,我很同情她,但帮不到她什么……哎!
作者: 灿烂的地瓜 时间: 2016-8-10 23:42
身边有这样的同行,都说说吧!只有自己人才会关心自己人。
作者: newln 时间: 2016-8-11 00:04
所以麻醉医生任重而道远,每天都在负压工作,还站在了毒品的边缘
作者: stw0509 时间: 2016-8-11 07:03
我有时也好奇药的效果,还好没有试过,但是科室有人大计量服用咪唑的,应该也算滥用吧
作者: zhoulibo123 时间: 2016-8-11 07:40
听说过没见过。对于她们真是觉得心痛!
作者: carina305 时间: 2016-8-11 09:00
有尝试自我药疗史的但未成瘾的麻醉医生
作者: cqwanfjifu 时间: 2016-8-11 11:06
约半年前,一个认识不长时间的年青麻醉医师自己给药过量去世
作者: 灿烂的地瓜 时间: 2016-8-11 12:23
很多都是35岁以下的麻醉医生药物滥用,文献说35岁以下,滥用发生率高三倍。
作者: 灿烂的地瓜 时间: 2016-8-11 12:29
希望本文可以引起学会和协会大佬的重视和关注,并从学术方面制定出预防和治疗的共识,让这种特殊的“职业病”有一些救治的希望,我本人收集了一些资料,愿意与大家分享,有兴趣加我微信
作者: strambo 时间: 2016-8-11 15:08
还有这种事情?压力山大
作者: ghm1986 时间: 2016-8-11 17:55
听说过此类事情,是的呀!高压失眠而且对毒品又唾手可得,的确是职业病,经过上文我又深刻的认识到,这个职业的危险。
好奇害死猫啊
其实我自己做过两次无痛胃肠镜,但是并没有感觉到这个过程有多幸福,只是觉着那只是一片空白,没有记忆而已,比正常睡眠还要深很多的无意识状态
作者: 人可木每 时间: 2016-8-11 20:23
我还以为病人成瘾呢
作者: 荒法师 时间: 2016-8-13 08:34
入职这么多年只听说过一例,还是很久以前的
作者: 翎翔 时间: 2016-8-13 10:03
自己做过一次无痛胃镜,感觉很舒服…
作者: meiyou0771 时间: 2016-8-13 19:14
没觉得身边有
作者: jianghao1350 时间: 2016-8-13 20:21
我就喝过10mg力月西,感觉确实能改善睡眠
作者: cheng2007 时间: 2016-8-13 21:55
我前辈的前辈是的,不过后来诫了
作者: delegeerma 时间: 2016-8-13 22:24
工作多久一般会有这样的职业病?怎么很多人遇到过,好可怕!如果自己不注射就不会有成瘾吧
作者: 光环二号 时间: 2016-8-13 22:44
听起来好可怕的样子。。。
我觉得生个孩子就可以把瘾给戒了。
作者: 1005041820fhm 时间: 2016-8-14 04:44
可能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才会这样的,不过应该知道利害关系啊!
作者: 合欢树 时间: 2016-8-14 09:32
听说过有些人经常服用咪唑的
作者: 合欢树 时间: 2016-8-14 09:33
灿烂的地瓜 发表于 2016-8-11 12:23
很多都是35岁以下的麻醉医生药物滥用,文献说35岁以下,滥用发生率高三倍。
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吧
作者: 庞学燕 时间: 2016-8-14 10:47
为啥不好好珍惜生活,好可惜
作者: wangningningge 时间: 2016-8-14 15:17
以前科室有两个人,一个脱离环境彻底戒掉,另一个断断续续地还会自己滥用
作者: 灿烂的地瓜 时间: 2016-8-14 15:50
看来并不是少见。
作者: javahx 时间: 2016-8-15 19:12
第一次知道肌松药也能成瘾。
做过两次全麻。
全麻后一片空白,我的感觉恐惧远远大于快感。
作者: zsgsyy 时间: 2016-8-15 21:27
几年前我身边的就有一个,后来转科室戒了。
作者: 杨锋 时间: 2016-8-15 22:13
我认识的一位麻醉医生不久前因为自己注射麻醉药物死亡,以前还真没重视这个问题!
作者: mz10270716 时间: 2016-8-17 20:34
我这边早些年有一医生和一护士异丙酚成瘾
作者: ouxou 时间: 2016-8-18 09:46
听说一例丙泊酚成瘾去世的案例。心理依赖很危险
作者: 雨夜聆风 时间: 2016-8-20 10:17
第一次听说,身边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作者: sawoppa 时间: 2016-8-22 18:04
看了评论,本以为很遥远的事居然有这么多
作者: sawoppa 时间: 2016-8-22 18:05
真心心疼他们,且行且珍惜,战友们
作者: lgq3992 时间: 2016-9-2 12:04
o,哦。还有这会事??
作者: sxhong 时间: 2016-9-3 16:07
本人就曾多次口服咪唑催眠,感觉效果很好,醒后很轻松。看了此文让我警醒,以后真要控制自己别再滥用药。
作者: 美好唯一 时间: 2016-9-4 16:07
没怎么遇到过,但是我想肯定有。只能说:珍爱生命啊。千万别好奇。
作者: MortonSevo 时间: 2022-9-28 00:18
所以要关注我们麻醉医生自己的身体健康
作者: 孤麻 时间: 2022-10-5 00:49
无阿片麻醉,越来越火
作者: kj129437 时间: 2022-10-27 08:55
说实话,你不说我也不知道会有这样的。
作者: hcb0228 时间: 2024-12-5 17:11
有同事的朋友,定期在异丙酚作用下入睡。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