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30514|回复: 1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护心情] 医漂回忆录:民营医疗机构里的那些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4 10:0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漂泊于民营医疗机构的麻醉医生一枚,工作几年后,从一个县城的二级医疗机构弃岸登舟,漂泊至今,到今天整整十年。海上这十年,先后就职于二级,三级,专科医疗机构;单位性质遍及蒲系,非蒲系,合资;业务类型涉及妇科,骨科和整形。一个偶然的念头,开了个公众号,新老同事欢聚一堂,反响不错,遂在众人撺掇下,借新青年一方宝地,写些文章,祭奠往昔。

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医改大潮中的一叶扁舟,摇摇晃晃奋勇前行。形式灵活高效却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既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也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心酸。有时候写一些事情的时候,经常感到提笔为难,投鼠忌器,毕竟很多事涉及到一些老朋友,老同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10:02:22 | 只看该作者
基层医生的故事

做公众号以来,得到了许多新老朋友的关爱。作为一个从基层下海的医务工作者,还是对那段生活充满了感情。总觉得应该给基层医生写些什么。

基层医生,是我国医务工作者中的一个群像。他们离老百姓生活最近,市井气息浓郁,学术追求不高。

他们也曾走进过医学院校,受过专业教育。他们中的很多人,技术不一定比那些大专家,大教授差,有些实用技法,甚至可能会让大佬们拍案叫绝。

他们有的可能初始学历比较低,有的可能是外语不太好,有的还可能是特殊时期的历史遗留,总之他们被遗忘或者自愿地留在了一二级医疗机构,一干就是很多年。

这些年,认识很多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中不乏技术高超的,今天就先讲两个吧。

鬼斧神工的Z君

Z姓医生,二十多年前毕业于县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乡卫生院,助理医师考了两年,执业医师考了五年。二十五岁到县里进修,被二级医疗机构相中,从事普外至今。

Z君从业二十多年,连中级职称都不够,可Z君偏偏在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这方面做出了经验。阑尾,胆囊,疝气这些手术在他那里简直是绝了,套用武侠小说的词,绝对是“已臻化境”!

比如阑尾切除吧,在他的台上,从没听到过 “解剖变异”,“粘连严重”这样的词。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打开切口,稍微一用劲,阑尾就自己跳出来了。

有时候没跳出来,他会用浓重的家乡音骂道,“TMD,长得跟别人不一样!”然后皱着眉头一翻两翻,“不正经的阑尾”还是能很快被他发现。

我记忆中就有一次,他摸了半天,啥也没摸着,然后抬头问我,“我往上切一切,病人不会跳起来吧?”我说不会。他把切口往上延长了一些,阑尾找到了,原来是高位变异。

即使遇着这种情况,那次手术也才用了一个半小时。

后来我出去进修,发现大医院的医生开胸,开脑袋,切瘤子,做脊柱真的挺牛逼,但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真的不如我们这位Z君。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医院的“不正经阑尾”怎么那么多?

鼓捣两个小时才找到个阑尾,结果还能从麦氏口切下来,转身愣说人家变异,自己也好意思……

还有人说,我们是大医院,疑难病例才来我们这里。

拉倒吧,阑尾这玩意儿,切开之前谁也不知道在不在常见位置。难不成病人生病,还知道自己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得来大医院找你?

其实就是做得少,或者叫术业有专攻。Z君20年来,“切下来的阑尾可以摆个流水席席。(Z君原话)”

当然,他用过吻合器的次数,可能连一个巴掌都不够。

争分夺秒的T君

再后来的单位专做高速公路急救,病号长期是肝脾破裂,骨断筋折那种。

当时有个T姓大夫做肝脾破裂特别利索。打开肚子,找到破口,大手一掐,徒弟先缝两针把血止住,然后他松开手再仔细处理。整个手术下来两三个小时,输血八百毫升左右。

后来到了大医院,干这点活能把个麻醉折腾死,又是肝门阻断,又是纠酸补碱,本来自己的活都干不完,还得给他掐着时间。

大医院麻醉的要求也高,遇着这种重病号要求把常见急救药都抽一份备着。

------也就是教学医院学生多,要不然抽药这功夫,病人也得没了。

------当然这些抽好的药,最后大多数时候全扔了。

这样折腾下来,最后也得三四个小时,输血也是八百。

有一次和T君闲聊,老头说,“我当年就是个工农兵学员,毕业后给我扔在冀蒙交界那地广人稀的地方,也没出去学习过,等咱们的医生够了,我也去大医院学习学习,看看人家怎么干活。”

