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刘志强:我们都要知道的无痛分娩 [打印本页]
作者: 论坛助手 时间: 2014-12-30 22:30
标题: 刘志强:我们都要知道的无痛分娩
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其实规范的讲法叫做分娩镇痛。疼痛在医学上被认为是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一样强度的疼痛刺激对路人甲可能哭天恸地痛不欲生,而对路人乙看来可能只是小菜一碟坦然受之,像遭受老虎凳竹签入指的江姐仍能圆目怒睁大声呵斥,而一鞭子刚抽下去的甫志高已是满地打滚凄凄哀哀。笔者看到太多有过分娩经历的巾帼女子对疼痛的忍耐,比看上去孔武有力实则心怯柔弱的须眉男儿来得更从容坦然。
[attach]30197[/attach]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分娩疼痛(产痛)从来就是被认为是对女人的历练,初产妇的产痛从医学疼痛指数上来说和切掉一个食指的程度相当,从西方宗教教义来说,这种严厉的惩罚是偷食禁果的夏娃必须面对上帝的救赎,生产经历的剧痛是对自己原罪的解脱,也是对新生命的一种洗礼,新生命的开端也许就是阵痛之后传来的一声啼哭。当然文明社会的进步对产痛的看法变得客观和人性化,当1860年经历过多次生育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面对自己女儿临盆时写下这段话时:多么幸运!她使用了氯仿麻醉,不然她将遭受多大的痛楚!科学在这时战胜了产痛和愚昧。
[attach]30198[/attach]
(图片来自网络)
和许多的医学进步一样,早期的分娩镇痛技术名声的确不大好,19世纪分娩镇痛方式主要以一些镇痛效力不强的麻醉气体给产妇吸入或药物全身注射为主,效果差,副作用也多,产妇的接受度差,这也是发明分娩镇痛的苏格兰医生Simpson(19世纪最伟大的产科医生鼻祖之一)当时被人诟病和攻击的地方,当然中国的针灸也曾凑过热闹,效果可想而知。
[attach]30199[/attach]
苏格兰产科医生Simpson
20世纪麻醉学科的进步尤其是椎管内麻醉技术的普及,使分娩镇痛真正做到了医学意义上产痛的有效缓解,目前这种方法也被认为是国内外采用最广泛的金标准。椎管内麻醉即老百姓所说的半身麻醉,是通过预先留置在背部脊椎间的导管或穿刺针注入麻醉镇痛药物,阻滞此处的脊神经,从而使神经支配范围的疼痛感减弱或消失。当然分娩镇痛的药物选用及剂量和手术麻醉有所不同,医生会谨慎选择对产妇和胎儿安全的药物和剂量,其实对这种在当前欧美产妇中采用率达80%以上的镇痛方法来说,其安全性早已证实。
[attach]30200[/attach]
椎管内麻醉技术
在我院任何一位进入产房待产的产妇都可以选择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服务。我们建议产妇在产检后期到麻醉评估门诊就诊,与麻醉医生沟通及提供必要的病史和相关检查报告,当然也可以在产房里提出申请。在产妇和家属确认同意,产程进入一定阶段后产房麻醉医生会实施镇痛操作(我院麻醉医生是产房24小时/7天的全天候值班模式)。麻醉穿刺部位选在腰部的腰椎间隙,产妇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配合体位,熟练的麻醉医生在几分钟之内即能完成置管和给药,产痛即时就可以得到缓解。麻醉医生还会在麻醉导管的末端连接一个电子镇痛泵,交予产妇自己缓解随后的规律产痛,镇痛泵会以连续匀速微量的推注方式向椎管内持续注入镇痛药物,并且它还具备自控镇痛模式,当产痛剧烈时产妇可以按压泵上的按键自行追加药物主动参与镇痛,整个镇痛过程中,进食和身体的活动都不受影响。这种镇痛方式的效果虽然十分确切和高效,但是要强调的是分娩镇痛不是完全无痛,保留一定程度宫缩痛是有助于产程的判断和进展的,笔者也经常一脸严肃地告诫那些娇滴滴的产妇: 一点都不痛是生不出孩子滴!
[attach]30201[/attach]
(图片来自网络)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会让医生和护士们告知患者自然分娩包括分娩镇痛的风险,这种如唐僧蚊子般喋喋不休的告知和纸墨纷飞的签字书实在让人抓狂,但就认为是接受分娩镇痛的一部分吧,反正我经常给准妈妈们正襟以告:能自己生为什么不自己来?什么?怕痛?选分娩镇痛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 刘志强)
作者简介:
刘志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组员,上海医学会麻醉科分会委员、妇产麻醉学组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委会常委,微循环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刘志强副教授原创投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