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要把困难气道狭义地理解为气管插管困难,包括:困难面罩通气、困难气管插管。 ![]() 其中,较晚的、不灵敏的指标:紫绀、胃扩张、高血压、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低于90%时,病人已经陷入低氧血症的状态。 ![]() 困难面罩通气定义: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经过多次或超过一分钟的努力;仍不能获得合适的面罩通气。 黄色字体的三处指标为即刻就能得到的指标,若上述三指标在1-2秒内趋向于不好的方向,两次以后就要调整一些方法,比如:下颌再抬高一点,双手托下颌,换用机器来通气。若调整两三次、时间接近1分钟后,还没能改善,则预示着困难气道的发生。尽可能在上述三指标出现时即能做到快速有效的处理,SaO2 < 90 %是最终指征。 ![]() ![]() 单手EC手法只是口面罩和提颏的做法,70%以上的病人可通过此手法实现顺利通气。 ![]() 单手EC手法不能解决时,采用双手托下颌:仰卧位,头伸展,操作者在病人头部;双手紧握下颌的上升支,着力点恰好在耳垂下方,用力向上推起(向前);下巴“引导”前移的方向,下门齿移至上门齿的前方。 “常规”气道三联手法: 仰头/提颏;托下颌、平卧,向上托下颌骨的上升支;打开口腔。 ![]() 困难气道的分类: (1) 非紧急气道 ( Non-Emergency Pathway) 单纯 DL、无 DMV (2)紧急气道 ( Emergency Pathway) DMV、DMV+ DL ( 0.4%)、CICV“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0.01%) ![]() 在麻醉前评估: (1)所有病人在麻醉之前必须估计气道; (2)关注困难通气而不仅限于插管困难; (3)询问病史能获得重要信息而不仅限于查体: 麻醉的困难气道史;颈部或气道的手术、放疗史;鼾症程度;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 从最新统计资料中分析出上图12个阳性指标,均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即使病人不具备任何一个危险因素,也不能保证病人不会发生困难通气,只能说该病人发生困难通气的风险低。 非权重的风险评分具有稳定的鉴别力。 ![]() ![]() ![]() 美国四个中心最大样本的实验表明,困难插管的病人群体中,2/3的病人通过喉镜加探条解决问题。探条是一个减少创伤、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工具。气管导管套入时,需要顺时针旋转,使得斜面的尖端在上面,可起到避免损伤声门、提高插管成功率的作用。喉罩可解决面罩通气的困难和部分气管插管的困难。视频喉镜可解决四分之一的插管困难,视频喉镜需要插管芯。 ![]() 图中的环甲膜切开术使用的是特殊的装置,可在数秒内紧急建立气道,直接接球囊通气。当然,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并发症,比如气管内的出血。 ![]() ![]() 预充氧的意义:发生困难面罩通气时,能推迟出现低氧血症的时间;尤其是对存在困难通气可能和对缺氧耐受性较差的患者;麻醉医师应当确保在任何时候都给病人吸氧。 ![]() 对于明确的困难气道,一定要让患者有意识地良好配合,对患者清醒镇静,表面麻醉(需要时间,但很关键);对于可疑的困难气道,浅全麻(病人意识消失),维持自主呼吸,喉镜再判断,若喉镜分级很差,可唤醒病人行表面麻醉;对于没有任何困难气道体征的患者,也就是大部分病人,对其全麻快诱导。 ![]() 退出喉镜时,有少数情况下,气管导管也会退出来,所以有必要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再监测。 ![]() 注意事项: (1)注重平时培训和掌握多种气道工具和方法;处理困难气道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技术;两种工具或方法联合使用; (2)麻醉前确定首选方案和一个备选方案;首选无创方法,动作轻柔(切忌暴力操作); (3)处理的全过程确保呼吸和氧合;SpO2下降至90% 前就要及时面罩辅助给氧通气 (4)插管失败后:更换思路和方法或者更换人员和手法;反复三次以上未能插管成功时,要学会放弃。 ![]() 本期编辑:将进酒 专家讲堂第五讲:困难气道管理指南解读(田鸣教授) |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8-18 17:25 , Processed in 0.11664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