我连忙打岔,“您就别去了,别回头再让他们给你带坏了。”

点评

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17-3-11 00:19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10:03:47 | 只看该作者
执着与信念

原创 2017-03-01 虢小兀 医海浮漂



闲聊

最近回原来单位办事,顺便看一个普外科的朋友。我去的时候,正好他们科的护士在摆药,在一大堆液体里面,我一眼就看到了几组肠外营养。

这东西太显眼了,部头大,颜色也特别,在医院当过正经医生的都能一眼认出来。

然后就跟朋友聊了起来,“现在肠外还是这些玩意啊?”

他像看外星人一样打量了我两秒,“人需要的不就是这些么,脂肪乳,氨基酸,维他命。如果这都能变,那肯定是人类又进化了,估计咱们是赶不上了……”

听了他的话,我反而愣了,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人不就是三大营养物质,九大矿物元素,十八种α氨基酸么?可是为什么这两年,我总觉得营养物质远不止这些呢?

他看我呆住了,呵呵起来,“你小子在美容院呆傻了吧,基本功都忘啦?”

我这才缓过来,“这两年混美容,被商业包装都搞晕了。”我苦笑了一下,“现在这一组肠外多少钱,你能提多少?”

他“噗”的一声笑出声来,“基本没涨价,现在提成的事也不好说,这不是到处查吗?”他摇了摇头,“人家给也是给领导,咱分那一丁点儿,给就拿着,不给你也不能不用,毕竟是疾病所需。”

我点点头,打趣他,“这就是你们不懂营销了,同样这些玩意,分成小包装,作为细胞营养剂出售,一两毫升就够你一个月工资!”

他张大嘴巴看着我,有点不可思议,“你意思是每天输液管里浪费那点是我半年工资呗?”

我坏笑着,跟他使劲点了点头。然后跟他讲起了医院外的见闻。

畅谈

“你比如复方氨基酸吧,现在有一种疗法特别流行,通过负压、微针或者超声等手段,把含有几十种氨基酸的液体作为细胞营养剂弄到皮肤组织里边去,一次小两万。”

“稍等!微针注射我勉强理解,其他那些个什么方法,能进去吗?”他嘴巴已经快合不上了,“再先进的理论,也干不过天然屏障。我记得咱在学校学过,皮肤有十个层次,最外面的角化层更是软硬不吃。你那个什么负压超声之类的东西,就真能导进去?”

我轻轻摊开手,“哥们儿,观棋不语真君子~”我笑道“这还不是最夸张的,记得他们骨科经常往关节腔里打的那种东西不?”

“哦,你说玻璃酸钠吧?那东西挺贵呢。”

”我记得我走之前,国产的玻璃酸钠,一支一百四,十毫升。”我说“知道玻璃酸钠还叫啥不?”

“知道啊,玻璃酸钠又叫透明质酸啊。”

“对的。”我点点头,“把透明质酸的聚合链做长一点,一毫升能卖一万多。”

同事要崩溃了,“他凭什么卖这么贵,难道真有人买啊!”

“对啊,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贵?不就是青春的容颜么?有人卖,怎么会担心没人买?”

“可是……可是……”这个口齿伶俐的家伙被我给整结巴了,“可是关键是有用吗?就说复方氨基酸吧,他能穿过皮肤已经是千难万险了,就算有一部分到达了组织间隙。要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就更难,在没有能量,没有载体的情况下,可能性几乎是0。”

“跟你说了半天,你还是没开窍。胶原蛋白,分子量更大吧,不是照样有人宣称能进入细胞么?”我接着说,“求美的人,她并不懂这些医学知识,他认为细胞就像自己一样,缺什么就得喂什么。他是不会考虑细胞自己有没有能力吃掉这些东西的。只要是细胞固有的成分,理论上都应该补充,对吧?”

他有点明白了,点了点头。我继续说,“细胞获得营养的正常途径是人吃进去,消化完了,随着血液按需分配到身体各处。可是这样的话,除了熟食店,别人还怎么赚钱?”

他使劲点点头,示意我继续说下去“但是如果你告诉他,现在可以抄近道,直接补充到所需的部位,这生意不就来了?两毫升玻璃酸钠,顶你这好几车液体的钱!”

