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11995|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知识] 幕后英雄:麻醉医师的一天(人与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0 06:5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幕后英雄:麻醉医师的一天(人与健康) 第一集

  麻醉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但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确保病人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利用各种仪器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等。如发现由于手术、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
  当一台手术开始后,外科医师就要全神贯注地对病人局部病灶进行切除、修复或止血等手术操作,根本无暇顾及术中病人全身生命体征及病情的细微变化,而这一阶段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又恰恰处于麻醉状态下,是一个普通外科医生根本不熟悉的病理生理状态,需要麻醉医师去纠正,这也是麻醉医师的工作内容。因此,在一个手术中,外科医师的主要任务是治病,而麻醉医师的主要作用是保命。所以,麻醉医师并不像平常人想象的那样——就是个小小的“打麻药”的麻醉师,打完麻药什么都不用管了!恰恰相反,麻醉医师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麻醉的深浅……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一台成功的手术不仅需要一个医技高超的外科医师,更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手术开始后,病人要求“不疼”,外科医生要求“肌肉松驰”,这正是麻醉医师的工作内容,但任何一个麻醉医师心里都清楚,更为重要的是“保命”。麻醉手术开始后,外科医师只专心于手术局部操作。而此时此刻,麻醉医师就成了病人的代言人,确切地说是病人的“替身”,“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切皮、探查、缝合、关闭切口等关键操作时,要及时加深麻醉,保持良好的肌松和手术野的绝对安静;手术将要结束开始缝合皮肤时又要及时减浅麻醉,保证患者安全、无痛并及早苏醒;术中出现低血压、大出血等意外时,麻醉医师更要沉着冷静、在手术医师积极止血的同时,迅速补充血容量、充分供氧、维持循环及呼吸功能稳定,确保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而麻醉操作的好坏、术中麻醉深浅及生命体征的波动、术后镇痛的优良等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一台手术做完了,病人恢复挺好,我们常听到病人和家属这样说,某某外科医师开刀水平真高,一点也不痛,对主刀医生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甚至会专门送一面锦旗过去:“某某医师:技术精湛,妙手回春”,至于那些手术中呆在一旁的“小小”的麻醉师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然而,这“不痛”恰恰是麻醉医师的功劳。因为外科医师在开刀治病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而麻醉医师才是镇痛、保平安的关键人物。一台成功的手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麻醉做基础,没有成功的麻醉,病人疼痛难忍,肌肉紧张僵硬,外科医师根本就“开不了刀,也关不了腹”。就算“开了刀,关了腹”,手术成功了,麻醉医生保证不了
  生命安全,手术再漂亮也是白搭,病人已经去见马克思了。因此说“好的手术,功劳一大半该归麻醉医师”这就话一点也不为过。
  麻醉科是医院内部跟外科、内科同级的临床学科,麻醉医师也是临床医生,经过正规的医学院校毕业,大专、本科、硕士、博士都有。同样也纳入层层医生职称的考核体系当中,而且他们必须同时具有医生资格和麻醉医师上岗证,绝非人们通常理解中“打麻药”的。而一个成熟的麻醉医师更应该是一个全科医师,手术中间既要能及时处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不适;又要熟悉各种手术的操作过程,配合手术医生及时加深、减浅麻醉及动静脉穿刺、血压监测等等。因此,你可以叫他们麻醉医生或者麻醉医师,但绝不是“麻醉师”或“打麻药”的!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06:58:02 | 只看该作者


幕后英雄:麻醉医师的一天(人与健康) 第二集

  术前访视是麻醉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在实际工作中被一部分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疏忽大意了,也更不为患者和家属所理解。曾经有一项调查却显示:约有99%待手术的病人对麻醉医师的术前访视不理解。 因为在他们看来,麻醉医师只是“打麻药”的麻醉师,以致当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询问病史时,一些病人不积极配合,有些病人甚至私下嘀咕:“麻醉医师问这么多干吗,不就是打个麻药吗?”其实你们错了!
  术前访视是手术前麻醉医师探视患者,并对患者整体身体素质、耐受性和手术风险的评估过程,同时麻醉医师与患者交流沟通,可以发现患者潜在的身体和心理疾病,并开具术前医嘱,提醒患者术前应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焦虑等,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对于不同年龄的手术对象,20岁、50岁、80岁,只要是同样的疾病,外科医生在动刀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麻醉医师在考虑麻醉方案时却有着天壤之别。例如,同是要做肠梗阻手术的患者,20岁的患者一般没有什么内科疾病,身体代偿能力也很强,80岁的患者则可能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心功能很差等等。但整个手术过程中,外科医师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要把病变的部分切除再把两断端吻合就可以了,切除并吻合20岁和80岁的的小肠可能没什么太大区别;而麻醉医师则要考虑各种疾病对手术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否有酸中毒等等,并提前做好准备,手术中要承担担更大的风险和责任。与此同时,对于手术病人,麻醉医师并不只是仅仅存在于手术过程中,在手术前、手术后他们同样要进行非常详细地询问、探访。通俗的说也就是,麻醉医师要来的更早一点,走的更晚一点。
  一般而言,临床麻醉医生负责:
1、术前访视并评估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决定患者是否能承受麻醉手术风险;
2、决定采用那种麻醉及监测措施;
3、对患者施行麻醉;
4、在手术全过程尽力监测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5、在手术结束使患者安全平稳地恢复苏醒;
6、术后疼痛治疗;
7、临床各科急危重症患者、新生儿的抢救;
8、慢性疼痛的治疗。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06:59:07 | 只看该作者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张野教授及其团队参与的一档科普节目,推荐。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发表于 2012-6-20 13:40:5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非常好,希望能得到大众的关注,不仅仅是我们专业人士自己看。。。。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发表于 2012-6-20 15:12: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值得所有的医生患者家属都看看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6#
发表于 2012-6-20 17:39:0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宣传麻醉的力度,让全国人民知道我们麻醉医生是多么的牛B,这样麻醉医生的地位才会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7#
发表于 2012-6-20 18:10:58 | 只看该作者
安徽卫视的栏目
总共四集
从5月17日到5月20日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8#
发表于 2012-6-20 20:33:4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可惜视频怎么看不了!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9#
发表于 2012-6-20 21:31: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需要被了解,了解了才能理解。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0#
发表于 2012-6-21 10:05:43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victory:望我们的职业性质能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我们是好样的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5-9 04:34 , Processed in 0.17558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