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红教授作为研究NMDA受体膜转运及其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的资深专家,讲述了其课题组近期发表在cell research 上的一个研究: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Bip介导了活化依赖的NMDA受体亚型选择性的突触表达。NMDA受体是介导突触可塑性的关键分子,因此在脑高级功能及神经精神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突触NMDA受体的数量和亚型组成受体的精准调控,其中GluN2A型和GluN2B型NMDA受体的调控及意义,多年来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罗教授的研究发现内质网伴侣分子Bip能选择性与GluN2A亚基结合,相当于NMDA受体的"原料仓库"。当神经活动时,GluN2A与Bip解离同时与GluN1装配成NMDA受体,并且迅速转运到突触上。然后通过设计合成干扰肽,发现干扰GluN2A与Bip的结合会影响突触功能的易化和恐惧记忆。这一研究阐明了一种GluN2A选择性的非经典运输途径,并初步揭示了其功能意义。
北京大学医学部宋学军教授的授课题目为“Roles of cAMP signaling in primary sensory neuron excitability”研究模型改进后的发现和思考。针对更加符合生理状态的新DRG细胞模型,通过减少对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和刺激,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先前有关cAMP/DRG的纵多研究存在结论性不当。故研究中应该采取一种严谨的态度,遇到问题时不应盲从,学会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