“那你们不怕病人发现没有效果,找你们啊?”

“怎么会没有效果呢?”我都快笑出来了,“就算不注射,不导入,直接抹在皮肤上,也不可能没效果啊!就说脂肪乳吧,抹在脸上会润滑吧?再比如蛋白,你就算抹个鸡蛋清,也会感觉到皮肤发紧发亮,这不都是作用吗……”

他的鼻子已经被气歪了“你这是化妆品的原理?说什么医疗美容?”

“当然是医疗美容,这些大分子物质是我们给你打到组织里边去的,至少能起到填充的作用。如果能激起局部的免疫反应,改善皮肤的生理状态也是一定的。”我有点自信了,继续说,“虽然实际的原理可能跟商业包装的有所偏差,但是改善作用肯定还是有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改善可能还很大!”

到现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

感慨

其实,我一直觉得医生真的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现在医患关系这么僵,到门诊一看,那些病人一个个都想吃人的感觉。可医生还是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

当你订了别人一份餐,还要被收外送费的时候,医生却在因为合理使用一支药提了几块钱,而备受各界责难。

以医生的学识,随便动动心思,都完全不需要这么没有尊严的生活。但是他们为什么一直坚持着,不论你如何非议,如何责难。甚至,面对着锋利的匕首,他们还是无怨无悔!

为的不就是那份执着,那份信念么?

曾经我的微信还是qq里边,突然跳出了个陌生人,上来就问,“要打胎药么?”

我问他多少钱,他说500包邮。

我问他是米菲米索么?他说对。

然后我告诉他我是学医的,他说自己曾经也是,只是放弃了理想。

而医生呢?为了不影响你以后怀孕,给你做人流手术,还是无痛的,能挣几个钱?

同样是学过医,放弃了执着与信念,抛弃了良知与牵绊,居然可以是这么多!

