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20金币

全麻诱导,请问大家给药顺序都是怎么给的

  • 吴兴长 2025-10-25 10:04 20 金币

    没有绝对统一的“金标准”,但以下顺序是临床上最常用、最被广泛接受的方案。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步骤:经典推荐顺序(平衡诱导)
    这个顺序遵循“预氧合 -> 镇静 -> 镇痛 -> 肌松”的原则。1. 预氧合操作: 在给药前,让病人通过紧闭面罩吸入纯氧3-5分钟(或深呼吸8次以上)。目的: 让肺部和血液中充满氧气,为后续的呼吸暂停( apnea )提供“氧储备”,延长安全窒息时间,是诱导安全的第一道防线。2. 镇静催眠药药物: 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目的: 首先让病人失去意识。 这是诱导的正式开始。病人睡着后,气道保护性反射会减弱。3. 阿片类镇痛药: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时机: 通常在镇静药之前或之后立即给予。 更常见的做法是在镇静药之前约1-2分钟给予。目的:减轻气管插管和喉镜操作引起的强烈交感神经反应(高血压、心动过速)。与镇静药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镇静药的用量。如果先给镇静药,后给阿片类,要注意缓慢推注,以免引起胸壁僵硬。4. 肌肉松弛剂药物: 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顺阿曲库铵等(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用于快速顺序诱导)。时机: 在确认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目的: 使全身肌肉(尤其是颌部、喉部和呼吸肌)松弛,为喉镜暴露声门和气管插管创造完美条件。
    不同临床情况的调整经典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麻醉医生的判断进行调整。
    1. 快速顺序诱导(RSI)用于饱胃、误吸风险高的病人(如急诊、怀孕、食管反流等)。目标是尽快从清醒状态到完成气管插管并给套囊充气,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暂停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顺序为:1. 预氧合2. 阿片类药(小剂量,如芬太尼) - 减轻插管反应,可选且需谨慎。3. 镇静催眠药(单次足量)4. 立即给予肌松药(琥珀胆碱或罗库溴铵) - 不给面罩通气,避免气体进入胃内。5. 压迫环状软骨(Sellick手法)6. 气管插管
    2. 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病人(如休克、高龄)
    策略: 采用“滴定式”诱导,小剂量分次给药,密切观察血压反应。顺序可能调整:先给予小剂量阿片类(提供强效镇痛,对循环影响相对小)。再缓慢滴定镇静药(如依托咪酯,对循环影响小)。最后给予肌松药。
    3. 困难气道预期策略: 保留自主呼吸或使用短效药物。顺序调整: 可能不使用或仅使用小剂量肌松药,采用吸入或静脉镇静镇痛下进行气管插管。

  • lvsss 4 天前

    目前临床普遍遵循“先镇静/遗忘→再镇痛→最后肌松”的核心原则,并根据患者循环状况、气道风险及手术需求灵活调整。以下是两种主流方案的对比

    1. 常规顺序(经典“三明治”法)

    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  

    - Step 1 镇静/遗忘:丙泊酚(1.5-2.5 mg/kg)或依托咪酯(0.2-0.3 mg/kg,循环不稳者优选)  

    - Step 2 镇痛:芬太尼(2-5 μg/kg)或舒芬太尼(0.2-0.5 μg/kg),需在镇静药后30-60秒推注  

    - Step 3 肌松:罗库溴铵(0.6-1.2 mg/kg)或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最后给药以避免患者清醒瘫痪  

    适用于:循环稳定、非困难气道患者,可减少插管应激反应。

    ---

    2. 快速顺序诱导(RSI,防误吸优先)

    头部抬高15—30°  备好负压吸引装置

    - Step 1 预氧合:纯氧3-5分钟(6 L/min)  

    - Step 2 同步注射:丙泊酚(1.5-2.5 mg/kg)+ 琥珀胆碱(1-1.5 mg/kg)或罗库溴铵(1.2 mg/kg)是用罗库溴铵要备好拮抗剂。

    - Step 3 个人习惯:瑞芬太尼0.1-0.2ug/kg(危重患者可以不给或者氯胺酮替代)

    免正压通气+环状软骨按压:直接插管,避免面罩加压导致胃胀气反流。  

    适用场景:剖宫产、胃内容物反流高风险患者,需最短时间内完成插管。


    关键争议与调整策略

    - 循环不稳患者:优先依托咪酯(0.2-0.3 mg/kg)或氯胺酮(1-1.5 mg/kg),避免丙泊酚导致低血压。  

    - 镇痛药时机:近年研究建议镇痛药提前(如芬太尼在镇静药前1-2分钟),可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但需警惕呼吸抑制。  

    - 肌松药选择:罗库溴铵(1.2 mg/kg)可替代琥珀胆碱,避免后者致高钾血症,但一定要备好特异性拮抗剂

    总结 : 

    无绝对顺序,需个体化:  

    - 稳定患者:镇静→镇痛→肌松(经典法)。  

    - 高风险患者:快速同步给药(RSI),优先肌松。  

    - 核心目标:确保无意识→无痛→肌肉松弛的递进效果,避免清醒瘫痪或血流动力学崩溃。

    lvsss 4 天前
    华西刘近教授推荐常规诱导的时候分两次给予静脉麻醉剂(丙泊酚) 1.丙泊酚40% 镇痛药 肌松剂 2.插管前给予丙泊酚60% 优势:避免诱导低血压的高发生率;防止麻醉诱导与维持期间出现术中知晓(针对不给咪唑安定的大多数诱导方案)
  • csea2010 5 天前


    按照现今临床(多数医院的)做法:镇静药-肌松药-镇痛药(尤其适用所用药物含罗库,瑞芬做诱导的)

    可以视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比如把镇痛一部分放到第一位,以及把镇静一部分放到最后一位)

  • xiaomahuihui 6 天前

    纳布啡5mg,依托咪酯0.2-0.3mg/kg,舒芬太尼0.5-1ug/kg,罗库溴铵1mg/kg。纳布啡最先注射可以防止舒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如果肌松剂是顺阿曲库铵,可以先注射顺阿曲库铵1/3,再依托咪酯,然后舒芬太尼,最后剩余的顺阿曲库铵。

  • 楠静舞 7 天前

    一般情况,阿片类(舒芬0.3微克每公斤)-辅助类(地塞5-10mg、利多1-2mg/kg、长托宁0.3-0.5mg)-静脉麻醉药(丙泊酚or/and依托咪酯,分别使用的话,依托咪酯0.3mg/kg,丙泊酚2mg/kg,合用二者可适当减量,依托咪酯推注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肌颤)-肌松(罗库溴胺0.6mg/kg)-根据血压心率酌情再给瑞芬50-100微克左右,一分半插管

    如果是顺阿,给完阿片类再给顺阿诱导总量的1/4-1/5,剩下的给完静脉麻醉药再给(顺阿诱导量0.15mg/kg),同样最后也给点瑞芬,2分半插管

    急诊休克患者,老年患者,用药量酌情减少,根据血压心率bis调整用药,同时备好血管活性药。诱导量可以少到舒芬5微克,依托咪酯10毫克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11-2 12:24 , Processed in 0.06394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