所以,请善待医务工作者吧,不要让这个世界变得赤裸裸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天使曾经就在身边。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10:06:2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人工流产的那些往事
送走了忙忙叨叨的二月,迎来了崭新的三月,刚才一个妹妹突然说自己姨妈还没来,我们一帮人跟着起哄,是不是好事来了,但是偷偷帮她算下日子,还不好说。
半个月前的情人节,一个从事互联网药品配送的朋友一上午被收货人拒收了N单,因为配送的都是计生用品。
或是出于恶搞,或是真要表白,套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节日礼物。想到这里,突然有了灵感,今天就说说情人节的节后综合征吧。
情人节节后综合征 好发于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平均发病峰值在情人节过后第四十二天,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倦怠,月经紊乱,早期多伴有明显的恐惧焦虑等精神症状。
老司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怀孕。所以,刚才说的那个送套套的新民俗绝对是社会正能量。
那么今天就讲几个关于流产患者的故事吧。
记得那是大学入学的那一年,学院领导给新生进行安全教育,说起了学校的一件旧事。
九十年代初,我校中医学院的一对情侣在同居期间闹出了人命,那个年代,人们的安全意识并没有现在这么强,性观念也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好在两个人都是学医的,自己偷偷配了点药把娃娃打了下来。
时间就在磨人的等待中逝去了,第二个月那位师姐的姨妈还是没有来,但是因为亲眼看到了排出来的妊娠组织,他们觉得没来就没来吧,可能是身体还没有恢复,或许过几天就来了。
人总是往好处想,她没有想到病魔已经离她越来越近。
药物流产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继发不孕,但是这么幸运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这位师姐的头上。
在停经半年左右的时候,生殖道终于出血了,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次来的不是姨妈,而是姨姥姥。
妊娠相关的恶心肿瘤------绒癌正好砸中了她!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化疗的机会。
毕业前夕,她在校附属医院失去了自己的子宫,两个月后她失去了自己的男友。
有人说,大学毕业证是双证一体的,既是毕业证也是离婚证。这或许是当代最严肃的笑话,可是有过这样经历的人又少么?
工作后,我们科定期出麻醉门诊,接触最多的是两类门诊手术,一是无痛胃肠镜,一是无痛人工流产。他们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县城里某著名妇产科医生,发现自己的女儿肚子越来越大,却一直认为孩子是胖了。直到有一天他带女儿去单位,被她的同事看出了端倪。
同事不敢贸然胡说,只是对她说,你女儿这不像是胖啊,不行去照个B超吧,别是肚子里长东西了。
他转身带着姑娘就去了B超室,当她在荧幕上看到自己外孙的脸的时候,她彻底惊呆了。她感觉那不是她的外孙,那分明就是吞噬了她十几年希望的小恶魔。
或许是感觉在自己单位帮女儿引产实在是不好意思,或许他自己也无法面对即将结束的生命。
在一个下班后的夜幕掩护下,由她的好姐妹,我院妇科的一名医生帮他结束了这场噩梦,孩子下来的时候已经成型,五官清晰可辨。
我麻醉过最小的流产患者只有13岁,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怀孕了。
当两个孩子的家长把她送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甚至都不知道害怕,当她站在产床旁边的时候,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直到计生主任让她脱掉裤子,她才有点缓过神来。
她捏着衣角小声问:“做这个还要脱裤子?”
计生主任已经有些不耐烦,“那当然了!从哪儿进去就得从哪儿掏出来!”
我已经忘记了当时那个气氛,只记得很安静,很匆匆......
世界总是阴错阳差,隔三差五怀孕,一年做掉五六个的老队员有,盼星星盼月亮,数着日子同房却屡屡失望的也有。
多年以后,很多内膜不理想的不孕症患者病历里都能看到反复多次进行人工流产的病史。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常在河边走,你就是把鞋揣在怀里,也可能摔一跤打湿了。
预支的快乐总有偿还的时刻。对于这些人,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实在不能说什么。
最后,再说一个想保却总也保不住的例子。
我给她做流产那年,她三十六岁,怀孕已经四个多月,丈夫陪着来的。
两口子结婚十几年,膝下无子,却反复人流,着实让人摸不清头脑。
麻药推进去了,病人进入了梦乡。我跟妇科医生聊起了这个问题。
妇科医生不无同情地告诉我,她是个妊娠剧吐患者,几次流产都是因为这个。
吃过中药,打过疫苗,西药片更是不知吃了不少。
然并卵,曾经吐到站不起来,输着液继续吐,每次都是他丈夫终于看不下去了,鼓励他把孩子拿掉。
在场已经麻木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人家这才叫真爱!
亲爱的姑娘们,若干年后,当你找到真爱,你会不会问自己,当年跟我走过一个个情人节的为什么不是他?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发表于 2017-3-4 11:31:26 | 只看该作者
绝妙好文,先点一个赞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6#
发表于 2017-3-5 00:23:3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感谢,希望继续分享。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13:15:4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加入的一个微信群里杀出一只妖精,时常发一些92版白蛇传(《新白娘子传奇》)的截图作为表情。毋庸置疑,这是一部经典,许仙和白蛇夫妇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这一版的演绎下,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近些年也会偶尔回看几眼,越来越觉得这不只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更是一部现实主义十足的讽刺文学。许仙的职业经历恰恰就是现代某些神医成名的缩影。

许仙,本是一个社会闲散青年,县刑警队长的小舅子。功名无望之际拖关系找门子,进入一家药铺当学徒。搁现在来说,这应该是属于成人教育或者师承确有专长这种。
要是一般青年,一定对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倍加珍惜。可是许大官人并不是这样,入学没多久,刚刚学了些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学皮毛,便害起了相思病,接下来翘课,把妹,结婚,还稀里糊涂加入了盗窃团伙。成教还没毕业,就卷入一场刑狱诉讼。
可就是这个读了一半的成教学历,成了他以后在医疗界经营事业的第一个资本。这就是人造神医的第一步学历造假。

剧情进一步推进,许大官人因盗窃国家财物罪被发配苏州。不得不说,宋室南迁给了许官人一个翻身的机会,当时若不是长江以北已被女真人占领,他这样的重罪发配到黑龙江这样的苦寒之地也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他被从杭州发配到苏州,真的是沾了历史的光,南宋国土面积狭小,发配了半天,愣是没跳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亩三分地。
在苏州,许大夫做了几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有一年苏州闹瘟疫,他在经纪人白素贞的巧妙安排下,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利用别人的成药组方生产了神药“保安丸”,并以此挽救了一场瘟疫。一时间许大夫成了声名远播,慈心济世的典范。但此时的他,应该还没有加入神医的队伍。
多方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为自己所用,许大夫成功完成人造神医的第二步。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苏州市长夫人双胎难产,危在旦夕,许大夫再次根据经纪人的巧妙安排,化解了这个高干家庭的一场厄运,母子均安。到了此时,无学历,无资历的许大夫终于攀上了名人高干这条线,想不火都有点难了。
自古同行是冤家,一个乡村速成神医的崛起,深深刺痛了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心,于是一个阴谋被酝酿了出来。同行把一个急危重症患者送到了他家,想让他陷入一场医疗事故。但是对手显然没有想到许大夫家是非常有关系的,天堂地狱人间都有自己的人脉。急危重症患者不但被成功救治,反而帮着许大夫把神医这个头衔坐实了。
发挥团队力量,大力炒作核心成员,产生轰动效应,许大夫完成了人造神医的第三步。

苏州市长大悦,“在我的英明领导下,我市医药卫生事业捷报频传,许仙许大夫作为一颗闪亮的新星,成功攻克了鹤顶红无人能解的课题,并发表论文若干篇,获得我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州市长一边在个人的年终总结上大书特书,一边不忘继续发掘并深入报道许大夫的先进事迹。那个时候,如果有个感动南宋十大人物的海选,许大夫铁定能够入围。
最后一番民意调研,市长大笔一挥,许仙这样一个学历造假,病例造假的山沟神医速成班肄业生,愣是坐上了苏州市医学会会长的位子。
攀附权贵,步入仕途,许仙完成了人造神医的第四步。

紧接着,国务院总理梁太师中风病重,许大夫受从业地点卫生行政部门的推荐,赴京为总理医治。这一场病看的波澜壮阔,甚至又一次引发刑狱诉讼,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无论内幕多么肮脏龌龊,媒体和喉舌紧抓主线,深入报道,“总理病危,群医束手,青年医生许仙临危受命,不计个人恩怨,妙手施治,为国家保住了栋梁之才。”
借着有公共事件,反复在媒体上炒作,这是神医诞生的必经之路。
至此,许大夫彻底修完了山沟神医速成班的全部课程,从一个赤脚医生变成了全国知名专家。

接下来,他一方面继续炒作,不断赠医施药,另一方面又加紧轰动病案的发掘整理工作,成功挽救地方富绅张员外公子的尸厥之症。到此,许大夫终于走上人生的巅峰。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许神医的经纪人白素贞终于还是东窗事发了,被判二十年有期徒刑。处在巅峰期的许神医痛失臂膀,自知独立难支。关键时刻,急流勇退,保住了自己的晚节。

回顾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诸多神医,几乎都是许大夫这个路子,先伪造一个学历或者出身,有的自称是医学世家,有的自称某某大学毕业,最不济的也要说自己上山下乡时跟民间神医学了几招。还有那实在编不出来的,弄个旅游签证出国呆两天,回头就敢说自己学成归来。
之后他们在一些类似头疼脑热的寻常病例里寻找闪光点和不同之处,深入发掘整理,理论化,学术化,甚至直接请人帮着发表论文和专著。同时动用一切手段宣传,在微博,微信等阵地不断轰炸。
然后,这些人会想办法制造一些轰动事件,如果能攀附上权贵或者名人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而有时候权贵和名人也乐意让他们攀附,各取所需。到这一步,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朋友圈的轰炸,直接把目标锁定在官方主流媒体。

至此,一个个山沟神医,网红医生被制造了出来,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学历造假,但却可以粉饰的富丽堂皇;病例造假,多是罗列数字,却没有实质的内容;论文造假,多有写手操刀的痕迹,甚至连查重这关都过不了。
但是他们铺天盖地的报道确实千真万真,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下,哪怕你只相信10%,也觉得他很神。那么他就真的成功了。
至此,你还觉得白蛇传是浪漫主义爱情故事么?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8#
发表于 2017-3-5 21:40:3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鼓掌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9#
发表于 2017-3-5 21:5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先祥 于 2017-3-5 21:59 编辑

高手在民间啊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7:55:38 | 只看该作者
错在错过


       这两天业内的两大话题,一个是执业医师考试报名,另一个是区域性放开医师执业。当然,不管这个放开医师执业的新闻是真是假,你首先得是个医师,也就是得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
       那么今天就讲个跟执业医师证有关的故事。
       现行的执业医师考试开始于1998年,之前已经从医的人员是不需要考试的。那个时候,凭个人档案里的转正定级表和单位的证明就可以直接领取执业医师证。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故事。
引子
       我25岁那年考执业医师,当时考场里有个大叔,一问已经54岁了,我们很奇怪,“您这岁数不是赶上直接发证了吗,怎么还考呢?”
         “我确实是98年之前就已经从医了,可是后来单位不景气,自谋职业做点小生意。”大叔说,“后来有人通知我到卫生局办证,当时比较忙,而且觉得自己干了那么多年,啥时候去卫生局都得给我办一个,所以就没去办。”大叔顿了一下,继续说,“等到后来私人医院遍地开花,自己又上点岁数,想重操旧业时,发现已经晚了,只能自己考。”
       “那您感觉好考么?”
       “对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说,太难了,我们那个年代念那点书,根本就不够,我助理医师考了六七年,现在争取在退休之前把执业医师过了,至少退休金能多拿点……”

       这位大叔的经历非常有代表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医改,当时很多医疗机构都倒了。到推行执业医师考试的时候,由于不在岗或者意识不到位,很多医师都没能够及时换领,两年之后,这扇大门永远地关上了。

1
2009年,我受聘于一家莆系医院,当时我们单位从某自治区聘请了一位骨科副主任医师Q,他为人特别高调,以退伍军医自称。
       不久,Q做的一例手术发生了纠纷。其实手术非常简单,就是小腿骨折,结果没有接好,把普通骨折治成了嵌插骨折(简单说就是骨头没长直溜,并长成个台阶),医院因此赔了不少钱。
       医疗纠纷嘛,谁都可能碰到,大家也没太往心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去访视病人,外科医生给我看了一张病人术后的片子,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那是我之前麻醉过的一个锁骨骨折的病人,主刀大夫正是这位Q主任,手术结束的时候,还做了C型臂检查,但只检查了正位,没有检查侧位。
       当时我们还开玩笑说“Q主任真自信,看一眼就知道没问题。”
       他当时这么回答:“那还有啥可看的!”
       可是,结果却是我看到了术后的这张片子!!!

2
       原来,病人回去以后,别的医生在换药的时候发现好像手术做的有问题,当时也没敢声张,偷偷给患者又拍了个片子复查,结果吓了一跳。
       本应该贯穿锁骨的克氏针,中间部分居然完全没打进髓腔,而且那位置,差几个毫米就扎在肺上了。
       这事给我吓坏了,当时这手术可是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完成的,他如果扎破肺弄个气胸,我可是妥妥可以当替罪羊的。
       然后这位外科医生低声问我,“你感觉Q主任怎么样?”
       我惊魂甫定,当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然后外科医生告诉我,他们科几个小年轻都觉得Q主任很怪,有时候谈论一些专业问题,Q都一脸茫然。
       所以他们就到卫生部网站和Q上一家单位的卫生局网站上查询他的资质,结果都没查到。

3
       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墙,这些疑问很快传到了老板的耳朵里。
       特别是那场纠纷以后,老板急切地想搞清楚这个人的来路,如果是个假医生就可以告他诈骗,让他把钱吐出来。
       可是Q的履历里面参加工作是在98年之前,这批证是国家无条件发的,并且由于当时还没有联网,这批证在网上也根本没有数据。
       所以他的资质在网上查不到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的医师证根本就是假的,也可能是他退伍的时候确实换领了真的医师证,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注册。
       医院马上致电他以前的单位,询问注册情况,但是对方单位欲言又止,讳莫如深。

4
       福建人在医疗行业还真是手眼通天,最后居然调出了他的人事档案。
       原来这家伙确实当过部队卫生员,按照他退伍那年的资质,可以在办理退伍手续的时候,平级换领一个地方的助理医师证。
       可是此人自视甚高,退伍后选择了经商。所以,在他的档案里根本没有查到退伍定级表,也没有换领助理医师证的记录。
       助理医师证都没有换领,那不用问了,后面的执业医师证肯定是假的。

5
       于是,单位开始找他谈话,在这方面他倒是很坦诚。
       原来他做了十多年生意,最后赔了,又想行医。跟当年的战友一打听,人家都进到副高(副主任医师)了,他一想反正98年之前也不联网,就自己办了全套的假证。
       也就是说,老板最希望的结果出现了,Q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医生。
       于是老板跟Q商量,是主动退回工资并赔偿损失,还是等着被起诉诈骗,非法行医。
        后来,这么聪明的人当然选择了前者。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2 13:03 , Processed in 0.1502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